单位名称 | 周至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合理利用土肥水资源提供技术与监测服务。土肥水技术推广、资源监测、技术培训、技术开发服务。 | |
住所 | 周至县农商街10号 | |
法定代表人 | 赵永锋 | |
开办资金 | 83.0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周至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6.83万元 | 47.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周至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年来,我站在农业农村局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土肥工作。一是完成土壤墒情监测上报共24次;二是完成100户农户施肥线下调查和线上辅助填报及相关资料汇总分析工作,及时了解掌握群众施肥情况;三是开展耕地质量监测点土壤样品采集处理40个;四是做好田间试验示范。完成冬小麦、夏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共4个、配合市农技中心完成设施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改良试验1个、完成中医农业在猕猴桃上的试验1个。安排实施2023-2024年冬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2个,开展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3000亩,推广无人机叶面追肥技术;五是技术服务。根据县域实际动态调整主要粮食作物施肥指标和主要经济作物施肥方案,2023年来村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配方上墙239个,制定并发布夏玉米、冬小麦施肥指导意见各1个;六是积极开展宣传指导及培训,开展施肥指导40余场次,发放资料1000余份,深入镇村,采用印发宣传资料、现场培训、田间指导、电话咨询、短信微信等多种形式,开展各项宣传培训活动,重点指导群众科学合理施肥;七是实施并通过验收了竹峪镇谭家寨村猕猴桃水肥一体化项目,在我县黄土台塬地区建成了100亩的猕猴桃水肥一体化设施并投入使用,为该区的节水节肥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全面落实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措施。参考相关技术导则,结合县域实际,采取增施有机肥、化肥减量技术指导等措施,确保县域3387亩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1.开展2023年耕地土壤环境监测。为及时掌握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总体质量,提高预警监测能力和水平,开展县域6个省级监控点和25个市级受污染耕地加密点位的监测工作,协同采集土壤和农产品样品进行检测和评价,完成点位调整、样品采集、制备、流转、检测等工作。2.安全利用措施实现全覆盖。结合单位工作,开展化肥减量及土壤污染防治知识普及和宣传,全年开展宣传培训10余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余份。3.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动态调整。按照市级统一安排,完成周至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动态调整工作,进行成果自查和修改,形成“一图、一表、两报告”成果,调整后周至县安全利用类246.76亩,占全县耕地0.20%,为耕地分类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4.规范填报各项资料。按季度认真规范填报台账,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核算,上报工作总结。(三)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县工作。按照国家统一技术规范要求,完成样品检测906个,进行数据汇总整理分析。形成数字化图件成果和文字成果,目前已通过省级验收,相关成果上报农业农村部。成立专家工作站。为更好地实现县域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对接高校,挂牌成立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专家工作站,联合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培训宣传。(五)其他工作。1.督导任务。完成富仁镇撂荒地、非粮化整治,其中就地整改图斑31个,异地补划图斑现状调查223个,43个需整改图斑督促完成中,撂荒地完成238个图斑县级审核。完成司竹镇三夏及富仁镇大气污染防治督导工作。2.水源地保护。不定期组织业务人员开展水源地环境保护宣传工作。3.农业信息上报。全年共上报土壤墒情信息24次,门市肥料信息12次,八项重点工作月报12次。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全面提高了农户科学施肥管理的认知程度,有效保障了我县耕地安全利用,促进了我县耕地质量整体提高。施肥结构进一步优化。作物化肥用量明显减少,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大中微量元素养分结构趋于合理,有机肥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施肥方式进一步改进,施肥水平明显提升。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得到遏制,水肥一体化、缓控释肥、水溶肥的利用进一步扩大,增施有机肥、有机肥替代化肥观念逐步被群众认可。(三)实现耕地质量持续提高。2023年,经核算,周至县受污染耕地农产品合格率为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为100%。县域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3.923等,较2022年提高0.1个等级。三、存在问题。(一)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工作中有时面临困难多压力重情况下,存在满足于过关思想,主动挖掘自身潜力还不足,敢闯敢试的锐气、大胆负责的胆气还需不断强化。(二)农业生产分散经营的现状和农户追求高产的心理,造成了施肥状况的多样化,部分经济作物的施肥量还是过大,存在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农技人员的指导示范和农户学习接受的过程较长,化肥零增长的实现和巩固需要持续推进。四、改进措施。(一)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工作标准,强化敬业意识;完善激励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团结一致使土肥工作更上新台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持续做好宣传指导。通过发放资料、培训指导、媒体宣传等方式,做好化肥减量技术的推广;积极争取省市项目支持,加强试验示范建设,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确保在科学施肥、化肥减量的同时,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五、下一步打算。(一)业务重点工作。1.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按照上级业务部门安排,完成土壤样品采集检测、耕地质量监测点运行维护、主要作物肥料利用率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农户施肥调查和科技宣传指导培训等工作,确保在实现科学施肥的同时,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2.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治理修复)。认真组织实施2023年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进行治理修复试验,开展耕地土壤环境监测,结合宣传指导和措施覆盖,实现县域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3.积极争取省市项目支持,做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4.农情上报工作。按时完成土壤墒情、门市肥料信息等各类信息调查上报。5.做好水源地宣传保护工作。(二)其他工作。1.做好维稳信访工作。2.安全生产。认真做好单位及行业安全生产工作。3.环境卫生整治。按照责任分工,继续做好单位及责任路段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4.做好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陕西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站授予2022年度全省土肥系统优秀单位;被西安市农业农村局授予2022年度全市农环能源先进集体;被周至县农业农村局授予2022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