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周至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周至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工作提供服务。开展全县农村产权信息发布、交易审核、招标竞价、业务监管、统计分析等业务;承担农村产权交易中的法律事务和仲裁纠纷的处理工作;承担全县农村经济指标统计、数据分析及运用;开展产权流转交易业务培训、指导、宣传等工作。 | |
住所 | 周至县农商西街10号 | |
法定代表人 | 侯军宁 | |
开办资金 | 82.4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周至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7.09万元 | 56.1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周至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整改。采取专班集中办公,第三方人员紧密配合,合同整改进度实行日通报、不定期督导、面对面指导,政策培训覆盖264个行政村,督导指导遍及20个镇(街),全力推进问题合同整改。全县收集合同7376份,完成合同整改纠错7154份,整改完成率96.99%。(二)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中心建设及运营。开展20个镇街监管运营中心建设,设备、人员到位,制度上墙,新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制度16个,正式启用“三资三化管理平台,全县264个村经济组织在农商银行全部开户,开办网银191个,226个村委会在农商银行开户,“三资三化平台”录入数据8710项,进行收支在线审批记账67笔,录入集体经济合同6834份。(三)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及农经年报统计。组织20个镇(街)264个村级经济组织、7个组级经济组织开展2022年度农村政策与改革年报统计、农村合作经济年报统计和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工作。完成了合作经济统计年报的收集、汇总、审核、上报和政策与改革年报统计和资产清查工作,顺利通过省、市审核。(四)开展农村土地矛盾纠纷调处、农村承包地管理数据移交工作。印制《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政策汇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政策汇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政策等宣传资料,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律法规政策宣传,组织20个镇(街)农办主任、264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举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和集体经济发展培训,不断提高镇村干部纠纷调解能力。解答群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政策咨询160起,回复12345信访件2起,调解土地承包纠纷3起,办理农业农村部交办信访件2起。按照全省承包地管理数据移交审核程序,在陕西省农村承包地管理信息应用平台完成了与县自然资源部门的相关数据移交工作。(五)开展股份经济合作社法人证书变更、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全年指导镇村进行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证书变更73套。聘请第三方审计公司对全县3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2019—2021年任职期间行使集体财务审批和参与集体经济经营活动情况进行离任审计。(六)农村产权交易备案。在西安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发布各类交易信息6422条,成交2634笔,成交金额1369.5万元。完成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备案17宗2369.7亩,完成市上下达土地流转任务的118.49%。组织参加全市推进更高水平乡村振兴项目集中签约和招商推介,周至16个项目在会上成功进行了签约,2个集体经济项目在会上进行了招商推介。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整改成效明显。全力推进问题合同整改,截至2023年12月28日,全县收集合同7376份,完成合同整改纠错7154份,整改完成率96.99%。增加集体经济收入7375.51万元,完成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任务的115.24%。剩余问题合同222份。(二)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中心全面建成运行良好。完成了20个镇街监管运营中心建设,设备、人员到位,制度上墙,新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制度16个,“三资三化管理平台”自10月1日正式启用。截至2023年12月28日,全县264个村经济组织在农商银行全部开户,开办网银191个,226个村委会在农商银行开户,“三资三化平台”录入数据8710项,进行收支在线审批记账67笔,录入集体经济合同6834份。(三)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及农经年报统计按期完成。组织20个镇(街)264个村级经济组织、7个组级经济组织开展2022年度农村政策与改革年报统计、农村合作经济年报统计和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工作。3月10日完成了合作经济统计年报的收集、汇总、审核、上报工作,3月22日完成政策与改革年报统计和资产清查工作,顺利通过省、市审核。(四)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矛盾纠纷调处。印制《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政策汇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政策汇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政策等宣传资料,4月26日,在县城八云塔广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律法规政策宣传。7月12日,组织20个镇(街)农办主任、264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举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和集体经济发展培训,不断提高镇村干部纠纷调解能力。全年解答群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政策咨询160起,回复12345信访件2起,调解土地承包纠纷3起,办理农业农村部交办信访件2起,未发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重大群体性事件。周至县代表西安市参加全省农村土地承包仲裁考核。(五)及时开展股份经济合作社法人证书变更。全年指导镇村进行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证书变更73套。(六)做好农村承包地管理数据移交工作。在做好农户政策解答工作同时,按照全省承包地管理数据移交审核程序,3月31日在陕西省农村承包地管理信息应用平台完成了与县自然资源部门的相关数据移交工作。(七)全面完成农村产权交易备案任务。在西安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发布各类交易信息6422条,成交2634笔,成交金额1369.5万元。完成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备案17宗2369.7亩,完成市上下达土地流转任务的118.49%。分别于4月15日、11月18日组织参加全市推进更高水平乡村振兴项目集中签约和招商推介,周至16个项目在会上成功进行了签约,签约金额1774.87万元,2个集体经济项目在会上进行了招商推介。(八)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聘请第三方审计公司对全县3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2019—2021年任职期间行使集体财务审批和参与集体经济经营活动情况进行离任审计,11月底全面完成了3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三、存在问题:(一)工作人员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不高,带头人作用发挥不够,需要进一步强化知识更新,适应新的工作要求。(二)工作点子不多创新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工作勇劲不足,按部就班,调动干部主观能动性方法不多;工作思路不宽,亮点不突出,特色不明显。(三)农村“三资”管理需要持续规范。集体经济合同还有222份没有完成整改,需要继续推进整改。镇(街)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中心投入运行以来,“三资三化平台”收支在线审批记账量小,还有37个村委会未在农商银行开户,73个经济组织没有开办网银,“三资”管理还要不断强化、持续规范。四、改进措施:(一)积极组织镇(街)农经人员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发展经济观念意识。(二)针对合同整改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协调镇、村及时梳理问题,进行综合研判,加强业务指导,继续推进。(三)进一步完善“三资三化平台”规范化管理,促进合作社制度化有效运营,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和交易规则,有效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五、2024年工作计划:(一)加强政治和业务的学习,不断提高全体人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二)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全力抓好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整改,确保6月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专项治理圆满收官。加强农村财务人员培训,指导各镇街规范监管运营中心运行,以“三资三化”平台持续规范农村“三资”管理。(三)加强农村经济统计。组织开展好2023年度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和农经年报统计,确保3月底完成年度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农经统计工作,确保数据质量真实、可靠。(四)做好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按照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要求,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积极配合自然资源部门常态化做好全县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信息变更工作。(五)规范农村产权交易。做好农村产权交易信息采集、发布,指导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开展承包地流转交易备案,全年完成土地流转备案2000亩。(六)及时化解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认真解决群众来访及信访案件,努力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