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周至县行政审批技术保障中心

周至县行政审批技术保障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07 16:53
单位名称 周至县行政审批技术保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行政审批工作提供技术保障服务。行政审批事项的现场勘验、专家评审、验收;负责行政审批信息化;审批数据统计与报送、分析及应用。
住所 周至县太白北路与环城北路交汇处西南侧
法定代表人 方栋梁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26万元 3.8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一是科学分析、合理规划。按照先学习分析、后组织勘验、再跟进整改的工作流程,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制定踏勘工作计划,安排法律法规学习、现场勘验、后续整改及相关材料整理及文件报批归档工作。二是明确分工、细化责任。细化分解工作任务,针对确定的各项工作,逐项明确责任人,确保每一项工作“到事”、“到人”、“到点”。确保各项任务高效、有序推进。(二)落实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坚持制度化管理,严格实行请销假制度,制定了《全过程依法踏勘实施办法》、《周至县行政审批踏勘任务单》、《周至县行政审批现场联合踏勘联系函》、《周至县行政审批踏勘结论表》。坚持周一工作例会不动摇,交流上周工作,解决难点问题,布置本周计划。特别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廉政教育提高整体素质,为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工作扎实的队伍奠定基础。(三)其他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完成人才创新服务港工作,负责协调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事宜,及时向领导汇报项目建设进度、质量以及与第三方(物业单位)的沟通情况。积极与住建局对接施工许可证办理以及消防审批手续、竣工验收等事项,与审计局对接金周人才港项目审计相关事宜,确保人才港按期投入使用;二是对接民宿办理手续工作(企业正在整改阶段);三是配合监察投诉科完成周至县行政审批踏勘事项清单;四是配合局办公室做好下沉镇街、红袖章执勤工作。(四)严格评审把关,确保科学公正。实事求是、科学严谨、公开公正、严格把关,确保踏勘结论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客观性。截至目前,已受理踏勘任务近443件,完成符合条件踏勘任务388件,不符合退回55件,云踏勘27件,办结率100%。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实现“云踏勘”模式,助力行政审批加速度。一是推行“云踏勘”小程序,申请人通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交资料,通过微信视频连线勘验人员,或者将现场照片通过微信发送给勘验人员,并出具核查意见。二是做好“一次性告知”,让申请人详细了解勘验要点及标准。接到审批科室的办件后,现场勘验人员第一时间联系申请人现场勘验清单发给申请人,并告知申请人现场踏勘的要点及需要达到的标准,为节约现场勘验时间、提升现场勘验效率,实现“一次办好”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开展远程“勘前辅导”,让申请人及时整改问题和不足。申请人通过微信连线或者将现场照片、视频连线勘验人员,勘验人员按照审查要求,指出问题和不足,并指导申请人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再进行现场勘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同一事项多次勘验的情况,切实提高了审批效率。(二)敢为“预踏勘”服务,让企业群众“少跑腿”。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敢为敢闯的姿态,创新推出“预踏勘”服务。积极探索“预踏勘”并联接入模式,通过提前介入、靠前服务、预先指导,使材料准备、材料审核与现场踏勘并行进行,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有效提高了审批效率,同时降低了企业成本,助力申请人在材料审查合格后即可拿证。三、目前存在的问题。踏勘评审科承接审批一、二、三、四科踏勘业务,一是技术力量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工作量大、专业人员少,学习机会少。二是无论从人员数量,还是人员结构均难以满足现场踏勘工作的发展需要,个别事项存在踏勘时限把控不紧的问题。2024年工作中力争改变这种状况,扩大人员队伍,加大对科室人员专业的系统培训,让他们学以致用,加快成长。四、改进的措施。一是从工作实际、行为规范、目标管理等方面入手,对已经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逐条进行研究分析,重点完善工作学习机制,将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分类整理,发放到每个工作人员手中。二是主动和审批科室对接业务,面对繁重的、随时出现不确定困难的踏勘评审工作,我们要不断摸索,坚持以问题为方向,积极探索“审勘分离”。三是规范现场踏勘程序,经与相关审批科室协调,我们将所有需要踏勘的业务归并,统一组织原职能部门现场踏勘,以减少程序,提高效能。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工作思路。一是业务专业化,做到工作懂业务。进一步将涉及踏勘评审事项踏勘点、评审点能熟练运用,做到现场把控。二是事项标准化,做到办理无差别。进一步将踏勘评审事项分为高频简易事项、高频复杂事项、低频简易事项、低频复杂事项四类,在踏勘评审事项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踏勘评审要点,防止因标准不统一造成审批争议或县区间审批结果的不一致,推动各级实现无差别办理。三是流程模式化,做到工作有规范。总结踏勘评审经验,制定工作规范,明确事项准备、事中办理、事后归总的环节、任务等,明确科室之间流转具体过程、文书、真正做到踏勘评审工作流程规范,从而为高效、公平、公正审批奠定基础。(二)目标任务。在下一年的工作中,我们踏勘评审科将充分发挥现场勘验在行政审批“一次办好”中的重要作用,不断踏勘新思路、新方法,深入推行勘验工作标准化,进一步提升审批速度,压缩办理时限,优化营商环境,让群众充分感受改革“温度”,力争做到五个“标准化”。一是勘验前置标准化。对勘验事项、勘验内容等详细资料认真研究,做好现场踏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二是勘验用语标准化。通过规范化的语言逐一指出,做到一次性告知。在标准化基础上,尽可能做到人性化沟通,对上了年纪的老年群体,用通俗易懂的此地方言将标准说清楚讲明白,态度热情,服务周到,争取让办事群众享受亲情化服务,舒心办事,满意而归。三是勘验内容标准化。通过聘请专业人士讲课、内部讨论学习等多种形式,将现场踏勘内容逐条量化、细化,形成勘察内容标准化,为现场踏勘提供依据支撑。四是勘验文书标准化。严格按照现场核查标准,进行现场勘验,用标准化的文字进行填写,并将填写内容,充分告知当事人。五是勘验记录标准化。勘验过程中,从进入现场开始,对现场基本情况进行拍照留存,特别是不符合审批条件的关键项和重点项,保留图像资料,做到严格公正执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