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周至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保障全县交通运输安全。路政、运政、地方海事行政、客货运、出租、网约车、汽车维修、驾培、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监管等方面执法,以县交通运输局名义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权。 | |
住所 | 周至县西宝南线黑河桥西口 | |
法定代表人 | 杨高峰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周至县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0.69万元 | 207.4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交通运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通过开展站点治超和流动治超,路面治超和源头治理相结合的方式,砂石车、渣土车超限违法运输行为得到严厉打击,使公路超限率控制在3%以内,盗采砂石和非法倾倒建筑渣土、污泥等违法行为得到迅速遏制,我县土壤保护水平得到大力提升。路政执法巡查坚持高频次、全覆盖、严执法风雨不停实现半年来道路畅通运力不减。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850人/次,执法车辆230台/次,检查车辆500余台,查扣违法违规车辆158台,有效打击了超限超载运输等违法运输行为。(二)客运、水运、普通货运行业发展平稳持续向好。严把企业安全源头管理,强化“两客一危”监管,落实“三不进站、八不出站”规定,加强车辆例检、三品检查、证照检查、出站检查,加强客运驾驶员行车途中接打电话、乘客正确使用安全带的执法检查。对监控时发现的各类安全违法行为,及时纠正、查处。聚焦超限超载、擅自改装、“百吨王”等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攻坚。开展“三无”船舶及脱审船只专项集中整治。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56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630余/辆次,检查客运车辆490余/辆次,检查货运车辆300余/辆次,查扣违法运输车辆55台。我县客运环境、水运安全、货运行业规范运营得到持续平稳向好。(三)县内出租车行业规范、文明服务水平明显提升。通过开展出租汽车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对节假日为主要时间节点出租汽车市场进行不间断的治理整顿,严查严惩黑出租、超越许可事项、超范围经营、车辆证照不全、服务不规范、有证不携带等违法从事出租经营行为,出租车运输市场得到全面整治,共检查营运出租车1200余辆次,处罚违章营运车辆20辆,纠正不按规定使用计价器、议价营运的违规出租车30余辆次,出租汽车运输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行业服务水平和文明形象显著提升。(四)全县汽修驾培行业发展得到进一步规范。以开展铁腕治霾工作为抓手,充分利用红黄牌警示管理制度弥补管理手段薄弱短板,严查严惩各类违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汽修行业铁腕治霾成果得以巩固,驾培行业计时培训系统规范使用普遍良好。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车辆160余辆次,执法人员450余人次,检查维修驾培企业261余家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0份,维修企业“黄牌”警告11家。“红牌”警告13家,开办“红黄牌”警示企业培训班6次,培训学习41人,拆除违规招生报名点、训练场门头路边广告规范驾培行业违规违法生产经营6起;查处违规培训行为1起,我县汽修、驾培行业发展势头规范、平稳、有序。(五)全县农村公路工程监督全覆盖,工程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得以保障。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对全县各个施工路段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告知。对各施工单位的工程项目报备、材料把关分类、整理、建档,全县农村公路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管理明显规范化,为全县道路运输保畅、保通提供了有力工程质量保障。(六)在各大节假日期间开展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加强与交通运输行业相关的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等执法工作,强化行业生态环境保护、突发事项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确保重要节假日旅客运输、紧急客货运输工作得到保障。(七)严格贯彻执行交通运输执法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年初与各执法中队签订了《周至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2023年行政执法工作目标责任书》,与大队全体干部职工签订了《周至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廉洁公正文明执法承诺书》,提前将权力运行、工作开展放进法治内、规矩内,确保了执法工作开展公平、公正、阳光和服务与民。(八)积极化解行业投诉纠纷。今年以来共接到上级批办转办行业问题16起,12345政务热线投诉203起,群众电话投诉30余件,办理回复100%。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群众诉求得到有效解决,行业执法监管形象得到不断提升。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全县运输市场进一步得到规范,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业务能力、执法效能进一步提高,法治理念、服务意识、履责能力进一步增强,行政执法做到公正、规范、文明。三、存在问题。1、大队成立时间较短,配套的工作机制有待健全完善,大队规范化建设有待加强,执法人员由单一执法向综合执法转换后,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单位职能多、任务重,执法力量明显不足,行业执法管理力度得不到大幅提升。3、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队伍作风建设、责任意识、担当表率意识仍需加强,综合执法能力有待提高。执法手段难以跟上日益复杂的执法环境,执法风险加大。改进措施。1. 加强培训和教育:为执法人员提供定期的培训,以确保他们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执法程序。培训可以包括法律更新、沟通技巧、冲突解决和专业发展等方面。2. 强化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数据库、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来提高执法效率和准确性。建立一个综合的信息管理系统,使执法人员能够更快地获取和分析相关数据。3. 加强协作与沟通: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如城建部门、公安部门和其他相关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行动。这样可以提高执法的一致性和综合性。4. 提高公众参与度:通过宣传活动、公众教育和投诉机制,提高公众对交通运输法规的认识和参与度。鼓励公众报告违法行为,增强公众对执法工作的支持和监督。5. 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建立透明的绩效评估体系,以衡量执法工作的效果和效率。通过指标和数据来评估执法行动的成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6. 加强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高素质的执法人员,提高执法队伍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激励机制。五、下一步工作打算。持之以恒抓好党建工作。切实推动“三个年”活动和“道路运输交通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走深走实,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让全队整体精神风貌在活动推动中焕然一新。(二)提升队伍综合素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不断加强执法队伍法制学习和培训,强化全体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意识,提高干部职工执法水平,以适应当前新的执法环境。(三)健全机制提升服务。进一步建立健行业纠纷调解和投诉处理机制,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依法加强市场管理,公平公正执法,严肃惩处违法,坚决肃清行业违法违规坑害消费者现象,为打造阳光行业、优质服务行业保驾护航。(四)着力解决行业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和“三管三必须”的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和严厉追责的“四个一律”执法措施,集中打击、整治一批表现突出的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大幅减少因非法违法行为造成的事故,促进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五)强化科技执法。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领域高新科技应用,深化“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等执法系统应用,健全完善跨部门监管机制,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六)进一步强化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监督和管理,健全应急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完善各类应急运输保障预案,完成抢险救灾和重大活动运输保障任务。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全体执法人员安全意识,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及单位平安。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