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周至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察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周至境内秦岭生态环境。负责有关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负责我县境内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日常监督检查;组织重点区域联合执法活动。 | |
住所 | 周至县陈河镇三兴村 | |
法定代表人 | 张晓峰 | |
开办资金 | 22.2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周至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65万元 | 17.9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9月进行了住所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生态文明思想和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依法严肃查处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各种违法行为,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以实际行动做守护秦岭的卫士。一、开展的具体业务。(一)日常巡查检查情况。1.加大巡查力度,落实监管责任。全年来,我们持续发挥网格管理优势,巩固秦岭北麓违建整治成果,持续自查,不断进行“回头看”,对“五乱”问题争取做到了“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力争使其消灭在萌芽状态。截止目前,执法监察大队和县网格办累计巡查100余次,专职及兼职网格员累计巡查60162次,巡查人数达13468人次,巡查点位4714个,通过《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平台综合管理系统》上报“五乱”案件847起。2.环山路综合整治情况。2023年4月至5月,我县开展了2023年周至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区环山路沿线综合整治工作,共计整改“五乱”问题19处,已全部整改到位。其中取缔环山路两侧违规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等7处,拆除乱设广告牌匾9处,清运乱堆乱放生活垃圾2处,清运乱堆渣土1处。(二)网格化管理工作情况。1.建成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监管平台,为秦岭拉起一张数字监测网。2023年,我县顺利完成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县级智慧化管控平台的建设。目前,该平台已正常投入使用,实现了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规范、精准和智慧监管,确保了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全覆盖、无盲区,筑牢了秦岭生态安全屏障,为秦岭拉起一张数字监测网。2.密织秦保网格,完善队伍建设。今年来,我们进一步优化秦岭保护网格化管理机制。目前,我县共有专职网格员74名,四级兼职网格员220名,成立了1个县级+12个镇级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办公室(其中山区四镇专职网格员实行集中办公)。专职网格员按照“全年巡查不间断、岗位不空缺”制度,全部派遣至县镇网格办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各级网格员“千里眼”和“顺风耳”的作用,有利地确保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3.强化网格培训,提升队伍素质。组织召开专职及兼职网格员专题培训会、内外勤培训会共计20余次。培训中结合专职及兼职网格员的日常工作,详细讲解了省平台及《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平台综合管理系统》APP案件上报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并对专职网格员的日常巡查情况、巡查记录本、网格巡查时间、在线率、巡护轨迹及里程上报等内容作了重点强调。(三)加强联合执法,形成工作合力。通过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开展专项联合执法检查活动,重拳突击,对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重点对省市图斑进行核查,对保护区内“五乱”现象进行检查,同时对建筑垃圾、占道经营等情况进行了“回头看”。(四)开展无人机巡查,织起“五乱”防控的“天网”。全年来,我们将无人机和车辆巡查有效结合起来,开展了全方位、立体化、无盲点巡查,精准定位隐蔽性强的“五乱”现象,为执法监察大队实现“天上看、地上查、全面管”增添助力。截止目前,无人机巡查飞行频次371次,飞行时间111.54小时,飞行总里程总计2520.587公里,发现问题17处。(五)顺利完成2023年西安市图斑的核查整改工作。面对本年度图斑数量多(一期1115个、二期52个、三期30个、四期27个、五期26个)、任务重、难度大、人员少、时间短的挑战,我们实行科学安排、分镇实施,依靠现有力量,顶烈日、攀崖路、冒风雨、宿旷野,顺利完成了2023年西安市图斑的全面核查整改工作。(六)重视保护宣传,营造良好氛围。2023年,我们借助“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周”、楼观台二月初十古庙会、三月初十青山古庙会等重要活动,广泛开展宣传省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宣传教育活动。向群众发放宣传彩页、手提环保袋、日历画张、《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宣传资料,面对面答疑讲解,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七)安全生产工作。全年来,我们将安全生产学习教育融入到每周工作例会中,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着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借助“警示日”、“安全月”及重大事件为依托,重点围绕公共场所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十一”黄金周和汛期安全等,层层推进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积极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实现了全年零事故工作目标。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通过学习,进一步健全了网格化管理机制。(二)通过培训,强化了各级网格员业务能力,夯实了网格化管理工作基础。(三)通过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营造了浓厚的秦岭保护氛围。存在问题。(一)随着网格化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发现问题日益复杂化,四级网格员的巡查知识还存在欠缺,我们今后仍要继续加强对各级网格长、网格员的相关法律法规常态化培训学习,提高网格化工作效率及质量。(二)目前,仍有极少部分群众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不重视,没有切实树立主人翁意识,作为秦岭生态的守护者,我们要积极引导身边群众从小事身边事做起,形成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浓厚氛围。改进措施。自网格化管理工作运行以来,网格员日常巡查检查工作是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今后仍要继续加强对各级网格员的培训力度,定期巩固更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库,提高网格化工作效率及质量。需进一步拓展宣传渠道,利用互联网线上平台,扩大宣传范围及群体,让更多群众知晓并主动参与到保护秦岭中来。作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守护者,积极引导身边群众从小事做起,形成人人爱护环境、人人保护环境的浓厚氛围。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巡查监管力度。我们将继续扎实开展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日常巡查工作,及早发现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建设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巩固“全域覆盖、无缝衔接、属地管理、逐级包抓、快速发现、迅速处置”的工作格局,努力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强化网格化管理。结合宣传、培训等,强化网格化管理水平,对“五乱”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确保实现“常态巡山、网格管山,全覆盖、无盲区”的目标。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继续深入宣传《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政策法规,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广大群众自觉与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行为做斗争,激发关爱秦岭、感恩秦岭的自豪感,真正实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加大联合执法检查力度。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联合执法制度,加大联合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和震慑破坏秦岭生态环境行为,齐抓共管做好秦岭保护区日常监管工作。借助数字管控平台,科学守山护绿。借助数字管控平台,充分发挥“人防+技防+物防”优势,做到在线监管+实地巡查相结合,实现智慧管控全域覆盖,及时发现并严厉整治“五乱”问题。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