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周至县档案馆

周至县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24-05-07 16:32
单位名称 周至县档案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档案资料的征集;馆藏档案资料的整理、编目、鉴定、开放、统计、提供利用、保管与维护;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管库建设;史料的编纂、展览等工作。
住所 周至县老城东街37号
法定代表人 李平亮
开办资金 85.0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国共产党周至县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1.81万元 44.8万元
网上名称 周至县档案馆.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高效推进日常档案接收工作。按照新《档案法》要求,全县各镇街、各相关行业部门2012年之前的档案需全部进馆保存。我馆积极对接全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及所属机构的档案接收工作,督促各单位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做好2012年以前应进馆档案的移交工作,努力做好机构改革撤并、合并机构档案的流向和归属。稳妥做好档案接收工作,本着应归尽归、应接收尽接收的原则,制定接收计划,扩大接收范围,加大对民生档案、专业档案和电子档案的接收力度,进一步丰富馆藏,改善馆藏结构,以满足各方面的利用需求。(二)积极开展档案征集工作。我馆进一步开阔思路,面向社会,主动出击,多方寻找线索。一是把反映周至地方特色、城市特色的档案资料征集进馆,努力构建馆藏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档案资源体系。二是认真做好馆藏档案的整理工作,理顺业务基础和框架,为档案数字化和开放利用奠定良好基础。(三)强化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是我馆工作的主业,保管利用科全体干部耗时近三个月对全馆所有库存档案进行了一次大清理、大整顿,分类保管、以全宗为单位划分了县委库房、政府库房、部门库房及各镇街库房,重新排列、编号,规范目录管理;同时不断充实电子目录查询平台,为查阅利用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查阅途径,这些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档案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规范化档案馆建设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四)提高档案安全保障。年初我馆把档案安全放在全馆工作重要位置,由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纳入了馆和各科室和相关人员年度责任制考核,每月初由副馆长带领保管利用科全体人员对六个库房和各科室进行细致安全检查,并形成了记录;制定了我馆档案工作突发应急预案,以备突发事件发生;经过多次协调,正在对档案馆气体消防(七氟丙烷)进行更换,预计12月底前完成;一年来,持续做好日常温湿度计记录工作,及时开窗通风,做好防光、防潮、防虫、防霉变等档案“十防”工作,共投放药品4次。(五)优化档案查阅和利用。今年我馆开展“便民服务”专项活动,使档案查阅“百查不厌,真诚服务”成为我馆工作新常态,设立了党员服务岗、查阅休息厅,为广大人民群众和各单位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全年接待查阅者3000多人/次,实际利用2000多例。(六)档案宣传工作取得新突破。按照省市档案局要求,我馆积极开展2023年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在今年6月9日第十六个国际档案日,我馆与县档案局联合开展以“奋进新征程兰台谱新篇”为主题的档案宣传活动。6月12日至6月14日,我馆与杨凌示范区档案馆、武功县档案馆联合开展跨馆交流互动,推动杨武周历史文化档案宣传组团发展。本次活动设置展板60个,悬挂条幅,现场讲解和宣传,发放宣传品和宣传资料1500余份,大力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广大群众的档案意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提供了高质量的档案查阅社会服务,一方面为档案利用者服务,解决群众急事难事,另一方面发挥档案史料价值作用,可以为社会和个人带来经济效益。三、存在问题。2023年,虽然我馆各项目标任务已顺利完成,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档案信息化程度低。纸质档案的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化在全市排名靠后。近年来,只对查档频繁的部分婚姻档案进行扫描,目前数字化率仅为3%,与其他区县差距巨大,也与西安市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相差甚远。(二)档案业务建设工作整体水平偏低。我馆本轮的业务建设评价工作处于全市中等水平,业务经费投入在全市县级档案馆中最少,无法满足各项业务开展需要,特别是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方面需要大量经费投入,还存在部分基础业务开展不够规范、标准不高。(三)周至县综合档案馆功能验收工作举步维艰。我馆在2015年搬迁进入新馆后,只达到项目要求的面积,内部设施设备欠缺达不到功能验收的标准。四、改进措施。(一)继续加强档案知识学习提升业务能力。要继续加强档案业务知识学习,针对档案馆干部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开展精准化的在职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充分调动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档案馆事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不断提升宗旨意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推动档案馆工作上台阶。(二)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和提升档案服务水平。我馆要制定新的档案利用服务流程,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增加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查档需求。(三)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数字化能力建设。制定数字化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范围和管理规定,切实制定操作性强、可行性强的数字化管理制度,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继续落实业务建设评价工作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对于市委办公厅、市档案局反馈的问题,我馆高度重视,态度端正,照单全收,将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为确保整改工作顺利收尾,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上,我馆今后在剩余的反馈问题上持续下功夫,积极争取资金和相关单位的配合支持,同时将任务分解细化,明确时间节点、责任到人,扎实做好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确保各项整改任务稳步推进,全面完成。(二)提高馆藏档案数字化水平。数字化建设是新时期档案工作实现战略转型的核心内容,我馆今年集中力量,将馆藏档案数字化作为全馆工作的核心工作。积极争取资金,数字化管理对硬件提出更高的要求,我馆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大力开展馆藏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工作,不断提高馆藏档案数字化率,以利用需求为导向,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以及利用率较高的档案优先进行数字化,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查档需求。(三)不断提升档案利用工作水平。不断改进和提升档案利用工作水平。一是要制定新的更加完善的档案利用服务流程,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增加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实行查阅接待“首问负责制、查阅跟踪制、服务满意制”。二是要努力打造档案文化精品。要围绕我馆中心工作,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充分挖掘发挥档案的价值和作用,通过对档案进行筛选提炼,选取主题,采取编辑档案资料汇编、举办展览等形式,推出更多有档案特色和地方特色、有影响力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档案文化精品。(四)保障档案管理和档案实体安全。积极做好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一是要立足实际,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功能用房设施,配备档案设施、购置必要的档案设备,建立和充实现行文件阅览室、裱糊室、信息化档案加工室等,对档案馆库进行合理调整和科学布局,增加业务用房,建立健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不断改善档案保管条件,确保档案绝对安全。二是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进一步完善档案安全保管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综合防范体系和档案安全应急防范机制,加强日常管理,定期检查,落实“十防”措施,消除隐患,堵塞漏洞,使档案安全切实落到实处。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馆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档案接收工作为重点,以档案数字化加工为支撑,以档案查阅利用为基础,统筹各项档案工作全面发展,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