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周至县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

周至县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07 15:40
单位名称 周至县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县域治理大数据发展提供保障服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规划的制订及投资培育;大数据平台规划、建设;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和管理;数据技术标准的制订和推广应用;数据资源建设管理;数据信息交流合作。
住所 周至县太白北路与环城北路交汇处西南侧
法定代表人 方栋梁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6万元 2.8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聚焦“八方面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按照《周至县2023年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推进方案》,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涉及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全年营业收入突破0.5亿元及招引1个数字经济项目的目标任务。对标对表指标任务开展工作如下:一是提高站位,建立“三大”机制推动工作进展。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我县指标任务,先后两次向相关单位发文,并于7月初组织各成员单位召开着力壮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工作推进会,共同探讨工作开展情况及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共商对策,建立沟通机制、联络员机制、月报报送机制,把握工作着力点,推动任务顺利开展。二是主动协调,积极对接市大数据局数据产业处,明确考核标准及大数据云计算产业营收标准。结合周至实际,县级四大运营商机房收入均可纳入收入指标,积极联系各大运营商,建立报送机制,保持信息互通,截止9月份,中国电信周至分公司已完成机房收入6346万元,按照前期对接情况已完成0.5个亿营收目标。三是积极调研走访企业,通过努力,引进了一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伊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并于10月17日走访企业进行对接,该企业主要从事线上销售,通过抖音平台实现批量短视频带货,属于互联网销售行业,符合数字经济企业要求,按照市级部门要求已完成数字经济项目招商工作。截至目前,就该项指标任务累计报送相关工作开展情况18份,我中心承担的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已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聚焦“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按照《周至县营商环境突破年提升方案》及《2023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任务分解表》,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共涉及21项任务。我中心积极梳理相关任务、主动对接市大数据局,此21项任务中平台建设、平台优化与完善均为市大数据局主导,县级部门配合开展相关工作。我中心严格按照市级相关部门要求并结合我县实际,做好与县级其他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累计报送营商环境相关报表36份,报送工作总结9份,目前“政务服务”领域中涉及任务已完成,其他各项任务持续推进。二是齐心协力完成营商环境省评工作,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承担营商环境省评政务服务指标中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按照《西安市2023年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方案》的文件要求,我县严格抓好落实,积极配合市级部门做好我县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推动全市智慧城市建设,并就推动电子政务网络向社区(村)延伸、“互联网+监管”服务门户建设、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的应用、智慧秦岭指挥中心建设等工作联系相关单位收集资料,梳理汇总形成佐证资料,完成商环境省评政务服务指标中数字政府建设工作。(三)聚焦中心建设,全力谋求发展。我中心对外抓住一切机会沟通,向上协调,对内组织集体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法。2023年以来分别向县发改委及市大数据局报送我中心项目建设发展清单,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与陕西中安数信、新华三、中国移动等6家公司洽谈交流,自主学习其他地区大数据中心建设先进经验,尽全力为中心发展建设谋取机会。(四)聚焦疫情防控,持续做好收官工作。自国家实施新冠病毒“乙类乙管”政策以来,我中心积极落实最新防疫要求,学习疫情防控最新政策文件30余份,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处理涉疫问题工单10件,参加疫情防控数据处置工作交流会两次,对涉疫信息化平台中保存的各类数据处置进行交流,并按照要求就疫情期间产生的赋码转码信息、行程信息、协查排查信息、隔离信息等数据进行彻底清除。(五)聚焦作风能力提升,用心谋事强本领。根据《周至县干部作风提升年行动方案》,一方面通过集体学习、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干事创业能力,把作风能力建设融入到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围绕“作风能力提升年”任务清单,积极对接联系市大数据局和县委作风专班,就制定《周至县大数据产业三年行动方案》进行沟通协商,截至目前共迎接督导检查4次。(六)围绕市大数据局业务范畴,开展其他相关工作。市大数据局业务宽泛,涉及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乡村、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产业倍增、安全生产、市场监管、风险隐患、社会治理等众多应用领域,我中心主动承接市大数据局各业务处室的各项工作。2023年全年直接或间接收到市大数据局相关工作任务的文件150余份,及时研究学习并处理,累计报送相关工作意见建议回复49份,报送工作总结等阶段性资料20余份,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1次,就相关案例征集、意见征求、企业认定等工作向全县各单位发文11次,并就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等工作通过政府网站公示2次,以扩大宣传。另协同市大数据局前往县委网信办、经贸局、农业农村局等多家单位及我县两家猕猴桃龙头企业、规模型猕猴桃智慧果园开展走访调研工作2次,了解我县数字乡村现状,多方协调,争取技术支持和资金倾斜,谋求数字乡村领域建设发展,助推我县猕猴桃特色产业数字化、信息化能力提升。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加强工作统筹,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强化数字赋能,助力乡村振兴;聚焦“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2023年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全年营业收入突破0.5亿元,并引进了一家数字经济企业--西安伊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全年招引1个数字经济项目的工作任务,同时积极开展县域大数据产业发展调研工作,全面掌握我县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多措并举,探索数据服务新模式、数字化转型新路径,充分发挥数字赋能新优势。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政治站位不够高。我中心承担的数字政府建设、大数据产业发展等相关工作,未能站在县级层面进行统筹开展。(二)新兴领域经验不足。随着数字化建设及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倍感压力。一方面缺乏专业的知识储备,亟待学习新的思想、适应新要求;另一方面缺乏经验性指导,对于大数据产业和数字政府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局限性,难度较大。(三)大数据产业发展土壤匮乏。我县属于农业大县,缺少大数据企业孵化土壤,缺乏以数字科技为代表的相关企业,大数据企业落户难,数字化产业发展落后,大数据产业发展尤为困难。四、改进的措施。(一)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学习国家、省、市关于数字政府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提高政治站位,自足岗位实际,统筹开展我县数字政府建设工作。(二)加强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加强与兄弟区县的交流学习,尤其是在大数据产业发展和数字政府建设方面的先进做法,借鉴学习,开拓眼界、格局,打破工作局限性。(三)加强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发挥我县独有资源优势,开发智慧文旅、智慧农业等新场景,将资源优势与数字化、信息化相结合,助推大数据产业发展。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将上下齐心,团结协助,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自主学习,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与市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全力配合各部门各科室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撬动大数据产业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