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西安高新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提供监督服务。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组织工程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施工安全监督,施工企业安全资质审查·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监督机构资质审查·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1号都市之门A座1709室 | |
法定代表人 | 董永辉 | |
开办资金 | 56.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99.61万元 | 72.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强化施工安全管控,确保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始终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减少一般事故,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为目标,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抓手,采取日常巡查、“四不两直”及明察暗访等方式,紧紧围绕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高坠、坍塌、物体打击等多发易发薄弱环节,扎实开展安全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稳步推进“防风险、促安全、护稳定”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走深走实,建立问题隐患台账,查漏补缺、清零销号,确保辖区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累计出动7939人次,检查2082项目次,提出整改意见约5851余条,下发整改通知单1743余份,隐患闭环整改率100%。对现场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64个项目,133个主体单位进行了约谈;对54个项目,78个主体单位和个人行政处罚187.5万元。(二)强化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不断提升施工单位整体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始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以减少施工质量通病,杜绝较大及以上工程质量事故为目标,以《强条》及《工程质量手册》为抓手,采取日常巡查、“四不两直”、明察暗访及委托第三方抽测等方式,紧盯质量通病治理,认真开展工程质量隐患大排查大检查大整治,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质量责任及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累计出动7320人次,检查1838项目次,提出整改意见3169余条,下发整改通知单1352余份,问题隐患整改率100%。委托第三方工程质量抽测机构抽测92个项目,12923个主体构件混凝土强度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工程质量倒逼企业落实工程质量主体责任。(三)强化建筑工地及两类企业扬尘污染管控,不断提升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坚持绿色文明施工,倡导争创省、市级“文明工地”,以扬尘治理“6个100%”“7个到位”等文明施工标准为抓手,采取日常巡查、“四不两直”、明察暗访及委托第三方巡查监管等方式,认真开展扬尘治理隐患大排查大检查大整治,严格落实按照市级文明工地标准组织现场施工管理的要求,开展项目扬尘差异化评级管理,督促建筑工地提升文明施工管理水平,确保辖区建筑工地及两类企业扬尘治理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累计出动2364人次,巡查检查2222项目次,提出隐患整改意见约758条,下发整改通知单517份,隐患整改率100%。辖区48个项目荣获市级“文明工地”称号,15个项目荣获省级“文明工地”称号,省、市级现场观摩会在辖区2个项目举行。对扬尘治理措施不到位,施工现场存在严重扬尘隐患的35个项目55个主体单位进行诫勉谈话,行政处罚106家主体单位总计635万元。(四)强化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及应急救援演练,不断提高行业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宣贯中央、省、市及管委会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督导建筑工地严格落实入场教育、三级教育、安全交底等日常培训教育,组织从业人员参加行业线上或线下专项安全培训,不断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累计巡查督导1081项目次,调阅培训教育资料1591余份,确保人员“未培训不入场、未教育不上岗”;督导辖区198个项目约6890人参加开展事故应急演练,投入物资1435件(批)约650万元。(五)智慧工地建设、智慧监管、信息化监管初具规模,监管能效显著提升。启用西安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平台,加快辖区内受监工程信息录入、项目定位以及其他数据收集工作,更新所有受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状态,现场检查应使用平台小程序开展证照扫码验真、人脸识别等工作。(六)提前介入加强辅导,加快“保回迁”等民生项目竣工验收。对“保回迁”等民生项目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精准对接和协调服务,督促施工单位对照竣工验收问题清单限时整改,确保“保回迁”项目顺利竣工验收。2023年底,预计完成13个安置房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为1个医院、3个学校、3条基础配套设施项目提供上门监管服务。二、取得社会效益2023年,新申报房建项目153个,建筑面积约1246.15万万平米;累计在监项目249个,建筑面积约2478.95万平米;累计竣工验收项目107个,建筑面积约684.53万平米。累计在监市政工程26个,总里程68.5km,水利工程35个。2023年,陕西奥体中心体育馆及汇诚国际项目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二二工程、永威时代中心、金泰新理城3.3期等5个项目荣获2023年陕西省建设工程“长安杯”奖。辖区双江公寓公租房、共同村民安置项目、新罗酒店等68个项目荣获市级“文明工地”称号,天地源云水天境项目、电子谷项目、陕西国际体育之窗等32个项目荣获省级“文明工地”称号,在鸿瑞天成(北区)综合体项目、未来之瞳·瞳系列建筑项目等项目举办省、市级现场观摩会5次。三、存在问题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作为高新区建设工地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其职能已多元化,成为一个以质量安全监督为核心,涉及建筑工地实名制考核、农民工工资、扬尘治理、城市治理、扫黑除恶等工作的综合性管理部门。尤其是在治污减霾、城市治理等工作问责力度不断加大,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日常巡查、督查、夜查频率连续翻番,工作强度翻几番,人均监管面积早已远超规定面积,监督力量不足。四、下一步计划按照党工委、管委会及主管局部署安排,紧紧围绕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这一核心工作,以服务“四个高新”建设及项目企业为目标,全力做好各项工作。(一)认识再提高,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质量安全生产责任制,以三年行动巩固提升为主线,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切实抓细抓实质量安全生产工作。勤督导严检查,重拳开展打非治违,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措施再加强,确保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认真研判形势,积极查找短板,堵塞漏洞,持续开展施工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检查,重点突出脚手架、高支模、深基坑、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控,强化高处作业、临边防护、临时用电等分部分项工程检查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问题,建立隐患和督导整改清单,防止各类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死灰复燃,确保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三)管理再提升,促进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意识及安全管理能力再上新台阶。认真部署,统筹安排,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及培训教育,进一步增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以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纠及大排查大整治、事故应急演练、标准化工地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及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夯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