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境监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环境保护提供监测服务。环境质量监测·专项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测·环境监测科研与服务·环境监测人员培训与技术交流 | |
住所 | 西安市雁塔区锦业一路75号 | |
法定代表人 | 尚伟 | |
开办资金 | 406.9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4.08万元 | 95.5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环境质量监测1、水环境质量监测。一是加强重点河流、湖泊水环境质量监测,全年开展3个市控河流断面、1个市控湖泊和4个万人千吨地下水源地28次采样、79个样品监测和数据推送,完成市级年度监测任务。二是开展区内河流水质监测,进行6条河流和8个一级入河排污口水质监督监测,全年完成36次采样、522个样品监测;开展沣河专项执法监测,3月份以来,完成50余次采样、592个样品监测和数据推送,为水环境质量管控提供科学数据。2、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一是以重点区域为核心、辐射相关街办,开展区内环境空气降尘监测,进行了现场勘查、方案编制和采样监测等工作,9月份以来,完成了4个点位4次采样监测、数据汇总分析和推送,助力区域空气降尘污染防治工作。二是强化环境空气小型站和VOCs自动监测站规范管理,开展监督巡查,推进站点连续规范运行和数据真实可靠,监测数据有效利用,全年督促完成30余份数据分析报告,持续为环境空气质量科学管控及时提供数据、精准管控。三是配合市监测站,开展重点点位降尘采样监测,完成市级月度、年度监测任务。3、声环境质量监测。按照《西安市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考核办法》,按季度开展重点点位(天地源枫林意树)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全年开展4次监测和数据推送,声环境质量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完成市级考核任务。(二)排污单位监测根据规定,结合年度监测任务,加强排污单位监督性监测,持续为生态环境执法、环境管理决策等提供依据。1、监督性监测。一是开展排污单位监督性监测,规范企业排污行为,全年完成147家单位废水、废气等监测。二是对区内排污单位自动在线监测设施进行核查和比对监测,杜绝自动监测数据造假,12月底,共完成31家、32套设施现场核查和比对监测。2、自行监测信息监督。开展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信息公开监管,全年完成12次、123家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信息审核,督促及时公开监测信息。加大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信息公开的抽查,全年抽查了17家单位,完成市级年度任务。3、专项执法监测。一是开展信访案件、督查案件以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全年开展废气应急监测1次、信访案件监测43家(次),及时提供数据,促进了案件处理。二是开展工业窑炉和农村污水处理站执法监测,完成12家17台(套)窑炉废气监测和污水处理站80个样品的监测,及时完成工作任务。三是开展自然生态详查工作,完成12处涉土壤地块现场勘查和数据报送。(三)加强督查,重点防控1、以导带督,提升效能。一是组织街办园区、行业主管及10余家建设项目开现场观摩会,通过观摩学习和经验交流,辐射带动建设项目污染防治工作规范、有效。二是针对废品回收站(点)存在问题,组织街办园区和行业主管10余人开研讨会,从制度建设和动态管理入手,明晰单位运营合规性、废品回收合法性和管理及时性,督促行政主管部门完善管理办法;从废品处理、处置等交流,推动站(点)规范开展污染防治,稳步提升区域站点现场管理。三是围绕国、市控站点等重点区域,多次组织街办园区、涉及职能部门开推进会,分析不同阶段影响因素,提出空气污染协同治理措施和建议,保障工作有效推进。2、以问题为导向,加强督导检查。一是根据阶段性工作重点,采用既定和随机结合方式开展督导检查。自5月份以来,开展建设工地、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等排污单位督导检查40余家次;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重点区域周边单位督导检查导5次、单位近20家(次),及时落实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规定和要求。(四)加强国省控站保障1、强化制度管理。修订完成国省控站点管理制度、责任清单,进一步厘清责任、明确工作内容,提升基础保障工作效能。2、加强巡查,保障站点连续稳定。一是组织开展国省控站点周边环境及基础保障巡查,全年共开展巡查100余次,报送巡查总结和资料12份。二是夏季开展国控周边臭氧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治理执法监测,进行了现场勘察、方案制定,完成了阶段性采样监测,推送分析报告1份,为国控站点周边污染管控提供借鉴。三是强化沟通,先后完成与总站关于树木修剪、浇灌等2次沟通、报告报送和跟进;积极协调电力保障,督促完成稳压电源升级改造和供电线缆更换工程;加强与省市沟通,多次迎接观摩和检查,站点基础保障工作有序推进。(五)环境统计年初,督促53家单位开展环境统计报表填报,进报表初审,完成国家一审反馈问题的修改和二审审核后报表报送。督促5家重点排污单位按季度填报环境统计报表,审核20份报表并报送,全年任务按期完成。加强业务能力提升。不断学习并参加国家总站组织业务培训,熟悉环境统计业务系统升级内容,进一步掌握排污单位统计技术要求、质量控制要求,提升2023年环境统计工作质量水平。(六)持续提升监测能力建设1、提升监测人员能力。一是参加省监测站组织的监测技术人员考核和能力验证,18个项目通过考核,理论考试和考核资料报送符合要求;进行水中COD和氨氮两个项目监测,完成资料整理和报告报送,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二是参加省厅组织为期两月的监测大练兵,5人每日、每周答题,大练兵期间共完成近300份网络答题,完成任务。三是积极参加监测培训,3人(次)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秋冬季交叉监测检查上岗证培训和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培训,取得相应证书。2、持续推进中心监测资质认定。一是按照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23版)要求,修订完成《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二是开展项目方法验证和质量监督,完成30个项目的验证报告和实战练兵、18次质量监督工作和年度实验室内审及管理评审。三是完善技术档案,完成8名监测技术人员档案、100余台(套)仪器设备资料整理,规划实验室布局,实验室布局更适应资质认定要求。3、强化监测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开展监测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工作,完成磋商文件编制,组织磋商会议,确定服务单位;定期开展监测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工作,对检定/校准报告进行校核。全年共完成80余套监测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形成检定/校准报告44份,保障仪器设备监测功能,为实验室持续运行做好基础。二、取得社会效益1、各类监测数据为环境管理提供环境现状的分析和预测,并为各项环境管理措施提供决策建议。2、完成2023年高新区环境统计年报工作,为环保部门提供环境污染与防治、生态破坏与保护及环境管理工作的统计资料,客观地反映了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环境决策、计划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环境统计监督检查各项环保方针政策、环境计划的执行情况,提供反馈信息,及时发现新情况和新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强环境管理,确保经济协调发展。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技术人员不足,工作分工不细,质量体系工作不够系统。2、改进措施:尽量明确工作分工,认真贯彻新标准,最大限度的完善和细致监测中心的质量体系。下一步打算1、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上级考核任务;2、持续加强辖区内排污单位执法监测;3、加强高新区环境监测网格化管理;4、持续开展技术人员监测能力提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我单位目前正积极开展资质认定复评审的筹备工作。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