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陕西周至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陕西黑河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

陕西周至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陕西黑河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07 14:10
单位名称 陕西周至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陕西黑河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持续发展。贯彻执行国家相关自然保护法律法规、负责保护区发展规划、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建档、环境监测、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统一管理陕西黑河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住所 周至县二曲街道工业路西上林东苑院内
法定代表人 张鹏冲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万元 90.0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6月进行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工作。1.完成省、市、县重点项目推进工作。一是完成陕西黑河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2022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和周至县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甘峪湾保护站滑坡治理工程一期实施工程工作。二是实施陕西黑河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2023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和陕西周至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黑河连接洞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监测项目。三是推进陕西黑河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3年第二批林草生态保护恢复资金项目和陕西周至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2022年湿地生态补偿资金项目的《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上报和批复、财政预算评审等工作。2.完成2023年保护区项目的申报。结合省市上级有关部门文件要求,积极申报储备项目,项目涉及湿地保护与恢复、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能力建设等。(二)做好资源保护管理工作。1.依法打击两个保护区内非法占用湿地的违法犯罪活动。全年累计依法下发《违法行为责令整改通知书》23份,要求相关责任公司及个人限期整改、依法备案。2.完成两个保护区的“人类活动问题点位核查”。根据《陕西省林业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等1批次地方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问题点位核查工作的函》(陕林护便字【2023】18号)文件要求,对下发的两处图斑(尚村镇新河村七组;金盆水库东门)进行实地核查走访,监督整治并上报。3.完成西安市环保、资源部门对陕西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绿盾2021”涉及的渭河生态区周至县河堤路桩号36+500~39+085段滩区景观整治工程销号工作。4.在两个保护区内全面开展“2023清风行动”,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5.做好陕西黑河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上报工作。加强野外巡护,严格落实监测责任,加强信息沟通,通过线上平台报告本保护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情况。6.完成陕西周至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林草湿地调查监测工作。按照《周至县林业局关于开展2023年全县林草湿地调查监测工作的通知》(周林发〔2023〕13号)文件要求,组织开展湿地样地监测工作,按照监测技术方案和要求,按时完成调查监测任务并上传调查监测成果。(三)开展生态资源宣传工作。在“爱鸟周”、“世界湿地日”、“西安湿地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线上线下开展生态保护和相关法规的宣传教育。通过两个保护区内的宣传牌、电子语音提示系统、宣传横幅,以及在日常巡护工作中通过在两个保护区内张贴海报、分发宣传册等方式开展线下宣传;通过单位美篇、朋友圈等融媒体方式开展线上宣传,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我保护区管理中心承办周至县“爱鸟周”主题宣传活动,主题为“守护候鸟环境·建设大美周至”,通过“金周传媒网”等融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线上线下均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四)开展防汛防火安全工作。1.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2.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等专项活动。3.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学习教育工作。4.通过观看警示教育宣传片等方式开展警示教育。5.持续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手段开展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6.在关键位置放置灭火器、防火砂等消防设施,并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7.对在保护区内施工的项目进行跟进、备案,保障保护区内的生产安全。8.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大检查大排查工作。9.签订《安全生产协议》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社会效益:①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②提升保护区的科研价值,为生物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科学普及与考察提供重要场所。③通过科普宣传,提高群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二)经济效益:①保护黑河水源地,确保西安市民的用水安全。②改善保护区生态系统,调节当地气候,促进周边农业稳定生产。③提高环境吸引力,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不够。(二)保护区产权不明确。(三)保护区资金投入渠道单一、保护区内基础设施落后,租用民房作为办公场所。四、改进措施。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频次和范围,创新宣传方式。积极申请项目资金,加大保护区的资金投入力度,提升保护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五、下一步工作计划。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以生态保护为重点,创新推进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