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周至县>
周至县动物检疫工作站
周至县动物检疫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4-05-07 11:53
单位名称
周至县动物检疫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动物、动物产品安全提供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定点屠宰场屠宰检疫;检疫申报点产地检疫指导和管理;检疫证章标志管理;屠宰环节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抽检;检疫室规范化建设;相关业务及法律法规宣传培训。
住所
周至县农商街8号
法定代表人
肖海鹏
开办资金
5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0.57万元
34.66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5月进行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本单位自成立以来,全面遵循《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工作。依据单位设立时的宗旨及业务范围特制定《周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指南》,指南中涵盖了各项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图和工作检查程序、各类告知书与承诺书。单位的日常以工作指南为指导,严格按照指南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主要业务工作:1、严把标准,依法实施动物屠宰检疫工作。根据《生猪屠宰检疫规程》,要求驻场官方兽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宰前检疫、宰后检验。严格入场查验制度,严禁无产地检疫证明和耳标的生猪入场,按照提前6小时申报制度,对检疫合格符合规定的发放准宰通知书,经检验合格肉品签发检疫合格证明,确保出场肉品检疫合格率100%。2、强化措施,不断推进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全年检疫生猪12.5万头,开具产地检疫票证1413张;仔猪5113头,开具产地检疫票证20张;种猪96头,开具产地检疫票证1张;家禽34.75万羽,开具产地检疫票证235张。全县15个动物检疫申报点,在岗官方兽医36名,负责全县产地检疫工作。在产地检疫管理工作中,我们对产地检疫人员上岗及值班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严格执行产地检疫规程操作,确保到场到户实施检疫,要求留存动物装载前、中、后照片,并将电子版在出证电脑存档,杜绝“隔山出证”行为。3、扎实完成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统筹规划、科学布点,全年完成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测抽检385个。省级畜禽产品抽检监测采样64个,其中猪肉20个,猪肝6个,牛肉2个,羊肉2个,禽肉6个,禽蛋16个;市级畜禽产品抽检监测采样144个,其中猪肉44个,猪肝6个,羊肉10个,禽肉40个,禽蛋44个;县级畜禽产品抽检监测采样177个,其中猪肉53个、猪肝18个、牛肉17个、羊肉17个,禽肉36个,禽蛋36个。猪肉、猪肝、牛肉、羊肉检测β-受体激动剂类9种,磺胺类5种,四环素类4种。禽肉、禽蛋检测氟喹诺酮类8种,酰胺醇类3种,金刚烷胺和氯霉素。177个样品经第三方机构实验室检测全部合格。三、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畜牧业的发展为我县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了提升动物卫生保护水平,我站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中的相关内容,通过对兽医行政执法体系改革和完善,加强对全县的动物卫生的监督与管理,对动物疫病加以防控,充分发挥动物卫生监督职能,加大监管力度,保证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也保障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1)学习不够扎实。有些新政策、新要求理解不全面,在落实过程中还有一些差距,在解决新问题时方法不多。(2)谋事干事劲头不足。谋划工作思路单一,干事方法简单,缺乏工作动能。2、改进措施:(1)加强学习,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2)充分发挥班子集体智慧,共同协作、深入检视,进一步调动干部职工工作动能,增强工作主动性和科学性,提升工作效能,促进工作高质量完成。五、下一步工作思路:1、学习业务知识,促进业务技能提升。2、开展屠宰企业标准化建设,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3、实施官方兽医业务培训,有序推进无纸化出证工作。4、有效实施畜禽产品监测,保证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总体要求,把握产地和市场、养殖环节和屠宰环节的比例关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监测工作准确反映我县畜禽产品质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