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周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周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07 11:50
单位名称 周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种植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组织、协调、督促中心所属四站一校工作;编制全县农业技术推广计划;指导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
住所 周至县二曲街道农商街10号
法定代表人 李兴社
开办资金 237.2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2.2万元 178.77万元
网上名称 周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5月进行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们在县农业农村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单位章程,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无违法、违纪和违反单位章程的现象。业务开展情况。一是推广种植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2022-2023年度根据省市业务部门工作安排和部署,按照全市“优品种、精播种、增有机、搞节水、灯杀虫”总的技术指导意见,我们精心组装适用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技术,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在示范区大力推广小麦良种、宽幅沟播、配方施肥、以密补晚、促弱转壮、一喷三防以及玉米增密度提单产配套技术,为实现粮食高质高产目标提供了有效地技术途径和保障。2023年4月-8月,在司竹镇金丰村、周至县洁静家庭农场(终南镇豆村)实施了猕猴桃园套种大豆试验示范项目。按照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的模式进行示范建设,在实施过程中种、管、监测调查等方面均进展顺利,圆满完成项目任务。积极探索、试验示范猕猴桃果园套种大豆高效生产模式,增加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培肥土壤地力。二是发挥组织、协调、督促作用,积极与中心所属各站校进行沟通交流,提高内部的协作与配合能力,同时不断提高中心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做好中心大院的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爱卫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粮食高产创建、小麦“一喷三防”等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编制全县农业技术推广计划。按照上级部门的总体部署和县农业农村局的安排,结合我县农业生产特点及作物布局,制定粮食、猕猴桃等产业的技术推广方案,确定并推广粮食、猕猴挑、蔬菜产业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生产环节于关键时期派技术人员指导并印发技术资料,对全县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并重点对包抓的尚村镇14个村监测户、已脱贫户开展产业技术培训,送科技到镇、到村、到户、到田块。同时确定并落实了马召镇、终南镇、尚村镇三个试验示范基地,在示范基地全面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带动群众发展产业,优化全县产业种植结构。四是指导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依托项目优势,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间节点,由农技人员深入镇村、深入田间地头、深入一线进行实地指导。全年累计开展技术指导50余次,技术培训22场次,培训群众985人次,超额完成了2023年科技大培训和万名干部巡回培训任务,为我县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五是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我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下达较其他区县偏晚,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完成全县农业科研机构的调查工作;完成农技体系改革建设项目平台工作动态报送工作,共报送各类农技推广信息280条;完成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全系统385名农技员的基本信息录入工作;完成项目3个示范基地、10家经营主体和100户科技示范户的遴选工作。取得社会效益。粮食高质高效创建增产增收明显。小麦2个核心示范区亩产量分别为532.3kg、522.1kg,2个百亩示范园亩产量分别为598.6kg、609.5kg。玉米2个核心示范区玉米亩产量分别为611kg、615.5kg,2个百亩示范园亩产量分别为667.1kg、660.5kg。2.通过全年各类技术培训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科技素质和作务水平,为农业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3.通过基层农技体系建设项目的有效实施,加快推进了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进程,增强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力度和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了我县农技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群众种粮积极性不高,主推技术应用不到位,防灾减灾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改进措施:一是大力宣传粮食安全重要性,建立对种粮群众的物质激励机制,引导返乡大学生、进城务工青年积极参与到粮食生产中来;二是努力提高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使用到位率;三是加大基础设施改善力度,提升抗旱减灾能力;四是集成示范推广一控、两减、三节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引领粮食产业生产方式转变,持续提升我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一步打算。全力做好2024年夏玉米密植增产示范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快粮食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通过技术创新和示范带动,促进示范区及周边粮食均衡增产。2.全力抓好2023年度基层农技体系建设补助项目组织实施,依托“示范基地+新型经营主体+科技示范户”的模式,集成推广一批农业实用新技术,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