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周至县哑柏文物管理所

周至县哑柏文物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4-05-07 11:28
单位名称 周至县哑柏文物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管理文物、弘扬民族文化。文物保管、展览;文物复制与修复;文物宣传出版;考古发掘。
住所 周至县竹峪镇西裕村民委员会
法定代表人 翟周校
开办资金 3.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文化和旅游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7万元 2.4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所在县文化和旅游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情况:今年以来,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纪念活动”“党员服务社区活动”;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升文化软实力为主线,聚集正能量为目的,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大家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丰富了精神世界,增强了精神力量,提升了专业技能水平,提高了综合素质,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认识。为加大宣传力度,“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19消防安全月”、“12.4全国宪法日”等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标语、设立展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文物法律法规。今年共发放宣传单300余份,宣传册200余份,为群众现场答疑242人次。为了文物法律法规宣传到位,每周我所全体职工深入辖区各个角落进行文物法宣传。改进了文物巡查制度,采取了个人包片巡查的方法,在人员少、面积大、文物分布地域广、管理难度大的情况下,做到层层分解、责任到人,按照走下去,把虚事干实,把实事干好的方法,力求做到万无一失。二、取得的主要效益:对我所辖区21处文保单位及87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定期进行安全巡查保护工作。与古建筑使用单位及文保员签订了2023年度文物安全责任书,与文保单位周边环境整治和辖区各村委会及文物使用单位签订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告知书,对辖区内的文物古建筑全部公示了安全责任人。为我所辖区21处文物保护单位建立保护档案,使日常工作进一步正规化。4、对辖区古建筑文保单位消防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整改。5、完成我所辖区内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存在的安全隐患,向所属镇、村送达了限期整改告知书等工作。6、完成了我所辖区古建筑民居现状情况调查工作,并建立记录档案。7、开展“文物安全保护法律法规培训会”、“消防演练”、“安全生产月”、“民法典”、“革命文物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为主题的宣传活动。8、开展地质灾害排查、消防火灾隐患排查、文物电气火灾排查、安全生产大排查、古建筑防火安全排查、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及火灾隐患排查等工作。查找隐患,建立问题台账,确保辖区文物安全无事故。9、2023年11月对我所辖区省级文保单位玄帝祠玉皇楼及周至王氏宗祠增设了微型消防站,并邀请县消防队为文保员及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培训和演练。10、完成了辖区文物安全巡查、秦岭北麓生态环境治理及文物安全消防等情况检查工作。11、对我所文物保护单位周至王氏宗祠保护修缮工程,此项工作正在申请项目立项。12、按时完成了各项信息上报工作。三、存在的问题:管理面积大,文物分布广,工作人员少,巡查经费不足。四、改进措施:积极和局里协调,增加工作人员,争取资金,加大巡查力度,确保辖区文物安全。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文件精神。要积极破解工作难题,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到勤思考、勤对接、快推进、快落实,力争把岗位工作做细做实,努力在比学赶超中争先进位,全面提高我所职工的政治觉悟和业务素养,在奋进中开创工作新局面。2、定期组织文保员及古建筑责任人、使用人开展文物法律法规培训,提高群众文物保护意识。3、加强文物宣传工作多样化,形成了“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4、2024年积极开展周文化挖掘计划前期调研所有相关工作资料及历史渊源,制定周文化挖掘方案和制定周文化的深入研讨学习方案,现已协商决定在2024年1月召集相关人员召开周文化座谈会。5、2024年积极完善落实我所辖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周至王氏宗祠保护修缮工程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并加强辖区文物保护单位周至王氏宗祠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吕家堡吕氏宗祠的修缮工作。结合我所工作实际、立足发展,每月定期巡查,发放宣传彩页,对文物法、文物保护条例进行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文物保护意识,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文物保护工作。做好文物保护巡查工作,单位日常工作的同时,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多角度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排除消防安全隐患确保文物安全保护“应保尽保”,无安全隐患。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