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胸科医院(西安市呼吸疾病研究所)

西安市胸科医院(西安市呼吸疾病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4-05-07 11:21
单位名称 西安市胸科医院(西安市呼吸疾病研究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预防保健科、内科(门)、外科(门)、结核病科、麻醉科、检验科、病理科、影像科诊疗与护理•医疗、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教育•养老服务•呼吸领域重大疑难疾病诊疗模式、关键技术、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承接•高层次呼吸疾病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
住所 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大道东段
法定代表人 李向前
开办资金 8018.81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316.03万元 7318.34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胸科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11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是我院发展进程中直面挑战,团结奋进的一年。在委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将接续奋斗,攻坚克难,保持平稳发展的主旋律,有序开展各项医疗服务,稳中求进。业务开展情况认真按照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核定的业务范围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医疗管理,依法执业,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全年门诊诊疗人次80193人次,医疗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医院绩效考核结果不断提升,在全国128家医院(其他专科-手术组)排名64,其中CMI值(病例组合指数)位居24名。主要业务开展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一是打造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围绕“四个中心”建立健全各分支学科,以特色学科,特色专业为突破口,对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省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南,以打造区域性呼吸介入医疗中心为目标,积极创建区域呼吸介入和结核病医疗中心。二是加强专科能力建设。为进一步提升医院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水平,医院开展“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专题调研工作,为医院高水平学科体系建设奠定基础。三是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全年完成多项新技术新业务评审。制定外科室手术分级目录。完成2023年冬病夏治贴敷技术备案工作。2.大力推进医疗质量提高。2023年多项医疗质量指标显著提升。出院患者手术占比上升,新增加临床路径病种5个,目前临床路径入径占比已达国家标准,入径率和完成率逐步上升。开展医疗质量检查,召开质量分析会,每月进行运行及终末病历抽查。落实检验结果互认。3.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一是积极开展患者就医体验、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护理服务、改善中医药服务三年行动。不断加强中医药建设。将呼吸康复全面引用到呼吸功能有障碍的患者,开展了平衡评估及测试、悬吊治疗等项目。同时开展耳穴压籽疗法等10余项等中医特色诊疗项目。二是医联体和对口帮扶。牵头成立陕西省结核病专科医联体,与多家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书,与2家医院签署医联体技术协作协议。对蓝田县玉川卫生院国医馆建设进行指导,选派10名医师对当地65岁老人进行了健康体检。拨款为周至县陈河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进行修缮。三是强化DRG学习培训。充分利用DRG医院数据综合应用平台。四是不断提升平急转换医疗服务能力。应对秋冬季传染病,开设8岁以上儿童门诊,下班后的延时门诊,增加床位50张,缓解就诊难住院排队问题。五是组建由46人组成的应急救援队。全力做好事故灾难紧急医学救援和中亚峰会、西马等重大活动保障。六是筹建120急救点。2023年8月1日试运行。截止12月底参与了两百余次次紧急救助任务,成功救治了多名患者。七是落实患者最基本关怀服务项目。获批“全省结核病关爱项目师资进修培训基地”,完成三批6个地市12名学员的培训工作。获批西安市医养结合定点医院,为老年群体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保障。4.医疗保障设施进一步提升。一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一是安全生产和平安建设。深入推进“平安医院”建设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二是重点基建工程项目稳步推进。三是智慧医院建设稳步实施。智慧医院(硬件基础设施)项目已建设完成,PACS系统与网间数据保护建设项目(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信息化改造提升项目)完成了招标采购,DRG与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已上线运行,护理信息系统完成全院升级。四是获批为省级健康食堂示范创建单位。满足患者膳食多样化、合理化、营养化要求,促进患者康复。五是美化院容院貌。春季绿化全院共种植独杆月季、杏树、樱花、桂花等各类树种204株。制作59张医院先进技术及外景图,装饰医技楼与住院楼走廊文化墙。5.积极推进临床科研创新。一是人才引进工作。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多人。二是科研工作成果。2023年,医院成果获批西安市博士后创新基地,与交大公共卫生学院共建胸部疾病研究实验室正式挂牌,网络图书馆增加了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数据库和外文文献数据库,为医院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基础。全年获批纵向科研项目18个,其中,转化医学中心主任获批面上项目1项,实现我院国科金零的突破。全年发表学术论文39篇,其中SCI12篇。获批实用新型专利7项。为促进院内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突出学科特色,院内以专场形式组织活动10场。三是转化医学中心四大板块建设已完成。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动物房,生物标本库,质谱实验室均可正常运行,基本达到市级重点实验室水平。6.扎实推动医院文化建设,提升职工凝聚力。以建院70周年为契机,策划拍摄了纪录片,首次创作了院歌,发掘整理医院历史,修订编撰70年院史,包括医院10年内的重大工作、科研、医疗、护理、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的的发展与建设。以名医大家学术思想,高尚医德和文化特色,建成反映医院发展历程重大事件的门诊长廊浮雕群。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举办了元宵节猜灯谜活动、清明节文明祭扫踏青活动等,丰富了医院职工文化生活。二、取得社会效益利用DRG运营分析系统,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持续加强。医院感染综合性、目标性监测扎实开展,全年无因医院内感染引起传染病暴发疫情和死亡事故发生,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100%。结核病管理质量不断提升。是大力推进医疗质量提高,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积极开展患者就医体验、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护理服务、改善中医药服务三年行动。医疗保障设施进一步提升。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全年选派约185人次外出参加学术活动,并有16人次在国家级学术大会上进行交流发言,56人次省级学术会议进行交流发言。选送各学科专业技术骨干到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大力开展“中国医师节”、“国际护士节”医护人员表彰活动,其中中西医结合科荣获陕西省、西安市优质护理先进集体,药剂科荣获陕西省药学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积极弘扬正能量,通过医院公众号采写编发信息450条(另视频号发布66条),公众号浏览量达到58.5万人次。三、存在问题我院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依然不少。一是医院党建基础还不扎实,党建品牌创建内涵不够突出,未能发挥党建品牌的影响力。二是学科发展不平衡,新技术、新业务开展能力不足,转型科室发展缓慢,特色诊疗服务不突出,科研能力偏弱,成果转化不强。三是缺乏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人才梯队建设不合理,人才储备不足且易流失,难以满足医院的发展需求。四是精细化管理欠缺,高端设备使用率较低等问题制约着医院运营效率的提升。四、下一步打算针对以上几个问题,2024年我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开展工作。一是围绕“三个年”活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院十四五规划等重点任务,将党建工作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夯实行风建设主体责任,全力推进集中整治与专项整治、清廉医院建设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二是积极推进业务结构转型发展。建设以呼吸病为主的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现代化胸科医院为愿景。1.优化门诊设置,实行分区管理。2.转型科室从门诊患者数,住院患者数提升上下功夫,实现转型科室300张床全院“一张床”管理。3.形成呼吸内镜中心,消化内镜中心,心血管介入和肺血管介入一体化,打造区域性呼吸介入医疗中心。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政策,积极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鼓励现有人才进修学习,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三是坚定不移推进深化医改各项任务。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指挥棒,以“三个转变、三个提高”为方向,以医院等级评审为标准,不断提升医改指标,大力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和对口帮扶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工作,密切各医院交流协作、技术指导,畅通双向转诊通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延伸。继续强化DRG付费方式学习培训,充分利用DRG医院数据综合应用平台,提高病例入组率。四是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安全和医疗服务能力。1.把结核专业做精做强,成为西北领先的专业。2.大力促进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加大对外科专业的支持力度,在提升手术数量的基础上,实现“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微创精准化”,提高四级手术数量,建立日间手术信息管理系统。3.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让患者感受到胸科医院是一个有温度的医院。积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并以点带面,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4.积极创建胸痛中心和创伤中心,构建快速、高效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提升疑难疾病的诊治能力。五是加强科研能力的提升。以西安市呼吸疾病研究所为依托,整合“博士后创新基地”、转化医学中心、国家临床试验机构(GCP)、共建胸部疾病研究实验室和附属医院等平台资源,申报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和重点实验室。统筹推进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大力组织申报国家及省市科研项目和继续教育项目。坚持临床研究和临床诊疗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研成果服务临床一线。六是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结合我院传统结核病学科优势,在“全国综合(专科)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基础上,积极开展中医综合诊疗,优化中医门诊服务,开设中医门诊综合门诊及中医结合专病门诊,发挥特色优势,提高救治效率,认真做好名中医专家学术经验传承,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七是着力打造品牌文化理念,增强医院文化软实力。树立“患者至上,职工第一”的思想,增加患者的就医体验感,增强职工的归属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我单位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书有效期截止2026年12月21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一、绩效情况:2024年1月西安市卫健委对我院进行综合目标年度检查,我单位2023年度考核结果为“”。二、诉讼情况:贾尚军、樊凤珍、王粉粉案结案。骆金凤案审理中。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