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市古迹遗址保护研究中心)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市古迹遗址保护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06 15:22
单位名称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市古迹遗址保护研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文物研究,弘扬民族文化。考古发掘与研究·文物遗址保护与研究·文化遗产申报咨询服务
住所 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
法定代表人 冯健
开办资金 284.5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文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20.93万元 1087.7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有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1、共性工作开展情况1.深化主题教育,落实调研工作。我院不断丰富活动载体,深化主题教育。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主题党日活动;赴太平遗址工地开展“七一”活动;组织党员前往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延陵)考古工作站、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开展系列实践研学活动。为确保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取得实效,我院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业务骨干聚焦实际问题,采取座谈走访、实地考察等方式,分别前往高新区管委会文旅局、高陵、省考古院、曲江艺术博物馆等单位开展调研活动。调研走访干部和员工20余名,召开调研座谈会5次,参会人数达40余人次。主要围绕大片区考古、规范化管理、基地建设、国际交流等开展调研,解决“大片区考古”工作机制、文物库房租赁、文物发掘、保管、保护等制约我院发展的瓶颈问题,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二、个性工作开展情况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达到95%(市考指标)。我院积极推进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在局计财处的协调和支持下,我院不断规范财务支出,落实项目招标工作。2.积极参加太平遗址、江村大墓、秦东陵、栎阳城联合考古发掘工作,做好大遗址主动性考天啊古工作,开展隋唐长安城东北角遗址主动性发掘工作。(市考指标)我院分别与社科院考古所、省考古院联合开展太平遗址、江村大墓、秦东陵、栎阳城等重要考古发掘项目。3.配合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成效”相关工作。(市考指标)用心做好扶贫物资采购服务工作。在市文物局的指导下,我院落实扶贫计划,从工会总经费中划拨20%作为扶贫物资采购资金,在832平台周至县骆合果蔬合作社采购了扶贫产品猕猴桃,已全部发放给职工。4.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加强丝路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交流。(市考指标)IICC-X今年派员参加“数字赋能考古遗址博物馆创新发展研讨班”会议;参加世界遗产跨国申遗线上研讨会并发言;协办2023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展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研究,与山东大学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与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开展座谈;进行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西安段文化遗产点数字化保护项目。组织做好面向公众的宣传工作,开展4.18国际古迹遗址日、5.18国际博物馆日、6.1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系列活动,提升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5.推进霸陵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市考指标)江村大墓的发掘工作为霸陵遗址公园建设奠定基础。陵园内发现的祔葬墓发掘工作的持续推进,为进一步掌握西汉陵园的布局和内涵,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深入研究和西汉帝国国家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发展变化提供了更多详实的考古资料。6.切实做好文物库房及考古工地的安全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合并隐患点等。推动考古工地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一是我院坚持把隐患排查作为安全工作重中之重。对院内、院外文物库房、考古发掘工地、办公场所和宿舍等进行地毯式排查。截止12月底,共实地检查300余次,院领导带队检查50余次,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消除。二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我院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安全保卫各项规章制度,包括《防盗防抢应急预案》、《文物安全管理制度》等,在我院考古工地、临时文物库房现场均已执行。三是广泛开展文物库房、考古工地规范化建设。今年共撤销院外不规范且安全隐患较大的临时文物库房5处。在局督安处的指导下,以空港新城边方村工作站为试点,开展了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组织全体考古项目负责人、临时文物库房负责人赴边方村工库房进行现场观摩,开展专题培训和消防应急演练。结合边方村库房规范化建设成果,选择团结村库房、延陵考古工作站、院内文物库房为试点,建立整体安全预案、各项管理制度实现上墙,安全管理建设稳步推进。7.做好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勘探与考古发掘工作,全力做好省市重点项目的考古工作。在市政府实施方案指导下,我院不断落实考古勘探与发掘项目管理流程优化方案,重点统筹实施大片区考古工作,不断提升考古项目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二是做好配合勘探与考古发掘项目投标工作。今年我院共参与粤浦未央科创中心、西安市第九医院改扩建、长安大学校本部教职工住宅楼、高陵人工智能制造智慧产业园等考古勘探和发掘项目投标或谈判共45项,积极推动我市重点项目建设。三是持续推动高新大片区试点考古工作。我院积极对接高新区宣传文旅局、土地储备中心等部门,统筹开展高新大片区考古工作;积极对接高陵区文旅局、自规局,开展高陵人工智能片区考古勘探工作。完成华为二期、星晖玥园等项目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完成高陵人工智能智造智慧产业园一期阶段性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大片区”考古工作机制进一步得到落实。8.积极推进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搬迁及文物库房建设项目。今年7月,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文物库房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目前进入考古发掘阶段。在市机关事务局服务中心支持下,我院通过招标程序,租用高新草堂一处库房作为我院文物库房,文物存放压力得到缓解,进一步提高了库房建设规范化水平。9.不断推动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完善文物修复档案。积极推动新科技手段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一是完成可移动文物修复,并建立保护修复档案。二是结项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开展陕西省科技厅项目,积极推动新科技手段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资质证书(有效期十年)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汉唐漕渠与昆明池遗址获2023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