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民族文化馆

西安市民族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4-05-06 15:16
单位名称 西安市民族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少数民族群众文化活动,繁荣文化事业。少数民族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文化交流;业余文艺创作团体组织管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
住所 西安市莲湖区北广济街97号
法定代表人 刘忠
开办资金 26.5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15万元 14.9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安市民族文化大讲堂”活动3月起,我馆在原西安市民族文化大讲堂的基础上,结合我馆工作职能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任务,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安市民族文化大讲堂”活动。并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提升:1.合作单位更加多元化。2.聘请授课专家的质量更高,授课内容更加丰富。3.每月17日增加艺术大讲堂,授课内容包含声乐、舞蹈、乐器演奏等,受到来馆群众的广泛好评。截至目前,我馆已举办30场公益讲座,共服务、接待观众共计1500余人次。(二)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活动1.利用西安市民族文化馆现有场馆,以宣传栏、文化墙等载体,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教育。为加强党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3年10月至11月,我馆开展西安市民族文化馆“六进”宣传活动,通过创新宣传途径、方法、载体,把民族政策带到百姓身边,西安市民族文化馆在经费有限、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借助西安市美术家协会的人员力量深入挖掘优秀书画作品,与社区企业充分协调,助力本次宣传活动的顺利开展。截至目前,我馆已完成进莲湖区学习巷社区、雁塔区电视塔社区、莲湖区莲一社区、新城区黄河紫铭社区、西安瑟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陕西交控西宝分公司、阎良一中、陕西骏丰茯茶有限公司8场“六进”宣传活动,累计捐赠书画作品800余幅,宣讲受众超1000人次。2.举办1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2023年7月,我馆特举办“庆七一,颂党恩,跟党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艺演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让各族群众共庆党的生日,以文艺活动为载体,促进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本次演出共有节目10余个,各单位领导、群众共100余人参与观看了本次演出。3.举办3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展览。2023年1月,为喜迎新春佳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西安市民族文化馆举办“迎新春•庆佳节”民族书画网络作品展,共展出书画作品93幅,累计浏览量1559次。2023年6月,西安市民族文化馆联合西安市美术家协会、土门工人文化馆,共同主办“庆七一,领党恩,跟党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优秀书画作品展。共接待、服务观众1500余人次。2023年7月,“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西安市民族文化馆摄影公益大课堂结业仪式暨优秀摄影作业展,在西安市民族文化馆开办,共展出优秀作品118幅,各民族摄影名家和群众200余人参加活动。(三)开展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宣传活动2023年4月,由西安市民族文化馆选送的节目“舞蹈——《在希望的田野上》”参加了本次西安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2023年4月,由莲湖区民族宗教事务局主办,西安市民族文化馆、青年路街道办事处和西安市莲湖民族艺术团联合承办的“2023年莲湖区第十五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北大街地铁站广场顺利举行。2.“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西安市民族文化馆国画高研班”西安市民族文化馆自2022年起,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开办国画高研班,聘请我市著名专家授课,向我市各族群众免费开放,具有专业性强、教学质量高、时间跨度长等特点,创造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是西安市民族文化馆在民族文化工作领域中的又一次重要创新,也是我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我馆已开办国画高研班52场次,共服务学员2500余人次。3.举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西安市民族文化馆摄影公益大课堂”活动。2023年5月至7月,西安市民族文化馆通过持续开展“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西安市民族文化馆摄影公益大讲堂”活动,以手机摄影教学为裁体,以文化认同为抓手,落实做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工作。已举办8场次摄影公益大课堂,共接待、服务学员500余人次。举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非遗展示体验活动”。2023年7月至8月,西安市民族文化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碗碗腔皮影戏”为载体,通过碗碗腔皮影戏艺术人才培育招募计划,截至目前,共举办8场非遗展示体验活动,接待、服务群众100余人次。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携手共下一盘棋”文化活动。2023年9月,我馆举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一家亲·携手共下一盘棋”活动,本次活动我们借助围棋“和”的文化理念、中秋“团圆”的文化内涵和折扇的美好寓意更好地弘扬了爱国主义情怀,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送出折扇50余把,接待、服务到场群众80余人。(四)与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1场。我馆于今年举办与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活动。夯实了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根基,注重以文化为载体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把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要的思想价值标准。(五)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本年度,我馆继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3月起,我馆有序向有需求的群众免费开放我馆场地(不接受带有盈利性质的活动),包括多功能大厅和文体活动室,用于群众文艺演出排练、书画创作、阅读学习、公益培训等文化活动,为各族群众提供文化文艺活动场地服务。截至6月底,我馆累计提供免费开放场地服务16个场次,共接待来自莲湖民族艺术团等多个组织和个人约350人次在我馆活动。取得社会效益我馆已举办30场公益讲座,共服务、接待观众共计1500余人次。已完成进莲湖区学习巷社区、雁塔区电视塔社区、莲湖区莲一社区、新城区黄河紫铭社区、西安瑟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陕西交控西宝分公司、阎良一中、陕西骏丰茯茶有限公司8场“六进”宣传活动,累计捐赠书画作品800余幅,宣讲受众超1000人次。已举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展览3场,共展出优秀书画、摄影作品300余幅,共接待、服务观众3000余人次。共举办8场非遗展示体验活动,接待、服务群众100余人次。我馆累计提供免费开放场地服务25个场次,共接待来自莲湖民族艺术团等多个组织和个人约550人次在我馆活动。三、存在问题本年度我馆组织各类活动数量较以前年度增加幅度较大,工作过程中暴露出我馆在各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短板。1.人员不足问题。我馆现有5名在职工作人员(其中1人借调),需要应对各类行政工作及日益繁忙的业务工作,许多活动因人员不足无法开展。2.资金不足问题。我馆2023年度用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项目资金(含水电物业等费用)共计7万元,用于开展活动捉襟见肘。3.场馆安全隐患问题。西安市民族文化馆所在建筑建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房屋房龄极老,墙体和地面老化、渗水,卫生间漏水,电路老化、电压承载能力不足等因素造成的带来的消防安全隐患,多媒体设备设施陈旧等问题,亟待维修改造解决。3.场馆建设问题。我馆现有的主要活动场所为位于我馆四层的多功能厅,面积约177平方米,该多功能厅承担了会议、展览、群众文艺文化活动等多项功能,是我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但随着近年来我市各族群众文化活动需求的急剧增加,现有场馆已不能满足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需求。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我馆安排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继续举办西安民族文化大讲堂活动。2024年,我馆将继续与市美协、市书协、市国画院等单位合作,定期在我馆举办书画讲座,对我市各族群众及书画爱好者免费开放。(二)继续举办西安市民族文化馆国画高研班为充分发挥我馆群众文化属性,开展多样群众文化服务,我馆将于2024年继续举办民族公益国画高研班。(三)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我馆2024年计划有序向有需求的群众免费开放我馆多功能大厅和文体活动室(不接受带有盈利性质的活动),用于群众文艺演出排练、书画创作、阅读学习、公益培训等文化活动,为各族群众提供文化文艺活动场地服务。图书室开放服务为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我馆计划落实图书室开放服务,为各族群众提供阅读场地和阅读服务。(五)组织西安民族文化写生活动2024年,我馆计划举办两次社会实践采风活动,组织民族文化大讲堂及国画高研班师生到一线进行写生采风活动,将授课寓于真实的山水写生实践,收集写生采风作品作为资料留存,并用于后期展览等相关工作。(六)加强与各专业院校、机构合作深入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推动建立“民族工作部门+社科联+高校(学校)”研究机制。加大文艺六进活动的范围和艺术门类将书画、文艺演出和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有机结合组建一支长期深入基层的文艺宣传小分队。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工程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工程,组织创作以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大型国画创作,记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展脉络。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加强对我馆现有场馆的升级改造2024年,我馆将继续加强与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部门进行沟通,力争解决我馆场馆用房不足问题,并争取成功申报2024年市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大中修项目,对房屋建筑进行整体维修改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