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中共铜川市委党校(铜川市行政学院铜川市社会主义学院铜川市团校)

中共铜川市委党校(铜川市行政学院铜川市社会主义学院铜川市团校)

发布时间: 2024-04-30 15:01
单位名称 中共铜川市委党校(铜川市行政学院铜川市社会主义学院铜川市团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培养提供服务保障。副县级、正科级党员领导干部轮训,县级后备干部培训;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科学研究,教学和社会实践服务,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各类骨干培训轮训计划;国家公务员、共青团干部、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等统一战线成员、统战系统干部培训、轮训具体教学业务;市委、市政府举办专题研讨班、读书班承办;配合组织、人社部门,对学员在校期间学习和党性锻炼情况考核、考察和评价;区县党校业务指导
住所 铜川市新区长虹北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张耀东
开办资金 71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铜川市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375.64万元 9142.42万元
网上名称 中共铜川市委党校.公益 从业人数  4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中共铜川市委党校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全面完成培训任务。先后举办全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等主体培训班次,省农工党、省社会主义学院等外接班次共62期,培训学员5679人次。加大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比重,科学设置课程安排、学习形式,灵活运用结构化研讨、现场教学、学员论坛、领导干部、先进人物进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水平和培训质量明显提升。二是持续强化科研咨政能力。全年申报立项省级部门课题4项、全省党校系统贯彻落实“三个年”活动专项咨政调研课题2项,全省党校系统研究中心课题2项,市委调研立项课题2项,市委宣传部重点调研课题2项,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课题4项,设立校级课题13项。全年评议审核各类专题44个,录制视频微课21项,向全省党校系统第37次理研会提交理论文章26篇。开展调查研究20余次,形成调研成果10项。《传承弘扬照金精神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在人民日报内参《党建参阅》发表,《把照金精神传承好发扬好》在《党建》杂志发表。三是着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3名教师被推选为市拔尖人才,1名教师当选市妇联兼职副主席,抽调2名青年干部参加市委巡察工作,1名青年讲师到市委部门跟班学习。新招录硕士研究生2名,组织教职工参加中央党校、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等各类培训55场300多人次。开展青年教师“每周一讲”活动25期,通过实战实练和理论熏陶,青年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拓宽,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四是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全面落实“三个年”部署要求,在全校教职工中持续开展“九带头”行动,修订完善《教师岗位职责规定》《事业岗位聘用管理实施办法》。加强校园环境治理和硬件提升,定期召开后勤服务部门座谈会,严格进行后勤服务质量测评,举办消防知识、电梯安全演练等活动,积极实施垃圾分类和节能改造提升,加强校园绿化亮化工作力度,全力加强校园管理,全方位推进“绿色党校”、“平安党校”、“书香校园”和模范机关建设。二、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举办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铜川干部网络学院专题调训班等主体班次10期,培训学员712人次。承办党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提升培训班、文化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等对外培训班次52期,培训全市党员干部4967人次。完成各类科研成果87项,公开发表文章61篇,在《铜川日报》“理论专栏”发表文章15篇。组织教师参加市委讲师团组织的各类主题宣讲,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宣传宣讲470余场,受众3万余人次。刊印赠阅校刊《铜川干部教育研究》4期,收录各类理论文章70余篇。到包抓活龙村、帮扶新建社区开展调研帮扶25次,宣讲法规政策等内容6次,选派教职工20多人次参与社区街道国卫复审工作,支持帮扶资金3万余元,采购并帮助销售农副产品2万余元,为活龙村65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和脱贫户送去价值2544元的健康包。协调有关部门,帮助活龙村京兆组修建排水渠1005米,开展果农技术培训4期,培训260人次。进行春节、七一、驻村干部、文艺演出等慰问8次,积极开展“以买代帮”采购活动,采购帮扶村农产品3.3万余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市委党校目前存在科研咨政结合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不够,针对性不强,调研课题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操作性不强,“智库”作用发挥不充分,主体培训班次不多,开班不够及时,培训手段较为单一的问题。今后将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挖掘办学特色亮点,规范主体班次,持续发挥领导干部上讲台示范作用。组织教师深入各区县、单位、企业、社区等开展调研考察、现场教学,不断拓展教师专业视野。四、2024年度工作计划(一)打造培养执政骨干主阵地。强化理论教育,落实《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要求,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四史”、革命传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风廉政、党章和党规党纪等学习教育。办好主体班次,按照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要求,稳定主体班次培训规模,全面完成办学质量评估培训班次任务。坚持开放办学,打造以延安精神、照金精神为主线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强化同兄弟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合作办学,拓展办学渠道,扩大铜川社会知名度。(二)打造服务铜川发展智囊团。坚持实践贯通,推动党校教研人员深入实践一线,在接触实际、参与实践中打开视野、充实头脑、丰富经验。做好研究阐释,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学术优势、话语优势,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突出研究重点,结合省、市理研会征文主题和立项课题指南,用好红色照金独有资源,加强社会调研,形成有分量的调研报告和科研成果。提高成果质量,以省市理研会征文、课题申报等为抓手,开好全市党校系统理研会、办好校刊,加强同教学科研基地、现场教学点密切科研合作,推进科研成果与教学专题的有机结合转化,提升成果质量。(三)协调联动各级党校协同发展。与省委党校、区(县)党校保持密切沟通联络,开展全市党校系统师资培训班,全市党校系统教师同堂参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探索区(县)党校分类办学,强化合作办学机制,打通市域干部教育培训内循环。校委班子成员牵头成立三个调研组,前往各区县委党校调研阵地建设、班次筹备、人才引进等急难愁盼问题,与各区县委负责同志座谈,助力基层党校办学治校水平再上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