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莲湖区生活垃圾分类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级、市级有关生活垃圾分类方针、政策,拟定我区相关工作措施、规划、制度等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生活垃圾减量和社会动员,推广实施分类收运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参与区生活垃圾分类的检查、考评;完成区城管局交办事项。 | |
住所 | 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街道西举院巷1号 | |
法定代表人 | 赵晓刚 | |
开办资金 | 4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莲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29.86万元 | 432.36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莲湖区生活垃圾分类服务中心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责任。今年以来,召开全区工作推进会等各类会议共18次,制定下发《2023年莲湖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并配套下发了《工作要点》,包括8个方面19项工作任务,分别由全区8个行业牵头部门、10个属地管理单位及15个成员单位分别负责落实。二是强化队伍凝聚工作合力,整合环卫、保洁、执法、社区工作者等各方力量,定人、定位、定岗、定责,组建2400余人的宣传、督导、引导队伍,形成“政府主导、行业发动、全民参与、因地制宜、多元引领、系统推进”的工作局面。(二)创新工作手段,突破管理“瓶颈”。为突破投放端管理瓶颈,一是选取20-30个体量较大的老旧小区,建设数字化投放驿站。通过使用自带4G通讯模块,并配有AI摄像头的智能垃圾桶盖,实现垃圾投放环节的智能化监管和对错误投放行为的“数字化引导”。二是加大经费制度保障,强化桶边引导力量。配备1115名桶边引导员,制定《西安市莲湖区生活垃圾分类桶边引导专项工作方案》、《莲湖区桶边引导人员管理实施细则》等系列制度文件,印发了《西安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读本》及《莲湖区生活垃圾分类引导员工作指引手册》,截止11月底家庭厨余垃圾产量较年初提升了4倍。(三)聚焦难点,破解“断链”困扰。为解决我区大件垃圾处理难,推动生活垃圾中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和再生利用。总投入4300余万元,新建总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四中心一点”。该项目已于今年7月25日开始,采取委托运营的方式,由区属国有企业区环卫集团进行运营。其中大件拆分中心通过增设RDF压棒设备,制作出的生物质燃料可以作为替代煤的新能源燃料使用,在我国北部地区的发电、新能源行业广泛使用,市场需求量较大,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的智能分选效率高达50%以上,最大程度实现低值可回收物的再生利用。(四)强化宣传内核,突破区域壁垒。一是注重党建引领,积极开展“党建引领新时尚,垃圾分类我先行”“垃圾分类社区工作日”等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共建力,形成了旗帜领航、红映莲湖,机关带基层、党员带群众的良好新风尚。二是坚持区、街、社区联动,动员各方力量参与。组织“家校社”暑期系列实践活动,西安电视台进行了系列专题报道。三是投入70余万元对场馆软硬件进行提升改造,通过开发微信互动小程序,引入更多互动设备,保持场馆的科技感和趣味性,提升市民的参观兴趣。今年5月,我区宣教基地被列入住建部《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基地》名录。截止11月底,共组织各类宣传活动200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万余份,接待辖区约2万余人次参观,提升市民群众对垃圾分类的认同感、参与度。(五)完善考核体系。成立专项检查组,对考核方式及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建立了“周通报、月考核”、提醒单、督办单、警示单“三单联动”制度。结合今年组织开展的执法专项整治行动,把处罚重点向小区、收运机构进行转移,今年以来,共处罚案件388起,金额87.64万元,位居全市前列。二、取得社会效益目前,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100%、民众知晓率96.9%、满意度96.5%,生活垃圾投放准确率89.3%。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88.17%,回收利用率47.54%,截止11月底,本年度餐厨垃圾共进厂20678.90吨,家庭厨余垃圾共进厂5673.09吨,废弃油脂进场701.4吨。其中,家庭厨余较1月提高了4倍,餐厨垃圾较1月提升了61%。今年11月,我区3个街办、7家单位被评定为西安市2023年度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及优秀示范单位;40名业务骨干和594户家庭被评为2023年度先进一线工作者和优秀市民家庭。三、存在主要问题(一)现有市级示范单位和区级达标单位引领作用不强,创建工作滑坡。目前各街办普遍存在市级示范工作滑坡,现有市级示范单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示范单位的硬件水平、管理水平已经与全市最新创建标准存在一定差距,仍存在“桶边监督引导”不经常,分类投放准确率不高,未有效建立“不分类不收运”“执法联动”工作机制。(二)“四中心一点”缺少项目可持续运营的管理团队。因我市还未制定出台大件垃圾收运处置相关指导性文件,没有统一明确的收运处置指导价格可参照,导致市民对大件垃圾收运处置成本不了解,对大件垃圾上门收运处置收费不理解,废旧家具仍存在乱堆、乱放现象。目前大件垃圾收运、处置成本仍依靠政府兜底,项目运营资金压力大。四、整改措施(一)提高新申报的市级示范单位标准,严格遵守按照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新标准执行。(二)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力度,组织专项培训,积极协调各方面工作,尽快完成竣工验收工作,尽早投入使用。五、下步打算(一)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一是强化全链条体系建设,按照“分得清、收的齐、运得走、处理好”的要求,加快补齐短板,构建完善的分类收运、处理体系。二是落实“不分类不收运”机制,进一步完善厨余垃圾收运管理机制,持续提高家庭厨余垃圾分出率及收运量。探索打造厨余垃圾收运处置示范街区,为全区厨余垃圾全流程分类体系树立典范。(二)加快推进示范片区创建工作。立足于规划引领、分类指导以及示范带动三方面,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建立“社区+街道+执法”协同联动的分类工作模式,创建符合莲湖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同时结合莲湖区垃圾分类省级示范区、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加大对市级示范申报单位的指导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区市级示范单位通过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