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国家十四项免费公共卫生服务。按照业务范围,现开展了预防保健、全科医疗、中医、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社区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在基本医疗方面:扎实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年开展“三基”“三严”培训4次,核心制度培训2次,培训人员考核全部合格。中心医务科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每月的处方点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医疗文书书写合格率达10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5.8%,均达到目标要求。在公共卫生方面:一是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49场,讲座受益3644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50次,受益人数6425人。免费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65848份,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品9000余份。二是通过广泛宣传、免费体检、入户调查等多种形式提高居民建档率及签约率。三是在妇女保健方面,开展妇幼保健系统管理服务工作。发放《母子健康手册》,建册260人,建册率为77.61%。孕期随访232人,孕期保健指导1150人次,产后入户访视230人,访视率为99.13%。高危孕产妇管理52人,管理率为100%。四是加强儿童保健服务工作。辖区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1570人,体检率为96.95%,新生儿访视232人,访视率为99.15%,幼儿园体检985人。五是加强对辖区诊所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管理。2023年全年共下地段巡查、检查471次,检查辖区医疗机构30家,辖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2家,督导辖区公共场所70家、托幼机构和学校12所、二次供水6家,摸排自制售水源情况16次,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巡查18次。在家庭医生建设方面:一是中心成立以社区为单位的家医工作室8个,家医团队10个(其中辖区医疗机构2个团队,中心内部8个团队),每个团队服务人口为5000人左右。二是根据《莲湖区家庭医生工作室设置标准及服务规范(试行》要求,对已设置的家庭医生工作室、团队进行重新审核,对不符合标准的启动退出机制。三是对照《莲湖区卫生健康网格化管理模式资料汇编(2019年9月版》中新的中心与工作室之间的协议、保密协议,家医签约协议、家医工作室标识牌等,完成对现有相关内容的更新。四是成立卫生健康网格化绩效考核小组,完善了家医团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方案。五是家庭医生签约17084人,23205人次,其中重点人群9801人,重点人群签约率为91.57%。家庭医生履约17084人,履约34048人次。二、取得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基本医疗方面:2023年中心门诊医疗收入307.28万元。中心门急诊26657人次,中医门诊量4251人次。“五免”服务26657人次。截止2022年12月5日药剂科共采购西药房182.92万元,中药房15.9万元,门诊中药房销售药品23.82万元;门诊西药房销售药品186.52万元,西药房调剂处方10364张,中药房调剂处方8225张。门诊护理共接待患者3191人次,其中输液患者2230人次、抗菌药物过敏试验148人次、肌肉注射401人次、吸氧患者160次、雾化吸入患者252人次,取得经济效益共计31401元。在公共卫生方面:一是认真开展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新筛高血压92人,高血压应管7142,实际管理人数2857人,健康管理率为40%,规范管理2483人,规范管理率为87%,血压控制人数2350人,血压控制率82%,体检2224人;糖尿病新筛47人,糖尿病应管2826,实际管理1117人,健康管理率为40%,规范管理944人,规范管理率为85%,血糖控制人数818人,血糖控制率73%,体检920人。二是积极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和健康管理工作。辖区65岁以上老人5150人,体检4170人,体检率80.97%。三是加强对肺结核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疑似肺结核转诊114例。追踪结核病29人,追踪率100%。全程管理督导服药35人。面访签约35人,签约率100%。四是加强预防接种工作。建证建卡203人。接种免疫规划内疫苗4987人次,非免疫规划内疫苗1426人次。完成流动儿童排查、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重点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等工作。开展妈妈班课堂7次,收益人数185人。新冠疫苗接种53针次。五是加强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新增病例35例,累计建档283人,建档率7.55‰,规范管理265人,规范管理率93.8%,非在管18人,死亡39人。在管患者服药率90.69%,规律服药率90.19%,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率91.95%,体检212人,体检率为80%。筛易肇事肇祸患者31例,个案管理21人。全年共随访患者1160人次,面访650人次,年在管患者面访率93.50%。六是积极开展中医健康管理工作。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4231人,管理率为82.20%;高血压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2205人,管理率为77.20%;糖尿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867人,管理率为77.60%;孕产妇中医药健康管理260人,管理率为74.30%;0-36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567人,管理率为97.00%。七是传染病防治工作。流调病例597例,(其中手足口病91人,水痘10人,流行性腮腺炎7人,流行性感冒459人,猩红热1人,结核病29人)。学校周巡查发现并处理学校幼儿园传染病病例98例。艾滋病患者管理工作。积极开展艾滋病患者“一对一关爱工作”,随访艾滋病及感染者65人,550人次。完成HIV血检2200份。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无独立健康档案室、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室、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室。老年人、慢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体检率较低。孕产妇建册率未达标。2.基本医疗存在问题:中心门诊及医联体专家门诊量较往年有所下降。中医适宜技术开展项目较少。整改措施:1.今年计划多开展中医适宜技术项目,提高中心医生业务能力。2.针对老年人、慢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体检率较低的情况,加大对体检的宣传力度及体检时的服务能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一是着重培养公共卫生与医学复合型人才,必要时可以同时兼职于公共卫生工作和医疗工作,做到优化整合人才资源。按照100%的比例要求培养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认真实施临床医生中医药培养计划,选派技术骨干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中心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二是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适当提高薪资待遇,招聘三甲医院专业科室的退休医生,以老带新培养中心自己的专科医生。2.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中心内部考核制度。在中心现有绩效管理方案下,逐步建立灵活的,有竞争力的考核方案及奖金分配制度,采取奖金分配向公卫慢病面访、家庭病床建床等工作倾斜的分配方案,把各项工作指标、工作质量、医德医风、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分解到每一个科室、每位职工,同时根据考核评定得分兑现每一位职工的绩效,适当拉开距离,充分调动全中心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为病人服务的热情。3.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提升服务能力。成立专门的公卫督导小组,每月对各项公卫工作进行复核复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促进各项工作逐步提升。积极组织人员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组织单位职工到兄弟单位参观学习,并定期开展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业务知识、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培训。突出工作重点,围绕项目工作目标,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以慢病和老年人健康管理为主线,以重大疾病防治为重点,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全面完成各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任务。4.做好新址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对西羊市102号根据相关要求进行科室及病房的标准化改造,更新和添置DR、彩色B超、心电图机、离心机、血细胞分析仪、尿常规分析仪、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满足辖区群众就医需求。5.探索流动人口的科学规范管理方法。辖区流动人口多,管理不系统,且以少数民族人群居多,公共卫生管理需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探索流动人口管理的新模式,一是摸清底数,多和社区居委会、街办对接,摸清流动人口底数,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变化动态;二是对流动的重点人群建立台账,并定时电话联系,提高系统管理率。6.创新宣传模式,提高居民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依托家庭医生团队“进格入网”优势,邀请资深、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定期开展讲座义诊活动,普及各类健康知识,并设置疑问解答环节,提高居民的参与感;利用公众号、微信群、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健康科普视频、公益宣传短片、微课等扩大宣传力度、动态展示健康教育内容,便于吸引居民关注力;根据居民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例如一对一宣讲、演示、举例子,邀请其他居民现身说法等方式,加深居民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