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未央区> 西安市未央区辛家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西安市未央区辛家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9 17:07
单位名称 西安市未央区辛家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和预防保健服务。负责本社区慢性病筛查和重点慢性病病例管理,精神病患者管理,常见多发病诊治及疑难病症转诊服务;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监测,预防接种,重大传染病预防,常见传染病防治,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爱国卫生指导;为社区居民提供保健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残疾康复,疾病恢复期康复,家庭和社区康复训练指导;负责本社区卫生知识普及,重点人群与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宣传健康生活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与咨询指导,发放避孕药具。
住所 西安市未央区赵围东路3号
法定代表人 闫娜
开办资金 49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西安市未央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15.2万元 1771.3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区卫健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心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大家团结一心,砥砺前行,有力推进中心各项工作稳步发展。现将2023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一)健康教育工作2023年共印刷3种形式、14种内容健康教育资料,购置30种(包括中医内容)影音播放资料健康教育光盘,分别在一楼输液室、二楼预防接种留观室、三楼中医科循环播放,全年共播放1095次,合计10950小时。全年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20次。利用卫生日开展主题宣传、咨询、义诊活动共16次,受众人数156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74110份。全年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6场次,受众人数800余人次,平均每场50余人。组织开展健康素养66条公益巡讲10场次,发放健康素养66条手册2240余份,开展西安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80人。(二)预防接种工作全年开展4次计划免疫、传染病等知识宣传培训,开办家长课堂12次,预防接种人员业务培训2次。2023年全年共建证建卡1617人,其中常住儿童1329人,流动儿童288人,共接种疫苗69819剂次,分别在3月及8月对辖区7所小学及29所托幼机构进行预防接种查验工作,共计查验652名对象儿童。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2023年中心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摸底数为16215人。为解决行动不便老年人体检难题,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辛家庙辖区总体检人数为11431人,年度体检完成率70.5%。(四)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2023年辖区常住居民人口数为181972人,目前建档人数为170468人,健康档案建档率93.67%。健康档案使用率84.15%,全年共核查居民健康档案120101人,核查率70.45%。(五)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截止12月底,规范化建立慢性病档案共计8093份,其中高血压累计建档5756份,建档率18.97%;糖尿病累计建档2337份,建档率20.15%。全年开展慢病随访34195人次,慢病体检7609人,其中高血压患者随访23436人次,体检5438人,体检率为94.48%,糖尿病患者随访10759人次,体检2171人,体检率为92.90%。全年上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卡112张,其中高血压86例,糖尿病26例,报告率达100%。全年开具死亡证明书并及时网报97例。恶性肿瘤报卡13例。(六)传染病管理工作全年对辖区33家幼儿园及13家中小学进行了两轮传染病防控督导,全年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中心全科医生进行传染病相关培训共16次。全年转介肺结核367人,推介率2.02‰。第一次入户随访47人,追踪肺结核病人50人,到位50人,追踪率100%。督导服药和随访管理病人47人,规范管理率100%。结案评估31人。管理居家治疗的手足口和水痘患儿516人。疫情处理52次,传染病病例随访1924人次。目前管理HIV感染者及艾滋病人共143人。全年开展传染病宣传活动11次。每日浏览大疫情网,及时处理疫情。2023年全年报告传染病1969例。(七)孕产妇管理工作2023年共发放西安市母子健康手册1767本。年度活产数1600人,产妇数1568人,早孕建册人数1568人,早孕建册率98.00%,产后访视人1508人,产后访视率94.25%。高危孕产妇人数161人,高危孕产妇管理人数161人,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叶酸新增服用人数1500人,依从人数1457人,发放叶酸3568瓶,叶酸调查人数429人,叶酸知晓人数429人,叶酸发放率98.00%,依从率92.92%。(八)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2023年儿保全年共查体14628人,管理0—36个月儿童4650人,管理率95.38%,管理3-6岁儿童9978人,管理率98.03%,管理高危儿8人,开展5岁以下儿童、围产儿死亡调查15人。新生儿访视1525人次,访视率95.31%。儿童新建册1735人,0-6月龄母乳喂养调查674人,纯母乳喂养244人,纯母乳喂养率36.20%,婴幼儿血红蛋白免费检测4044人次。幼教查体办证1896人次,新入托儿童查体4383人。(九)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目前登记在册患者710人,其中2023年新筛查252人,均按照管理规范进行管理。目前报告患病率3.9‰,规范管理率95%,规律服药率95%,面访率90%。(十)家庭医生签约及家庭病床工作截止12月底中心常住人口累计在约92014人,签约率50.56%,其中重点人群在约32163人,重点人群签约率80.42%。家庭病床现建床33张。(十一)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协管工作全年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巡查78次,对学校及托幼机构巡查56次,公共场所巡查886次,医疗机构巡查369次,开展非法行医等健康教育宣传活动5次。二、基本医疗工作(一)优化服务流程,增强服务能力。2023年西医门诊共接诊患者91176人次,门诊输液观察患者6510人次,肌肉注射患者1717人次,门诊输液比例7.36%,门诊清创缝合患者997人次。认真执行“五免”惠民政策,全年共为患者减免各种费用共计505199元。同时,针对门诊儿童患者就诊居多特点,及时开设儿科门诊,拓展诊疗项目。其次,优化医保报销流程,实现医保实时结算。今年上半年中心通过优化医保网络建设、医保项目比对贯标、医保端口对接等措施实现门诊医保实时结算,优化患者二次报销流程,提高患者就医体验。(二)重视医疗质量,加强院感防控。为确保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中心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院感管理委员会。全年开展医疗质量控制评价12次、病案管理质量测评4次、院感质量测评及检查4次。全年组织各种业务培训18次,切实提高了中心医疗质量及业务知识水平。。三、中医药工作2023年中医科门诊量环比去年涨幅较大,日常门诊量及科室收入均实现翻番增长。全年中医科门诊11934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门诊量增长率为91.1%,中医适宜技术诊疗全年服务人次为5628人,增长率为71.7%。同时积极与区中医院开展紧密医联体合作,开设颈肩腰腿疼专家门诊,提高了中医诊疗水平,提升了专科诊疗能力。全年制作中医健康教育专栏4期,中医义诊宣传5次,中医讲座6次。购置中医健康教育视频7种,视频播放2660小时,中医健康教育手册12种,发放62679份。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指导11091人次,管理率为81.06%;辖区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6015人,管理率为97.68%;高血压中医药健康指导6086人,管理率为97.89%;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2462人,管理率为96.97%;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的孕产妇人数为1883人,管理率为98.53%;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的冠心病患者68人。四、医技工作(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情况。2023年全年药品采购金额为3384265.56元,网采率达100%。全年药品采购品规数为328种,其中基药232种,占比70.73%。全部药品均执行零差价销售。(二)医技科室工作。4月完成《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年度校验工作。全年B超门诊服务2145人次,体检7431人次,收入94540.9元;放射门诊服务6673人次,体检9210人次,收入233560元。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统筹规划,开拓运营思路。结合中心实际,探索“一体化+差异化”的运营发展思路。中心全面发展医疗业务,浐灞半岛站、华远海蓝城站结合居民需求进行差异化发展,探索中心“自营+合作运营”的运营模式,积极对接辖区内有实力的医院和医疗机构,构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医院紧密型医疗技术协作单位,实现更高标准的业务拓展、空间规划和整体运营。(二)加强宣传力度。运用自媒体做好工作宣传和医疗科普工作,定期制作相关宣传短视频。(三)开设健康体检科。将常规入职体检做成套餐宣传。利用各种平台及通过多方渠道,将正常的入职体检做实做细,开展常态化健康服务。(四)推进专病特色科室建设,做群众的“医靠”。在全科门诊的基础上,逐步开设内外妇儿专科门诊。全面开展各专科业务,开展多级、多专业联合诊疗模式。(五)建立人才梯队,提高门诊医生的带教能力。按照中心目前门诊量增长情况,医生数量不能完全满足居民就诊需求,为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一是招聘有经验的医生坐诊;二是提升医护诊疗护理能力的教育培训;三是积极申办全科医生教学基地,加强医疗能力。(六)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加强以门诊电子病历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心诊疗效率及居民满意度。(七)以家庭病床为切入点,全面开展医养结合工作,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设计个性化服务包,在医联体内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八)拓展中医适宜技术项目,打造精品国医馆。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公信力。(九)打造慢病一体化门诊。结合慢病管理工作,坚持医防融合,打造慢病一体化门诊,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全周期、标准化、规范化、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的门诊。计划增设诊室、检查室,配备人工智能眼底照相机、糖尿病神经系统检测箱等设备,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筛查—评估—干预—治疗—康复”一站式服务,实现慢病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提升慢病诊疗效率,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PDY15016561011211B1001有效期:2019年8月19日至2024年8月18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