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府谷县> 府谷县扶贫开发信息监测中心

府谷县扶贫开发信息监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9 15:49
单位名称 府谷县扶贫开发信息监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扶贫开发提供信息服务;负责全县扶贫开发、贫困监测、数据调查、收集、统计;贫困人口动态调整数据管理;项目咨询、评审考核;干部培训等工作。
住所 府谷县氮肥厂路扶贫办办公楼
法定代表人 王利明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府谷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54万元 33.54万元
网上名称 府谷县扶贫开发信息监测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乡村振兴局的大力指导下,信息监测中心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为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基本情况府谷县扶贫开发信息监测中心是县乡村振兴局下属事业单位,正科建制,现有领导干部11人。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2名。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负责省级大数据平台系统、国扶办信息系统日常运行等相关工作;(二)负责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动态监测管理;(三)负责脱贫退出核查、信息数据排查追溯和疑似错误数据核实更新等工作;(四)负责协助做好脱贫攻坚督查巡查、考核、评估工作;(五)负责我县年度贫困标准(变价)的测算,脱贫攻坚业务数据统计分析;(六)负责扶贫系统干部相关业务的培训。三、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截至11月底,全县共有脱贫户3100户6109人,监测对象220户513人,风险消除率51.34%。2023年度脱贫人口自然减少205人,自然增加7人,其中度监测对象人口自然减少21人。(一)防返贫动态监测方面1.守住收入底线。2022年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达17120元,增长率为14.4%,高于全国14.3%、全省14.2%、全市14.2%的水平。2023年初府谷县乡村振兴局印发了《关于脱贫户和监测户收入情况分析预警的通报》(府乡振函〔2023〕12号),对收入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预警,提前落实了针对性的帮扶措施。2023年度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9225元,处于全省第18位,全市第4位,增幅为12.3%,易地搬迁人口人均纯收入20136元,增幅为12.7%。2.织牢动态监测网。我中心组织承担巩衔任务的18个行业部门召开联席会议4次,各行业部门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对风险对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累计下发防返贫预警信息11期1210余条,镇村干部逐户核查,并进行了综合研判。认真执行《府谷县防返贫动态监测十项措施》,设立了240万元防贫保和100万元防返贫资金池,累计理赔76户141.9万元。进一步优化调整了1859名村级网格员,落实网格员通讯补贴297.4万元。建立了“周排查、月研判”的工作机制,实现排查全覆盖,确保了“三类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及时纳入监测帮扶。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为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3.开展集中排查,全力提升“四保障”水平。我中心共组织开展了两次集中排查,印发了《2023年府谷县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府谷县关于进一步做好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脱贫人口年度收入信息动态管理工作的通知》,两次共有4564人次参与排查,对所有常住农户排查全覆盖,共纳入监测对象5户14人,占今年纳入人数的22%,共发现问题167个,全部整改到位,修正数据540余条。通过排查全力提升“四保障”水平,坚持双线“七长”责任制,与45所义务教育学校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对全县204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进行分类施教,资助困难学生60096人次、5100余万元,雨露计划春秋两季补助190人次、51.3万元。全县脱贫人口和监测户参保率达100%;实施危房改造20户,农户住房安全动态清零;对全县1003处农村供水工程动态监测和维修养护,建立健全了应急供水保障机制,落实保障资金,对全县所有水源井进行了水质检测及达标处理。4.强化督导指导。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常态化“点对点”周调度37次,坚持一周一村现场排查问题,剖析原因,当场反馈整改。省市共电话抽查29次,其中省级3次,市级26次,调查满意度92.3%,对群众满意度下降、省市电话抽查等问题,及时下发“提醒函”“督办函”进行督促解决,确保了全县巩衔各项工作顺利推进,高质量完成。5.确保数据质量。通过市级反馈及自定义查询,反馈疑似问题数据共计11个批次3600余条,除部分特殊情况据实做了备案处理,其他问题数据均已修正完毕。防返贫预警工单共计563条,已全部核实处理。对本年度全县脱贫户监测对象的户、自然村、行政村年度基础信息进行了全方位采集,现在更新录入工作已全部完成。前三季度我县数据质量排名居全市前列。6.提升群众满意度。全面服务脱贫群众,对新纳入的监测对象的帮扶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情况及时跟踪回访,今年回访防返贫监测对象23人次,全部落实到位,数据备份11次。出具脱贫证明67份。对今年夏季严重干旱和冬季大雪等极端天气及时摸排,共计上报灾害统计12次,将党的关怀和温暖第一时间送到群众心中,极大地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二)宣传培训方面1.宣传方面。乡村振兴信息宣传工作是季度点评、年终考核的加分指标,我县严格执行“积分制”考核办法,大力开展稿件推送,1-11月份我县在全市整体排名第6。积极参加省市县乡村振兴通讯员培训,进一步总结经验做法,通过举办四季村晚、中国农民丰收节等系列活动展示了府谷好产品、树立了府谷好榜样,激发了种粮大户、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积极对接协调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农民丰收节在中央电视台农村农业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制作了多部府谷宣传片,印发了典型案例《筑梦振兴》,全方位展示府谷在巩衔工作及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成效,得到了省市考核评估组的高度认可。2.培训方面。年初出台了《府谷县2023年乡村振兴干部培训方案》(府乡振发【2023年】66号),组织乡村振兴干部全方位集中专题培训5次403人次。其中,开展驻村工作队能力提升专题培训1次97人次,开展村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1次172人次,开展村级致富带头人集中专题培训1次54人次,开展县镇分管乡村振兴工作领导专题培训1次42人次,开展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培训1次38人次。按照分级分类原则,各镇、便民服务中心分别对驻村干部、村级网格员开展了能力提升培训,实现全县乡村振兴干部培训教育全覆盖。同时,我中心围绕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收入核算、动态管理,问题整改,“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用电保障“大排查”等具体工作开展业务培训12次、3468人次。四、工作亮点1.监测模式新颖。制定出台巩固脱贫成果防返贫致贫“十项措施”,以“抓培训、蹲点帮、联合督、电话访”为抓手,建立8个行业部门督导核查+乡村振兴局蹲点督导、电话回访的“8+1”工作模式,形成了条块结合、点面推进、协调联动的工作局面。2.培训效果显著。10月底我中心利用两天时间,将全县分为中、东、西、南四个片区,对乡镇的分管领导、驻村干部、村上第一书记进行了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业务“面对面”培训,采用理论讲解和现场提问的方式,互动交流,对防返贫监测工作指南、帮扶政策、监测对象识别程序、识别范围、风险消除、收入核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通过培训,明确工作标准和任务要求,让镇村干部熟知工作流程、帮扶政策和具体做法,为扎实推进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打好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宣传形式多样。按照《关于实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政策“明白纸”的通知》(府乡振发〔2023〕25号)要求,我中心及时组织召开防返贫动态监测部门联席会议,结合各行业部门最新帮扶政策,讨论制定实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政策“明白纸”和申报“明白纸”,通过镇村干部走访发放到常住户手中,共计发放5万余份。通过前期走访,发现防返贫监测帮扶政策“明白纸”宣传页易被随意丢弃,11月底,我中心重新完善了政策内容,以2024年挂历的形式,将防返贫主要帮扶政策及监测对象申报政策印制成册,发至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手中,共计发放4000余册,全方位实现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政策“到户到人”“入脑入心”。通过多方位宣传,截至目前,有27人在手机APP上主动申报,已经全部办结。今年新识别监测对象23户63人,其中,突发严重困难户20户53人、边缘易致贫户3户10人。五、存在问题部分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压力大,有的脱贫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高,专业技术水平低,务工就业不稳定,生产经营性收入偏低。新纳入监测对象人数相对较少,镇村干部因担心纳入监测对象会加重工作负担和频繁接受各类检查,疑似存在纳入不彻底的现象。六、改进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防返贫动态监测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的主线,进一步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强化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排查、精准化帮扶,落实落细各项兜底保障政策,持续拓展脱贫群众增产增收,加强干部培训,巩固好“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为巩衔工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