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平利县> 平利县教研师训中心

平利县教研师训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9 14:17
单位名称 平利县教研师训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全县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进行研究、指导、管理、服务。研究和探索教育管理规律和教学规律,提高教学管理水准和教师教学水平;贯彻上级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门的指示精神,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深入学校,开展学科研习培训,加强对学科教学的检查和指导;组织和指导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活动;组织对各学科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估。
住所 平利县大什字50号(教育体育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王义平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平利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7.2万元 52.1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教学改革稳步推进。深刻领会、积极践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精神,扎实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紧扣主管局“质量立校,质量立教”工作思路,以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深入中小学常态化开展观课议课、交流研讨活动,积极搭建业务交流平台,坚持以竞赛促交流、以研讨促成长,先后举办中小学思政课“大练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优、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小学英语教师素养大赛等学科教学竞赛8次。2.成果培育成效明显。聚焦一线教学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全面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总结提炼教学改革实践中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教学经验。3.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强化岗位练兵和精准指导,全面加强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体系建设,报请县主管局、县委组织部印发《平利县名师工作室建设及管理办法》《平利县名优骨干教师奖励激励办法》。4.服务基层更加有力。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努力提升教研员履职能力和专业素养,建立健全教研员学习、培训、研究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教研员教育政策和理论知识测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积极推动教研员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制定印发《教研员驻校工作制度》,对教研员驻校工作时间、内容、方式提出明确要求,增强指导教学业务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防止“一刀切”“大呼隆”,有效发挥教研在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上的服务、支撑和引领作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利县教研师训中心牢固树立“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核心”的根本思想,积极开展教师培训、研究指导、业务管理和质量评估等工作。1.坚守“研训一体”的师训教研工作思路,坚持开放式、多元化和实用性兼顾的原则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教师千余人次,有效促进了教师成长。2.加大了“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力度,着力省市县三级能手、学带、名师的培养。全年共培养省级教学能手4名,市级教学能手19名,县级教学能手75名,命名“平利县教学名师”7人,按照每个工作室10万元的标准建成4个县级名师工作室;按照每月最高900元的标准,累计发放“三级三类”骨干教师津贴266人次40余万元。3.积极申报中、省、市规划课题、专项课题和重点课题,积极发掘直接作用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科研成果。在安康市第一届教育科研成果奖评审获特等奖2项、二等奖2项,2项成果被推荐参加陕西省第十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审,2个案例(成果)在安康市“德润安康”典型案例、优秀课题成果展示活动中进行交流。43件教学成果在安康市2023年小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成果评选中获奖。立项县级课题94项,市级课题61项,省级课题11项。组织评选中小学教科研论文300余篇。4.进一步加强基层指导服务。选定2所薄弱中小学作为定点帮扶对象,定期组织教研员深入学校指导工作,取得帮助学校解决影响制约质量提升的“瓶颈”问题。组织骨干教师开展送教送培活动8次,邀请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学校开展“送课到县”活动1次。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发挥教研工作在提升教育质量上的支撑作用上不够有力,成效不够明显。深入基层学校指导教学工作不够经常。2.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管理决策意识不强。3.群众观点、服务意识淡薄。改进措施:1.健全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2.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补齐教育质量短板,建立质量提升长效机制。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帮扶方案,采取强有力帮扶措施,帮助学校加强常规管理,提升教学效益。3.转变工作作风,推动教研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努力为推动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全面落实教研员驻校工作制度,推动教研员深入基层,下沉一线,更好地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坚持按需施训,扎实开展“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定点帮扶活动和教师学习共同体送教送培活动,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和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努力促进学校教师专业成长。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注重研训一体,着力提升教师素质。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加大重点对象培训力度。2.加强常规管理,着力提升教学效能。强化质量目标管理,强化教学工作督导,强化薄弱环节提升,强化有效课堂建设,强化校本研修。3.深化教学研究,着力提升研修水平。拓展教研活动平台,强化教研协同发展,开展学科教学展示,坚持示范引领作用,强化“高考”“中考”,助推职教工作,加强幼儿园教研,开展蹲点教研。4.强化内务管理,着力塑造教研形象。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党群工作,抓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抓好外宣工作和教研通讯的编印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