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城区> 咸阳市渭城区文物保护中心

咸阳市渭城区文物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9 09:59
单位名称 咸阳市渭城区文物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收藏管理文物,弘扬民族文化。文物管理、保护,破损文物修复,流散文物征集。
住所 咸阳市文林路9号
法定代表人 刘征兵
开办资金 7.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渭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2万元 32.6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渭城区文物保护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涉及举办单位和开办资金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来,在区文旅局精心指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党的二十大和中省市区“两会”精神,深入领会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结合学习来陕考察重要指示和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全力推动文物保护工作有序开展。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全面完成安防工程。2022年12月,该项目竣工后交付使用,在试运行期间,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排除并经过多次调整。6月份,陕西知源计量校准检测公司对安防系统进行专项检测并出具了系统合格的检测报告。8月4日,通过了市文物局组织市财政、公安等相关部门专家对安防工程进行最终验收。并于11月份全部支付了安防工程款项及相关费用。截止目前,按照合同约定安防工程专项资金40万元全部支付。二是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进展情况。3月22日,在政府采购网对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采购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意向公开。4月20日经过考察确认项目代理公司,并组织专家对项目技术参数进行论证,6月25日发布招标公告,7月4日,组织相关专家7家投标公司进行各项评审,经过谈判小组综合评审,最终确认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标。中标价为515116.00元。7月份中旬完成中标公告和合同签订。目前,元智公司已经完成库房文物储藏柜和文物储藏架的安装及库房灯光更换等工作。三是完成青铜器修复方案申报工作。5月11日,省文物局下发《关于渭城区文物保护中心馆藏青铜器修复项目方案的批复》(陕文物函〔2023〕217号),并提出方案修改意见。6月28日,已经在国家文物局资金系统按照要求填写上传修复方案及相关资料。省文物局正在对修复方案及预算资金进行最终审核。四是文物宣传工作情况。持续开展“历史文化进校园活动”,先后走进第二初级中学、道北铁中、塔尔坡学校、果子市小学,文林幼儿园、文汇路小学等,并联合滨河社区开展“追寻历时记忆文化代代相传”文物走进学海幼儿园活动。受众师生10000余人次。省文物局网站刊发信息4篇。先后配合局机关完成“今年过年来渭城”等系列活动、“陕西第三届面食大会”、“咸阳市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和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资格赛、“秦时明月照咸阳”大型演艺活动等保障工作。五是党建工作情况。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全力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按照“三会一课”要求,书记讲党课3次,召开党员大会4次,“三重一大”经班子会议研究通过后才能组织实施。开展通过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党的二十大、听取陕西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重要讲话以及省市区“两会”精神。在政治学习基础上开展线上业务学习,先后组织人员网上学习《中国玉器鉴赏公益培训班》,《明清宫廷藏珍之美鉴赏工艺培训班》等。11月份,顺利承办了为期四天的咸阳市2023年文物保护修复与日常维护培训班。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6月20日,组织党员到淳化县爷台山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等,并到淳化县文博馆进行交流学习。六是安全保卫工作情况。认真落实文物安全各项工作,定期召开全干会议学习生产安全文件及相关会议精神,加大对文博馆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实行二十四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白班晚班实现无缝对接、做到交接班有记录,进出库有登记,巡查有痕迹。每周一组织人员对库房展厅的电路和消防情况进行常规巡查,每月对库房展厅进行细致安全检查,并对查找出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并做好各项巡查工作及隐患整改落实记录。节假日期间,抽调长白班人员加强值班人员力量,加大督查检查力度,不定期抽查值班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整改。截止目前,安全检查30余次,节假日抽查5次,观看安全警示片3次,排除安全隐患1次。七是招商引资和争取上级资金。向市财政局争取文物培训专项资金15万元,向国家文物局争取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资金55万元,全市馆藏文物保护及修复培训资金15万元。八是意识形态工作情况。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机制。把举旗引路转化为明确规范、完善机制的各项举措,把守土尽责落实到政治把关、选人用人的具体工作上。同时加强阵地建设,及时掌握新情况新动向,把好政治关,全面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信息管控,选派专人定期做好负面信息的搜索排查,对苗头性的问题或隐患及时化解,并及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舆情随时掌握、妥善处置。将《党员干部职工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制度》作为意识形态规范行为的准则,以舆情防控典型案件为鉴,举一反三,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在互联网、微信、微博、QQ以及自媒体等平台,坚决抵制社会负能量信息或诋毁党的负面言论,做到不听信、不转发、不评论、不发布,对于微信、微博、论坛、贴吧等出现的歪曲言论、诋毁中央等内容,做到不造谣、不信谣,敢向不当言论发声、说不。同时将干部言行纳入监管范围,做到了日常工作不松懈、重大问题不缺位、关键时刻不失语,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同,齐抓共管的意识形态工作新格局。九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与文物保护工作同部署、同推进。领导班子严格履行“一岗双责”,特别是支部书记以身作则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五个一”制度,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落实责任,强化监督,确保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完善从严管理干部的长效机制,元旦、清明、五一、端午等节假日,要求全体人员认真执行干部廉洁从政准则,并进行自查填写《党员干部职工节假日期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廉洁过节自查报告表》100多份。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集体研究、集体决策,重点强化集体防控,班子成员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相互提醒。通过紧盯权力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节点,逐步形成了权力运行监控的完整链条,做到权力运行到那里,跟踪监督就到那里。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与局党组要求和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渭城历史文化宣传方式和方法还不够多样,宣传资金还不够充足。二是馆藏文物外出展览交流学习做的不够。三是单位人员管理,特别是值班人员8小时之外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2024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完成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工程收尾工作。二是积极协调省文物局资金处,对青铜器修复项目最终审核及时跟进,争取2024年青铜器修复项目专项资金到位,并组织实施。三是持续开展历史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专题讲座、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形式进一步加大历史文化宣传广度。四是继续加大与兄弟县区文保单位交流学习机会,扩大文物外出展览机会。渭城区文物保护中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