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白河县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驻村帮扶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单位持续选派一名第一书记和两名工作队员,常驻麻虎镇兴坪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更新完善了脱贫户及监测户帮扶纪实,因户制宜,为脱贫户及监测户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根据村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产业,完成了200亩核桃的嫁接改良任务,稳粮扩豆保障粮食安全;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完成封山育林3000亩,人工林380余亩,补贴造林200亩。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通过领导干部带头、特色活动引领的方式,全面号召全县公民关注参与生态建设,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有效提升义务植树尽责率。2023年我县义务植树适龄人口约10.5万人,完成义务植树61万株,建成县级以上义务植树基地4个。(三)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完成了去冬今春除治任务,共11389株,其中病死松树3118株,其他死亡松树8271株。完成2023年全县松林普查统计,共8051株(病死松树1210株、其他死亡松树6841株),疫木除治工作预计明年三月底前将全面完成除治任务。(四)飞播造林工作完成情况。白河县2023年分马王寨、吕坪、韩丞河、大串沟4个播区,播区选址涉及冷水、麻虎、茅坪、仓上、构扒、卡子6镇13村。播区面积67260亩,宜播面积50107亩,播区植被处理任务为砍灌4599亩。设计飞播树种为侧柏和香椿,飞行架次34次。(五)秦岭中段(南麓)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高质量完成秦岭中段(南麓)项目任务总面积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5万亩、封山育林6万亩、退化林修复15000亩。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及封山育林按项目所在乡镇分为4个标段,基本完成。(六)退耕还林工作。1.按时完成年度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工作。2023年应兑现退耕还林总资金2502万元,应兑现面积15.7万亩。分三类,第一类是2019年1万亩退耕还林第三次兑现,每亩地兑现400元,应兑现资金400万。第二类是新一轮退耕还林兑现到期后,延长兑现,每亩地兑现100元,涉及2014至2018年7.6万亩,应兑现资金1960万元。第三类是上一轮退耕还林巩固提升兑现,每亩地兑现20元,涉及2003至2006年退耕,应兑现面积7.1万亩,应兑现资金142万元。目前均已完成兑现任务。2.配合完成省级退耕还林核查。顺利通过两次共计2.86万亩退耕还林省级核查,其中2023年4月省级对2020年1.86万亩退耕还林进行核查,历时12天。6月对2019年1万亩退耕还林进行核查,历时7天。(七)核桃产业工作。1.完成2023年核桃产业提质增效项目,涉及核桃产业402万元,主要用于实施核桃园管护和嫁接,目前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2.完成2023年各类园区建设项目。一是完成山林经济园区建设项目,项目资金50万元。二是完成核桃标准园和良种繁育示范园建设项目,项目资金10万元。目前均已完成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检查验收。(八)耕地流出整治工作。配合自然资源局完成耕地流入林地的调查摸底和整改工作。一是对反馈涉及耕地流向园林草地类图斑共计1484个5035.80亩耕地进行调查摸底。二是做好耕地流向退耕还林的2859.9亩退耕还林地块的核实和反馈工作。三是配合自然资源局筛查全县可利用恢复为耕地块并及时反馈。(九)林产品质量监测工作。完成2023年省级林产品质量监测工作,监测区域涉及11个镇15个村30个核桃园区,采集土壤30份,核桃青果30份。(十)2023年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造林任务1万亩,中央财政投资500万元,作业设计报市林业局已批复,在11个镇28个村栽植香椿、侧柏、刺槐等9个树种,年底前完成造林任务。(十一)2022年中央财政造林补助项目(低效林改造)。在全县9个镇的22个村实施低效林改造3.0万亩,中央财政投资300万元,作业设计报市林业局已批复,年底前完成低效林改造任务。(十二)“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市下达我县全年任务为建立500亩以上科技示范点2个,推广示范面积0.55万亩,培养技术能手2人。示范点任务完成2个,分别是冷水镇兴隆村500亩板栗示范园,城关镇安福村500亩木瓜示范园。在冷水镇兴隆村完成核桃科技示范推广面积2000亩,中厂镇顺利、新厂、大坪等村完成木瓜示范推广面积3500亩。完成培养林农技术骨干2人,示范点培训林农216人次。(十三)科技培训工作开展情况。2023年我县重点做好脱贫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林业科技培训,以全县护林员,县、镇林业技术干部,脱贫人口做为培训对象,以木瓜、核桃、油用牡丹、柿、板栗、林下魔芋等特色林业产业为培训内容,组织开展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低产林改造等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经济林生产管理水平和产业收益。林业科技培训采用林业技术人员包村和小分队送技术、重点园区服务、科技示范推广、专题讲座、编印简明读本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积极开展林业科技培训,在西营、中厂、城关等镇村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4次,召开林业技术培训会101场次、培训农民3136余人次,完成了市局下达的培训任务。(十四)种苗工作。宣传贯彻实施国家、省有关林木种苗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开展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检查,组织指导全县林木种苗生产、调剂和储备,组织编制林木种苗生产报表,负责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保护、收集和利用工作;组织种苗基地编制经营方案和总体规划设计,指导基地建设;组织开展林木种苗信息化建设,开展信息收集、发布,开展林木种苗新技术推广和应用工作,负责林木良种的宣传、推广和应用。按照省市要求,积极开展了打击侵犯植物新品种权、打击制售假劣林木种苗专项活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造林补贴、低效林改造方面:项目总资金800万元,带动脱贫户及其它低收入人口劳务增收,发放劳报酬达总资金的15%以上。(二)林业产业技术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对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了发展林业产业的技术水平,使农民掌握了产业技术,取得了社会效益;指导农民对核桃、木瓜、柿子等进行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提高了果品产量、提升果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三)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除治工作,推行绿色防控,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打好碧水、蓝天、青山、净土四大保卫战,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身。(四)做好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工作,2023年兑现退耕还林总资金2502万元,兑现面积15.7万亩,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林业重点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方面:山区施工难度大,成本高,国家投入的建设资金标准过低,难以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建议进一步加大资金预算。(二)林业产业技术培训方面:1.林业技术培训工作无专项工作经费,无法给受培训人员发放交通等补贴。2.农村青壮年大多出外务工,参加培训人员年龄偏大,接收能力差。(三)有害生物防治方面:我县重大有害生物防治及松材线虫病疫木清理难度较大,防治资金短缺,森防技术人员不足等困难和问题。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持续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提高农民收入。(二)抓好现代林业园区建设和林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高质量完成林业各项重点工程建设。(三)进一步落实绩效承包机制,做到疫木即死即清;加大监管力度、技术指导、检查督导及宣传等工作,争取早日实现白河县松材线虫病“清零”。(四)完成全县退耕还林管护及政策兑现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