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白河县> 白河县政务服务中心

白河县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9 08:48
单位名称 白河县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县政府有关部门到政务大厅开设窗口督察指导各服务窗口工作协调各窗口之间的业务衔接承担政务大厅内部日常管理和服务
住所 白河县城关镇滨河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王松林
开办资金 20.7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白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5.13万元 148.3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白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优化服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三化”水平。一是强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思维,广泛推广陕西政务服务网络平台及“秦务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应用,促进县镇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就近办、网上办,使更多事项向全程网办、好办易办转变,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三化”水平。二是动态调整“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审批服务事项目录和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事项。三是持续深化“帮办代办”服务创新机制,健全项目审批代办管家团队,为项目提供“按需帮办、全程代办、协调督办”服务。四是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二)多措并举,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一是围绕企业开办登记,在政务中心一楼大厅设立企业开办服务专区,市场主体可“一站式”实现企业开办、公章刻制、申领发票、用工备案、就业登记、社保登记、水电开户等全流程服务;二是推进市场主体注册全程网办,引导企业灵活运用陕西政务服务网、微信小程序等多种渠道,推行网上申请、网上受理审核、网上信息推送、网上公示、网上发照等全流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实现商事登记管理信息化、规范化、便利化。三是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四是持续为新开办企业提供免费刻制首套印章服务,降低企业开办成本。(三)强化管理,提升政务服务队伍能力素养。一是持续推行领导带班执纪巡查工作机制,坚持实行“日巡查、月汇总、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常态化巡查大厅各窗口,将作风建设抓在日常,抓在经常,打造作风优良的服务团队。二是持续推行作风建设领导坐班解难工作机制。三是常态化开展“坐窗口、走流程、跟执法、优服务”活动。四是实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实现现场办事“一次一评”,网上办事“一事一评”,倒逼作风改进,让政务服务有速度、有深度、有温度,政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9.99%以上,一直位居全市前列。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三零服务”优环境。在“企业开办一窗通”基础上,整合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公章刻制等六项业务,实现企业“一次办、就近办”,让企业开办“零距离”。企业开办全流程无任何收费项目,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首套印章,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市场主体注册全程网办,实行全流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从提交申请到拿照,30分钟以内办结,打造极简商事登记环境,实现企业开办“零等待”。(二)“三级管家”上门办。成立了县镇村三级帮办代办服务团队,即县上在大厅设立帮办代办总窗,设有6名帮办代办专员,负责全县帮办代办工作;每个镇设有2至3名帮办代办员,负责各镇帮办代办工作;各村设有1至3名服务员,帮助企业群众做好相关协办业务。针对招商引资、归雁经济和市县重点产业项目成立“一对一”工作专班,提供保姆式“一条龙”服务,为企业提供市场主体登记、项目备案等各类相关审批手续帮办代办直至项目落地投产。(三)“三个维度”提质效。创新推出“预踏勘”“多勘合一”“远程踏勘”等模式,进一步提升现场勘验质效。一是事前预踏勘,全面提高一次通过率。现场勘验人员通过企业办公软件采取事前视频、照片预审的方式,全程帮办、指导准备勘验所需材料,提高现场勘验一次通过率。二是事中“云踏勘”、“多勘合一”,全面提升服务质效。建立了简易、快捷、便民的远程探勘服务系统,对于风险系数小、勘验项目少的个体企业进行“云踏勘”,对于确需现场踏勘能够“多勘合一”的,坚持“快接件快办理”“快审核快出件”。实施二次勘验非必要不去现场,采用提供整改照片和整改视频的形式复核,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专心经营。三是事后全保障,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时刻与企业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需要时可以运用专业知识为企业和群众解疑答惑,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白河“三线”联动打造政务服务新名片被《陕西日报》关注报道;“政务服务升级、营商环境优化”、陕西白河“一证准营”跑出审批服务“加速度”等工作经验得到“学习强国”、《安康日报》等媒体关注报道;“一号一线‘连民心’、一心一意‘解民忧’”做法在安康电视台进行报道;“三线”联动打造优质高效营商环境经验得到《安康日报》、市发改委营商环境最安康专栏等媒体关注报道;政务服务改革提速增效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经验被市发改委营商环境最安康专栏刊发推广;“四办协同”政务服务新模式被省发改委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宣传推广;“一业一证一码”改革工作经验被省政府职转办在全省推广。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任重道远。镇村便民服务站点硬件建设还有差距,存在工作人员不稳定、流动频繁、服务事项不明确、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2.数据共享需进一步拓展。目前数据“烟囱”、数据孤岛现象普遍存在,形成数据壁垒,影响办事效率。3.宣传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工作中一些好的做法没有及时总结、形成经验,进行宣传,政务服务的知晓率、美誉度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改进措施。1.进一步规范“一站式”服务。充分利用“秦务员”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以部门为中心”向“以事项为中心”转变。2.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按照目标一致、流程一致、标准一致要求,合理配置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资源,在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的同时,同步提升线下服务能力。强化数字赋能和数据应用,加快推进智慧大厅建设,在建设管理、智慧发展、功能升级等方面持续创新发展。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等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同源发布、同步更新,确保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加快推进PC端、移动端、自助端和窗口端“四端融合”,以“线上入一网,线下到一窗”的线上线下并行方式提供服务,让事项办理无缝衔接,满足企业群众多样化办事需求。3.加快推进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覆盖融通。全面推进县镇村(社区)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实施县政务服务中心提标升级,推进镇村(社区)便民服务场所标准化建设,打通县镇村政务服务网络,形成高效协同、覆盖融通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四、下一步工作思路。2024年,我们将持续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政治坚定、作风过硬、服务高效、群众满意”为目标,加快推进我县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规范政务服务中心运行管理,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持续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1.创新服务方式温暖特殊群体。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加强实体大厅服务保障,满足特殊人群需求。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便利服务。持续开展延时错时服务,为老弱病残孕等群体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对确实行动不便的群众或需现场检验的审批事项,派出工作人员携带专用设备或物品提供“上门服务”。对因特殊、紧急需要或重大事项,在公休日通过电话预约、现场预约、网上预约等方式提供“预约服务”。2.规范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推进各部门业务系统与全省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对接,确保标准统一、评价同源、数据实时全量上报。进一步健全评价、整改、反馈、监督全流程政务服务评价机制,研判差评原因,满足合理诉求,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评价对象、服务渠道“三个全覆盖”,以及“好差评”联动反馈、“差评”核实整改和整改回访“三个100%”,倒逼服务改进,优化提升政务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