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淳化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防治畜禽疾病,促进畜牧业发展,畜牧技术推广,畜禽疾病防治。 | |
住所 | 淳化县西新街 | |
法定代表人 | 张迁 | |
开办资金 | 10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淳化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72万元 | 38.2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淳化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中心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职能,加强动物防疫工作力度,提升畜牧技术推广范围,确保全县畜牧业健康、环保、持续、稳步发展,现就2023年工作总结如下: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提高宣传培训力度,增加群防群控意识。中心全年共出动宣传车40辆次,发放宣传海报23种1万余份,布病防控干预包153个。通过中心公众号发放疫病防控知识50余条,现场培训各类参防人员150余人,养殖人员450人余。保障防疫物资储备,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中心建立了完善的防疫物资储备制度,防疫物资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制,应急物资储备充足,进出库台账详实,疫苗等物资定期检查,储藏规范,无安全事故发生。(三)扎实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净化养殖环境。全年共自主监测检测牛羊血清20000余份,检出布病阳性179份,同时对禽流感、炭疽、狂犬病等进行监测排查,未发现疫情。(四)落实联防联控,有效遏制重大疫情发生。完善工作制度,制定《2023年全县重点养殖场户综合指导服务的工作方案》,定期开展排查制度。组织专人管理,定期排查非洲猪瘟、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情况,收集排查结果,及时分析。与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县疾控中心建立3家联防联控机制,做到布病防控信息共享,合力开展联防联控。(五)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大幅度提高。全年共完成动物抗体检测1200余份,鸡禽流感合格率99%。鸡新城疫合格率99.5%;猪口蹄疫合格率94.3%;猪瘟合格率95%;牛口蹄疫抗体检测合格率84.3%;羊口蹄疫抗体检测合格率88.1%;羊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合格率93.7%。以上强制免疫病种均达到国家抗体70%标准。全年共检测牛羊血清21862份,其中羊类阳性168份。8月21日,我中心兽医实验室续展工作顺利通过省农村农业厅专家组验收。二、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开展情况(一)多渠道开展技术推广。定期开展动物疫病防控暨畜牧实用技术培训会,组织技术骨干对各镇(办)区域站基层畜牧工作者和养殖户进行培训;不定期进户入场上门指导;建立奶山羊养殖微信群;发放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宣传画;成立“畜牧养殖技术指导小分队”;定期更新中心微信公众号内容;联合融媒体中心,录制播放各种人畜共患病及养殖技术要点。粮改饲项目顺利实施。中心按照项目要求,认真完成项目落实。选经验收45个实施主体具备项目要求,青贮玉米收储达13624亩,合计38583吨。粮改饲项目顺利完成,为我县发展规模种植青贮玉米,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起到推动作用。奶山羊人工授精技术推广进度加快。7月初,中心对全县奶山羊饲养情况进行全面摸摸排,确定了23个规模养殖户,通过技术传授,现已完全掌握奶山羊人工授精技术,加快了奶山羊良种化推广进程。23个规模养殖户共存栏2811只,能繁母羊2233只,计划完成人工授精2000只,实际完成人工授精1200只。秸秆资源化利用工作成效显著。中心成立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对部分种田大户及企业进行秸秆综合利用调查摸底,大力宣传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法规和产业前景;完善秸秆资源台账系统。全县全年共完成秸秆资源化利用总量达5万余吨。种羊鉴定工作圆满完成。为提升我县奶山羊产业发展,按照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关于在全省开展奶山羊鉴定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11月3日,中心完成全县奶山羊畜牧试验基地种羊和母羊生产性能鉴定工作。经鉴定,具有一级的种公羊4只,二级种公羊5只,已将相关数据登记上报。(六)监测平台上报数据准确详实。蛋鸡监测:确定3户存栏蛋鸡1万羽以上笼养鸡养殖户为信息监测点。全国畜禽种业统计:确定三个种猪场,定期进行申报。草业子平台:对全县牧草面积一年生及多年生牧草进行监测统计,完成上报工作。(七)扎实开展我县第三次畜禽蜂遗传资源普查工作。结合我县畜禽蜂遗传资源现状,准确完成畜禽蜂遗传资源普查系统数据的二次复审与修改。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包抓官庄镇孙家村进行大排查大走访,摸清底子,全年为村民解决难事20余件。建立275户走访台账,解决脱贫户、监测户、一般户分类问题台账1000余条;逐月如实核算脱贫户收入,经村“两委会”研判后,完成陕西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录入工作;及时上报全村人口增减,预警信息排查等信息。完成脱贫户2024年合疗征收缴费工作44户124人,完成率100%,全镇排名第一名。四、认真落实党建工作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章党规党纪、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党的宗旨意识等内容,组织开展党员专题学习教育。通过坚持集体学习和交流研讨、文件学习相结合,提升学习成效。全年支委会组织集体学习12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召开专题党课4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始终把抓好基层党的建设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强化党建工作安排和部署,为提升工作效能提供了制度保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把思想行动统一,坚定信心,立足岗位,乐于奉献,提高岗位工作水平和政治理论觉悟。全年组织“三会一课”20次,全员集体学习10次,周例会学习30次,支部班子成员集中学习时间超60学时。五、存在的问题(一)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动物疫病防工作专业性较强,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少,老龄化严重,人才出现断层,专业技术人员严重欠缺。(二)防疫资金紧缺。人畜共患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布病人畜间病例多发,检测经费不足,防疫资金紧缺,工作进展困难。(三)防疫人员待遇落实不到位。自2016年1月1日起,特殊行业津贴为每人每月260-450元,我县畜牧防疫人员目前还没有享受特殊行业津贴。六、2024年工作计划一、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扎实做好春秋两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指导养殖场户做好春秋季强制免疫接种,做到实时存栏量免疫率、挂标率、建档率均达到100%。督促做好猪瘟、狂犬病、猪蓝耳、鸡新城疫等全面免疫接种工作,接种率提高到75%以上,力争做到应免尽免。(二)推动“先打后补”工作再上新台阶。扩大“先打后补”政策宣传力度和深度,督促协助各养殖场户办理动物卫生防疫条件合格证,推进先打后补政策全面普及,争取2024年拟享受先打后补政策场户的申请数量在2023年的基础上提高30%,至2025年在全县范围内面向所有规模养殖场户实现全面实施。(三)确保人畜共患病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安全稳定。加强布病监测、流调工作力度,强化群防群控意识,做好全县2个无非洲猪瘟疫病小区创建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工作,全力配合,指导规范创建资料和硬件设施的达标。(四)强化宣传培训,营造群防群控良好局面。2024年计划在全县开展培训约2000人次,发放布病、非洲猪瘟、高致病禽流感、炭疽病、狂犬病等各类宣传画10000余份。二、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一)多举措推进我县畜禽良种化工作。计划改良奶山羊2000只,对我县奶山羊养殖场种公羊使用情况进行摸底统计,并对种公羊开展鉴定工作。实施生猪良种补贴,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为能繁母猪提供优质精液。(二)加大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力度。抓好畜禽养殖除臭灭蝇粪污无害化处理等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切实做好养殖场户饲草料贮备、使用等环节技术指导,宣传工作,着重突出2个镇10个场示范带动作用,做好畜禽实用技术指导服务工作,2024年计划培训、指导服务人数400人次。高度重视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服务工作。配合完成秸秆综合利用调查表,完善秸秆资源台账系统,同时制定夏收秸秆收存告知书,进行秸秆综合利用宣传,成立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小分队,在夏收、秋收期间,对农户进行田间技术指导,2024年计划全县全年共完成秸秆、青贮饲草总量5万吨。(四)做好我县畜禽生产监测和春秋畜禽存栏汇总统计工作。畜禽生产监测点,蛋鸡3户、肉鸡1个;畜种种业监测调查,2个生猪养殖场;草业子平台填报饲草监测数据。三、兽医实验室检测工作。2024年计划对8个乡镇的牛羊血清检测数量达到2.2万份。力争在2024年年底布病净化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力提升兽医实验室动物抗体检测力度。猪牛羊口蹄疫检测数量从去年的480份提升到1000份,禽流感检测数量从去年的400份提升到1000份,羊小反刍兽疫检测数量从去年的200份提升到400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咸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授予咸阳市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