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高新区第二十三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义务教育,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纬三十二路、经十六路东南角 | |
法定代表人 | 马国宏 | |
开办资金 | 90万元 | |
经济来源 | 举办单位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40.9万元 | 745.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我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以“一个目标”“三个把握”“六个结合”为发展愿景,坚持育人为本、规范办学,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校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一)党建和师德师风建设1.突出政治建设,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坚持完善党的全面领导落实机制,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深化民主监督,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我校更新了党组织、行政议事规则,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做到党务、政务、校务、财务、事务公开,内容、程序、时间、管理规范,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优秀评选、文明表彰、教师评聘,制度健全,机制完善;“三重一大”事项班子集体决策,会议记录完善,程序规范;教育教学、安全卫生、学校收费,逐层落实,逐层公示。3.强化意识形态,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及时宣传上级有关要求和校内重大活动,努力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4.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师队伍新形象。学校与全体教职工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建立师德师风个人成长档案,多次开展师德师风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内容,对教师进行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促使每一位教职工遵守师德师风相关规定。5.加强少年儿童思想政治引领——少先队组织建设工作初见成效。成立学校少工委,组织召开第一次少代会,选举产生学校少工委主任、副主任、委员,聘任学校大队辅导员,竞选少先队大、中、小队干部。少先队组织紧跟时代发展,推行每月一主题,每月一活动的思政教育,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突出文化育人特色。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活动。(二)教育和科研1.从严从细规范常规管理,保证教学运行顺畅。监督落实校园一日流程,时时关注师生教学动态,常态化开展全覆盖检查、精查、抽查、随机查等多种形式的常规检查工作,并及时反馈,点对点沟通,将过程性监督与结果性监督相结合,确保教学常规管理规范、细致、高效。2.严格落实课程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做到开齐、上足、教好,增加了劳动实践课、体育类游泳普及课、网球普及课、书法普及课、音乐类小乐器进课堂等课程。3.深入开展推门听课、研讨课活动。组织教师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观摩他们的日常教学,课后组织听课教师进行研讨,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能力的提升。4.深入落实“双减”政策,严抓“五项管理”。随着“双减”“五项管理”、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的深入落实,我们的各项教学工作都有了方向标和基准点,本学期开展了多次“双减”业务学习和相关教学活动,使全体教师能够在政策要求下规范教学。5.课后服务,精彩延伸。构建班级、年级、校级三级立体化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发掘师资优势,提供多项选择。通过“1346x”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开发了红色文化教育、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校本特色课程,加之作业辅导、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项目,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发展。6.持续深化“青蓝工程”。制定教师三年专业成长规划,与西电附小本部教师、我校优秀教师签订一对一《青蓝师徒结对协议》,助力教师卓越发展。7.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与考核。学校紧抓作业布置与批改,紧抓课后辅导和教后反思,每月检查教师的教案与作业批改情况,定时进行学生作业展评活动。8.搭建电波教学微空间,传播文化、知识与理念。依托线上公众号平台,开展了思维类、绘本类、美术类、音乐类等十余个特色主题栏目,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开展教师发展中心微论坛、电波教师园地、“阅”享书香“声”入人心、“讲教育故事,叙教育情怀”等线上教研平台,为老师们积累职业财富,提升专业素养。9.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探索架构系统性校本课程图谱。积极探索架构校本课程群,比如科学探索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劳动教育课程、体育健身课程等,逐步实现三级课程的系统整合、全面建构、升级改良,提升课程育人的强大功能。10.突出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特色活动。学校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来规划特色活动,把活动纳入校本课程,进行跨学科的融合,学科特色从上而下,不断融通提炼,开展多项学科特色活动。11.研创结合,打造高能创新教师团队。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实际,以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较复杂或有价值的问题及内容为研究对象,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校本小课题,10项校级课题顺利结题。实现了校本研修学科、人员全覆盖。诚挚邀请陕西省教科院田双棉老师,雁塔区、莲湖区、灞桥区进修学校多位专职教研员,点对点重点指导学科教学,帮助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成效显著,反响良好。拓宽培养途径,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及业务培训。本年度,我校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教育论坛活动,包括国家级项目、省级培训、市级培训、远程培训、校级培训等,培训学习总学时超过11000学时。(三)招教和招生工作1.提早谋划,科学统筹招教工作。学校提前规划,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工作原则,按照有关程序,顺利完成了进校园和社会招聘工作,共计招教16人。2.耐心细致,精细管理招生工作。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宣传招生相关信息,确保招生秩序和入学工作的平稳有序。(四)后勤工作:学校始终本着“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全体师生服务”的宗旨,努力做好财产管理、后勤常规管理和学生餐厅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五)安全工作:学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建立了安全领导机构,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始终坚持每日校级领导带班、中层值班、门卫值守三级24小时值班制度。岗位职责明确,落实全人员、全区域、全时段安全生产责任制。学校与全体教职工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校内交通规划科学合理,实行人车分流。校园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每周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对存在隐患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人,形成闭环,及时消除隐患。学校食堂做到专人专管,食堂内外环境卫生良好,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落实校领导陪餐制度。二、取得社会效益学校在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陕西省选拔赛暨关心下一代科普创新活动中获“优秀学校”;在西安市第二届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被评为“优秀单位”;在西安市第二十一届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中,被评为“先进单位”;在高新区2023年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评选中,被评为区级“文明校园”;在2023年高新区“无废学校”创建工作中,被认定为区级“无废学校”;被市级部门认定为“西安市中小学家校共育示范基地”和“西安市课堂创新实验学校”;在陕西省第九届“曹灿杯”青少年朗诵展示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朗诵人才推选基地”;在“科创筑梦-我是小小航天员”航天科普系列编程创作活动中,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教育部书画等级考试直属考点和文化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音乐考级点落户我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师范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在我校挂牌。马国宏校长被评为西安市“优秀校长”,受到市委和市政府的表彰。学生获奖:在学科特色活动中,学生的兴趣得到提高,综合能力增强,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可喜的成绩。在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陕西省选拔赛暨关心下一代科普创新活动中有80人获奖;在2023“我心中的黄帝陵”陕西省青少年书画活动中,我校多名学生荣获佳绩;在2023年西安高新区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小电波合唱团、管乐团荣获“新秀奖”,原创诗歌朗诵《红色电波向未来》荣获三等奖;在西安市2023年少年儿童游泳系列赛中,3人获奖;在第3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画比赛中,11人喜获佳绩;在陕西省中小学美育展演比赛中,7人获奖;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暨秦创原科普创新展示陕西赛道中,7人获奖;在“奋进新征程·同心绘梦想”2023年陕西省青少儿绘画书法展作品征集活动中,19人获奖;在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陕西赛区)比赛中有5人获奖。教师获奖:金怡明、韩晶、宋婷婷3位老师在西安市第二届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杨镕萍、王梓同2位老师在高新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荣获“骨干教师”称号;金怡明在陕西省第二届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二等奖;我校18位教师在西安市第七届教师微课大赛中获奖;28位教师在西安市教育教学成果中获奖;金怡明荣获“2023年西安市基础教育教学能手”称号;马慧、王梓同、熊斌3位教师获得“高新区教学能手”称号;熊斌在高新区基础教育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三等奖。三、存在问题1.我校教师多为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相对欠缺,业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2.学校属于新建学校,设施设备还不够完善,人员配备不足。3.特色课程和活动已有雏形,但特色还不够鲜明,有待进一步完善。4.学校发展已形成规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四、下一步打算1.继续加强教师培训,优化“青蓝结对”,进一步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继续完善校本课程体系,开设特色课程,开展特色活动,使电波特色校园文化落地生根。3.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抓实抓好学校基础管理工作,科学细化、合理优化各部门管理流程。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世界机器人大赛陕西省选拔赛活动中获“优秀学校”2.在西安市第二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评为“优秀单位”3.在西安市第二十一届科普知识竞赛中,评为“先进单位”4.被高新区评为区级“文明校园”和认定为区级“无废学校”5.被认定“西安市中小学家校共育示范基地”和“西安市课堂创新实验学校”6.在第九届“曹灿杯”朗诵展示活动中,评为“优秀朗诵人才推选基地”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