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农业信息网络中心

西安市农业信息网络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8 16:14
单位名称 西安市农业信息网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农业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农业信息平台的使用、维护和相关信息的采集
住所 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109号
法定代表人 马秦
开办资金 155.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31万元 203.61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农业信息网络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业务开展情况(一)做好网络平台运行维护、系统安全和信息发布1、平台系统稳定运行,信息发布正常开展。局门户网站运行正常,软硬件系统安全状态良好。共发布综合信1118条、市场信息34579条、向省农业厅报送信息71条;“西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发布信息333条。2、紧扣主题宣传步伐,适时更新专题栏目。结合“三个年”和主题教育活动和法制政府建设相关要求,开设“主题教育进行时”“反邪教组织教育进乡村”“法治政府建设”专栏,同时做好“三夏•三秋”抢收和粮食稳产保供宣传。3、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开展“自媒体”乱象整治专项工作,打击“自媒体”发布传播谣言信息、有害信息和虚假消息;完成了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和智慧农业平台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国产化操作系统替代;给系统承建单位下发网络安全提示通报3次,进行专项问题重点排查1次;严格落实网络平台24小时值班制度,通过网上签到、工作截图方式报告网站运行情况,确保系统安全运行。(二)开展农产品价格行情监测,做好发布与分析工作每天对4个批发市场的58个品种,2个零售市场的66个品种农产品的价格开展日常监测,共形成日报249期,周报52期,旬分析36期;在我局门户网站更新价格数据65898条,并在市政府网站“供给侧改革”栏目同步更新;每月定期收集、整理、发布各区县57种农产品产地价格和17种生产资料的价格信息,共发布产地价格3657条,生产资料价格661条。(三)加强益农社运营管理与培训,抓好新媒体传播应用1、以信息员队伍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网络新媒体宣传工作。组织全市1000余名农村信息员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开展了乡村旅游推介、保密公益宣传、防范金融诈骗、农技知识等主题宣传近41次,转发信息累计4万余条次。2、以业务培训为着力点,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围绕农业信息化助力乡村振兴、农产品网络营销等工作,分批次组织信息员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线上培训3场,培训1800余人次,线下培训14场,培训1300余人次。依托益农信息社,灞桥区成立一支农业社会化服务队,服务队由专业技术能力强的高素质农民组成,以益农社为基础开展宣传、服务和推广等工作。3、以日常监管为推力,保障队伍稳定工作。召开了全市农业信息中心主任座谈暨业务工作培训会。通报表彰了2022年度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对17个优秀益农信息社,43个优秀益农信息员,5个先进单位和26个先进工作进行了表彰。对各区县信息员2022年工作考核结果进行复核汇总,申报了2023年度信息员市级补贴预算。加强对各区县站点运行情况的监管力度,完成100余个站点抽查走访。(四)持续做好物联网等农业信息化的日常运管工作1、做好农情监管系统平台发布和数据更新、系统维护等工作。自负责农情监管平台运维以来,及时更新卫星影像、气象数据、农情监测数据,进一步夯实了农情大数据基础;组织杨凌农高会西安展团“数字赋能‘空天地’系统-航测遥感技术全链应用”农情监管平台发布和相关内容展示。利用农情监管系统在“三夏”期间,配合工作调度需求,服务“三夏”指挥调度工作;完成农情监管系统二期(农机调度及宅基地审批管理业务系统)项目建设工作的立项审批、技术和保密应用方案评审、项目招标等相关事宜。2.做好其他农业信息化日常运管工作完成西安市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服务运营和西安市农业物联网维护升级项目2个项目的验收工作;向省农业信息宣传中心报送数字乡村典型案例1个、智慧农业建设典型案例2个,向市发改委推荐了临潼区智慧畜牧管理系统作为数字经济示范案例;由我中心推荐的灞桥区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和鄠邑区物联网智慧蛋鸡养殖模式入选2023年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组织各区县完成2022年度全市农业生产信息化情况统计的系统填报工作,按期提交省农业农村厅通过了审核;按照2023全国“土特产”推介活动安排,我中心动员组织各区县积极参与活动、申报当地“土特产”,最终推荐周至猕猴桃作为西安市“土特产”上报至省农业农村厅,协助周至县农业农村局在“土特产”品质评价申报平台上报相关数据信息。周至猕猴桃成为我省首个经过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研究所专家团队评审进入集中宣展的“土特产”。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我中心不断强化网络运维,拓宽信息服务渠道,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各项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在西安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三、存在问题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尽管完成了全年目标,但还存在政治理论学习与实际结合不紧,工作按部就班多创新探索少,深入一线服务基层不到位等问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做好网络信息采编发工作,推进信息系统国产化改造,加强安全防护,确保信息服务平台高效、安全、稳定运行;积极提升监测分析能力,持续开展农产品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行情监测,服务“菜篮子”国考和城市稳产保供;持续开展信息进村入户,继续组织全市益农信息社开展“四类服务”,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提升信息化应用辐射带动能力;优化拓展单位职能任务,结合局农情监测系统建设,按照要求做好农情监测系统平台的后期运维工作;全力做好机关服务保障,协助局机关完成政务公开、互动交流、信息上报、工单流转、数据统计、网络安全、电脑运维、会议服务等相关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