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农机监理与推广总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机使用提供监理保障,推广先进农机技术,提高农机化水平。农业机械牌证管理,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资格认定,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农机安全普法教育,政策宣传,管理范围内的农机违章处罚,事故统计及处理·农机职业技能和安全技术鉴定,农机生产质量检查,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投诉·农业机械化技术引进、试验推广、农机管理干部培训 | |
住所 | 西安市雁塔区朱雀大街南段2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党党 | |
开办资金 | 674.2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97.08万元 | 474.1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1、秸秆综合利用任务超额完成。围绕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工作,指导8个涉农区县继续建设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示范区,引进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机具,辐射带动全市面上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任务完成。全市全年主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为97.97%,超额完成年初下达的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的目标任务。2、农机化生产进展顺利。全力组织“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三夏”期间,全市组织检修7.8万余台农机具投入作业生产,并设立56个跨区作业维修及配件供应点和43个跨区作业接待站,全力服务农机作业生产。“三夏三秋”期间,全市共完成小麦机收213.69万亩,玉米机播185.4万亩,玉米机收175.2万亩,播种夏粮209万亩,农机作业生产任务均全面完成。3、粮食生产机械化提质增效有效推进。在临潼、鄠邑、长安等区县建立了10个试验点,开展小麦宽幅沟播、玉米增密播种技术及机具的试验示范,并取得了良好效果。2月、10月,分别组织召开了现场观摩会,为粮食提质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积极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工作,鄠邑区、高陵区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县。4、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组织开展全市农机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开展隐患排查活动292次,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35场次,完成国家补贴机具注册登记1491台,登记率达100%;检验注册登记的农业机械15382台,检验率达89%,全市未发生农机安全伤亡事故,安全生产形势平稳。5、农机化服务不断创新。举办“西安农机云课堂”6期,制作发布农机化技术短视频61条,建成了粮食、果业两类3个农机产业实训基地,全年累计培训各类农机人才198场,12631人次,圆满完成目标任务。向省市网站上报各类农机化信息324篇,被采用276篇,《西安乡村振兴》公众号刊登25篇。全年农机化工作在《农业科技报》、省市电视台、西安日报等媒体报道20次,有效提升了我市农机化工作的影响力。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农机技术推广应用实现新突破。全市农机部门将农机技术推广向蔬菜、果业倾斜,开展了猕猴桃、葡萄、石榴等特色果业的开沟施肥、高效植保、机械除草、机械搬运采摘等关键技术环节引进试验,全市建立了4个果业、2个叶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果业机械化水平达62.11%,创历史新高,叶菜机械化收获实现零突破。2.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成效明显。建立了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及烘干应急调度指挥系统,启动了烘干应急调度指挥系统,“三夏”期间发布市级调令31个,全市共调动机具1030台次参加抢收作业,全面完成了农机作业生产任务,为灾害条件下粮食丰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3.粮食生产机械化提质增效有效推进。试验示范玉米增密播种机械化技术。在临潼、鄠邑、长安等7个涉农区县10个合作社设立试验点,开展技术及机具的试验示范,6月18日前试验点玉米全部播种到位,指导试验点及时科学开展高效植保等田间管理,目前10个示范点玉米已全部收获,增产效果明显,单产最高的阎良武屯合作社达到每亩845公斤。三、存在的问题今年,我站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专业技术人员知识老化和断层、农机化项目实施水平不高、农机技术研究深度不足等亟待破解的问题。四、2024年工作打算1、积极推进“农机调度”项目落地实施应用。建设信息化智能化农机作业系统,加大“三夏”、“三秋”机械化跨区作业的组织力度,建立全市统一、精准管理的农机指挥调度平台。2、扎实抓好农机安全工作。进一步推进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提升干部队伍业务能力素质,指导“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全面完成农机安全技术检验任务,常态化开展农机安全宣传培训,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农机事故。3、加快推动农机装备创新,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开展先进、适用农业机器人推广应用,做大做强农业机械化产业链;加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和“特色产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指导培训,推动粮食、特色果业和蔬菜等产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4、狠抓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立足治污减霾治理、面源污染整治和生态西安建设,重点抓好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工作,继续以示范田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小麦机收秸秆粉碎还田、玉米精量播种、小麦宽幅沟播等七项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不断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5、持续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能力。进一步推广机收减损、小麦宽幅沟播、玉米增密高产5335等农机化技术,开展试验示范,加强技术指导,提高技术实施水平,为提高粮食单产做出农机贡献。6、开展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机防灾救灾能力建设,紧紧抓住农机装备保障、应急作业准备两个关键,为灾害条件下粮食丰收提供有力保障。7、持续抓好农机化教育培训。继续打造建设高标准、机制完善的农机产业实训基地,总结经验和方法,巩固培训成果,形成一套流程、一套做法和培训基地资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