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新城分局环境监测站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新城分局环境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4-04-28 15:39
单位名称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新城分局环境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环境质量监测·负责辖区废气、废水、噪声、空气质量、粉尘等因素的监测分析·环境保护质量课题研究,编制环境质量报告,为环境监理提供依据
住所 西安市新城区长兴路9号
法定代表人 曹国晶
开办资金 137.8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89万元 7.3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1.重点推进实验室建设和搬迁已完成办公区域的搬迁,截至目前,已完成实验室废水、废气、微生物室等项目的建设。2.加强学习培训组织监测站工作人员定期站内学习环境监测基础理论、监测技术规范、环境标准以及环保法律法规,参加了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组织的企业自行监测检查线上培训、陕西省省生态环境系统的监测数据质量提升宣贯线上培训、陕西省2023年生态环境执法监测联合网络答题活动、市站组织的污染源执法监测数据联网直报工作线下培训,于市站观摩学习了现场废气采样仪器的实操使用。全站人员参加2023年上岗证考核工作,全部通过考核。参加国家及省、市环境监测站组织的能力验证工作,主要包含水中电导率、粪大肠菌群、二氧化硫、挥发酚、总硬度、氟化物等能力验证考核,监测结果上报并全部合格。3.例行监测与质量管理(1)废水监测完成辖区内5家涉重金属企业车间口及总口的废水采集、监测工作(每季度),车间口完成六价铬及总铬监测因子,总口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及悬浮物监测因子;完成6家医院的废水采集、监测工作(每半年),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悬浮物、余氯及粪大肠菌群监测因子,共完成监测报告41份。(2)大气环境监测完成辖区内9个街办自然降尘监测点样品采集监测和数据整理工作(每月),并按时上报区生态办。截至目前共计完成降尘监测12次,共计监测点位108个,分析降尘样品108份。按照市上五项机制考核要求,对国控子站6项指标进行评分及预测排名情况;随时为分局其他相关科室提供数据。(3)声环境监测按时完成新城区功能区噪声监测2个点位、区域环境噪声5个点位和城市道路交通噪声11个点位的监测工作,并按时完成数据整理及上报工作。配合市局监测处开展国控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选点工作。开展国控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7×24小时对比监测工作,并按时完成数据整理及上报工作。(4)保障国、省控空气自动站运维完成辖区内国控空气子站和省控空气子站的巡查工作和维护工作,每周至少2次对其周边进行巡查,全力做好两个空气子站的安全运行、电力供应、网络通讯和出入站房等日常运行所必需的基础条件保障工作,做好站房周边20米范围内的维护管理,保证子站正常运行,有效防止人为或其他干扰情况发生。(5)质量管理及其它工作完成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基础信息统计调查上报工作;完成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检验检测机构的资料上报和自查报告;完成2023年的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申报工作。完成监测站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工作;完成12个月的质量监督工作,出具质量监督报告12份。完成2023年所有在用仪器的计量检定、校准工作。所有在用仪器进行检定和校准;对实验室所有试剂和玻璃器皿进行整理与核查,过期药品的按要求进行处理并重新购买,破损的玻璃器皿进行购买。二、取得社会效益1.对重点企业与辖区内医院进行监督性监测,掌握废水排放情况,为环境执法提供依据。2.监测9个辖区降尘情况,为生态办提供数据,为改善辖区空气质量提供数据支持。3.日常巡查排除人为干扰,保障了国控空气子站和省控空气子站正常运营,对改善我区空气质量提供了数据支持。4.完成功能区噪声监测2个点位、区域环境噪声5个点位和城市道路交通噪声11个点位的监测,为辖区内声环境质量提供数据支持。5.实验室建设与监测能力提升,预计项目完成后可提升辖区环境监测能力,实现在“十四五”期间提升监测能力、建立重点监测站的目标。三、存在问题1.监测技术水平仍待提升2.学习创新意识有待增强四、下一步打算1.按照质量体系要求,完成计量认证工作根据最新监测要求,不断完善体系文件,强化环境监测计量认证、质控工作,实施全程质控,从监测方案编制,监测报告的批准签发、登记、发放,质量管理,应急监测管理,样品管理,实验室测试,标准物质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年度检定等方面完善第六版质量体系文件,以确保我站完成实验室建成后的计量认证工作。2.合理规划,积极推进重点监测站建设工作一是按照重点站基础项目、实验仪器设备要求、辖区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执法监测的需求,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仪器设备、合理调整监测站认证项目。积极组织监测人员培训,熟悉新配备的仪器和新增项目操作,确保新实验室尽快投入使用并开展工作。二是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机制与强化质控体系建设。强化实验室管理,优先采用国家(GB)或行业(HJ)监测方法标准,加强控制样品采集、样品运输保存交接及样品检测、结果分析、数据输出全过程,做好实验室仪器的维护管理、定期核查校准;严格按照监测任务作业指导书、监测技术规范标准、环境质量监测质量保证手册开展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重点做好一定比例的平行样、密码样、质控样、加标回收,提升监测数据的精密度、准确性。三是加强预警预判强化应急监测处置能力。建立执法监测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监测设备、串联各类环境数据,做到能预判早解决;强化科室联系,及时掌握大气环境质量、企业排污情况、水质趋势走向。四是针对企业自行监测检查、监督性检测工作提质增效。对辖区污染源企业监督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比例、监测频率、监测质量。3.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系统).实现质量信息采集、处理、传递和溯源的自动化,提高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实现对检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监管,提升质量管理的水平。4.利用建设新实验室的东风,盘点现有实验室库房所有仪器,再利用新的仪器设备的基础上,将淘汰的老旧设备整理成册,利用新的试验场地,建立一个能反映新城监测发展三十年历史的老旧仪器设备小型展览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至2028年8月7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