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

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

发布时间: 2024-04-28 10:47
单位名称 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污染防治执法•生态保护执法•核与辐射安全执法•地下水、农业面源防治执法•开发土地、矿藏生态破坏执法•自然保护地生态破坏执法•流域水保护执法
住所 西安市碑林区大学东路4号
法定代表人 赵元伟
开办资金 3824.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436.37万元 14717.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执法支队在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不断加强队伍和能力建设,扎实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执法专项行动,持续保持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做出有力贡献。业务开展情况(一)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一是固定源方面,开展工业炉窑专项执法检查,检查企业264家。夏防期间,组织开展有机废气行业专项执法检查,共检查有机废气企业535家次,加油站455家次。完成生态环境部9+10轮次和省厅20轮次监督帮扶工作,累计完成交办问题3262件。二是移动源方面,深入开展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综合整治,累计开展监督帮扶57次。全市累计检测各类机动车11.34万余辆,查处超标车608辆。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单位7699家、机械3.7万余台,查处未编码登记和超标机械共495台。建设了移动源排放污染执法平台,实时收集汇总全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道路执法检查、大户单位抽测等移动源执法工作数据。落实我市老旧车辆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专项实施方案要求,强力推动淘汰工作开展。全市共计淘汰各类机械868台,完成率111.4%,超额完成2023年淘汰任务。(二)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一是组织开展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重点涉水企业、医疗机构等领域专项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5062人次,检查各类涉水工业企业2117家次,查处涉水环境违法行为23起。二是组织全市开展黄河干流及渭河流域陕西段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已超额完成我市80%溯源和30%整治的目标任务,开展了渭河流域西安段入河排污口排查专项行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44人次,排查入河排污口127个次。三是组织各相关分(县)局对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万人千吨”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和秦岭区域水源地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共出动312人次,检查水源地159家次。四是定期分析全市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传输情况,及时解决影响数据传输的问题,指导督促排污单位完成缺失数据补传工作。全市223家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为97.18%。(三)有效开展秦岭生态环境执法检查。印发《2023年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检查秦岭区域企事业单位、水源地、农家乐等1156家次,查处违法行为3起。配合各部门开展联合交叉执法检查、农家乐检查、秦岭区域卫片、图斑等执法检查10余次;查处杜角镇村污水直排子午峪河道、建筑垃圾倾倒、湿地保护区“交通穿越”等批办及信访问题7起。(四)持续推进辐射安全和排污许可证执法检查。根据省厅批转《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转送上海市某便携式X射线装置销售单位销售台账的函》,对涉及我市的2家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组织开展全市废旧金属回收处置行业射线装置使用情况排查和涉核与辐射放射源、射线装置的环境安全和防护专项执法检查;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排污许可证后监管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排污许可证后专项执法检查活动。组织区县现场核查并依法查处125家排污许可问题企业。(五)周密部署开展固体废物执法检查。一是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圆满完成。印发《西安市2023年度黄河流域固体废物倾倒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完成了生态环境部反馈的25个疑似问题点位的现场核实和整改工作。二是开展一般工业固废专项执法。共出动执法人员2313人次,检查企业942家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4起。三是开展涉重金属企业检查。组织对全市61家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四是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联合市公安局、西安铁路运输检察院印发《西安市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动方案》。我市共办理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案件2件,均已移交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六)全力防范生态安全风险。先后开展冬春季隐患排查、中亚峰会安全保障、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有限空间安全隐患等一系列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共排查5515家企业,排查发现一般隐患976个、重大安全隐患11个,均已整改完成。持续推进“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编制,对大耿峪河、新河、沣河、零河4条河流开展“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编制工作,通过资料收集、现场勘探、方案编制、专家评审等工作,方案编制工作已全面完成。扎实推进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有效强化保障了全市水环境安全。(七)妥善处置投诉有效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全年直接办理省、市批办投诉和舆情信息35件,按时办结率100%。常态化开展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执法检查,累计出动夜间执法检查34次,查处违法施工单位29家。结合重点时段声环境质量保障工作任务,围绕中亚峰会、高中考期间先后组织全市开展专项执法行动2次。(八)扎实开展“2023利剑治污”专项行动。2023年以来,共计出动执法人员2.4万余人次,检查企业1万余家次。共发现各类问题822个,其中801个已完成整改,其余问题正在积极推进整改。对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坚持“动真碰硬、露头就打、发现就办”,涉嫌犯罪的,按照“应移尽移”原则全部移送司法机关。共对291起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收缴罚款2195.97万元。移交市场监管部门查办案件22起,移交公安机关查办案件6起,其中刑事案件3起。取得的社会效益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优化执法方式,加大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监督执法力度,组织开展涉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核与辐射等十四项专项执法行动。全市出动执法人员 59148 人次,检查企业25238 家次;对1290件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立案处罚,罚款金额 6046.219551 万元,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数3件,实施查封扣押企业家数35 家,移送拘留案件数5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2件。存在的问题(一)执法外部环境越发严峻。受自然条件、能源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总体仍处于高位。(二)执法人员结构问题。执法队伍中,执法人员法律专业和生态环境相关专业比例较低;部分区(县)执法大队执法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接受能力较差,对环保法律法规系统掌握不够,能力素质与新的执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三)生态环境领域上级各类督查、检查过于频繁,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干扰。因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压力较大,尤其是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困难重重,国家、省级层面组织的各类强化监督、交叉检查、督查频次过于密集和频繁,全年基本为压茬式不间断开展。导致对市场主体尤其是涉气排污单位检查次数过多,对市场主体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了干扰。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围绕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狠抓落实。继续开展工业炉窑,挥发性有机物,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等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扎实做好热点网格监管、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相关工作;持续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和汽车维修行业执法检查,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二是持续加大涉水、涉土壤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涉水环境违法行为;继续做好入河排污口排查相关工作;强化黑河、李家河水源地执法监管;以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为核心,组织开展自然保护地执法检查;继续深化对农村面源污染的执法检查。三是加强固体废物执法监管。扎实推进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环境执法等重点工作;加强固废危废、工业固废、涉医疗废弃物、涉重金属等方面的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环境污染犯罪行为。四是持续开展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环境安全专项执法,强化排污许可证后监管。五是扎实开展噪声专项执法检查及环境投诉工作。(二)强化应急值守和应急响应一是组织开展市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完成2024年度市级部门演练工作任务。二是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载体,围绕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环保设施等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做好重大节假日和敏感时段组织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三是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和应急物资储备工作,进一步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能力。四是按照《西安市“十四五”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南阳实践”工作方案(2021-2025)》,积极推进我市2024年度“一河一策一图”工作,按时完成环境应急响应方案编制工作。(三)加强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及建设项目监管一是切实加强对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二是持续做好执法数据质控,重点做好执法数据质量“时效性”指标监控工作。三是建立健全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主的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提升智慧执法水平。四是持续加大现场端管理和监督检查力度。五是持续加强对项目施工地点进行执法检查,对环评及“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四)持续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切实提升执法能力在大练兵活动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对标对表落实任务分工,从严从细促进能力提升。对各分(县)局大练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度统计和考核排名并进行通报。组织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大练兵业务培训、执法技能竞赛比武、监督帮扶“实战练兵”等活动,培养一批优秀执法骨干,力争在大练兵活动中取得更好成绩。(五)继续深入开展稽查工作,促进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一是以生态环境部最新颁发的《生态环境行政稽查办法》为契机,不断深化执法稽查工作,对至少30%的区县开发区大队开展专项稽查,提升全市的生态环境执法水平。二是继续开展“送法入企”活动,积极践行“谁执法谁普法”,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入企”活动。三是继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工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支队获得全国“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全省执法大练兵技能比武团体二等奖,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嘉奖和全市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先进集体。支队执法二大队获得全国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表现突出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