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3年,我单位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认真开展根治欠薪、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认真完成对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遵守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规定的行为,指导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维护正常的劳动关系。全年以维护广大劳动者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以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查处各类违反劳动法案件为突破口,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核心,以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查处各类违反劳动法案件为重点,着力推动碑林区高质量发展,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制度措施,狠抓落实落地。先后建立了“3*3*3”劳动监察立体防护网、打造推行“1353工作模式”,持续大力度推进根治欠薪综合治理,推动国家欠薪线索回复满意度“100%”!一是坚持高位部署,把好根治欠薪“方向盘”。充分发挥碑林区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作用,组织召开工作例会12次,分析研判问题发展形势,开展排查和调处工作,及时调解和处置欠薪问题隐患,对全区16个在建项目实行台帐周更新、隐患台帐日报送制度,做到全程跟踪督办。11月24日,组织召开全区2023年度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要求各成员单位以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主线,坚持源头防欠、系统治欠、依法惩欠、集中清欠,积极履行行业属地管理责任,全面排查欠薪风险隐患,摸清工资支付底数,督促用人单位完善规章制度,自觉规范劳动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稳妥做好欠薪应急处置稳控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年未发生一起50人以上群体性讨薪案件。二是加强普法宣传,打好重点项目“预防针”。围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各类人社法规政策,持续开展“送法进工地”“送法进企业”等活动,不断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截至目前,开展政策宣讲活动10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现场解疑1000余人次。充分发挥陕西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作用,召开项目经理和劳资专管员专题培训会,开展政策宣讲解读,提升项目经理和劳资专管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从源头最大程度减少欠薪风险隐患发生。三是畅通维权渠道,增强群众维权“满意度”。在全市率先推出维权“安薪帽”,成立维权小分队深入在建项目工地张贴维权二维码,印发维权二维码2000余份、维权告示板200余张。务工人员通过微信扫码,填写个人信息和维权线索,即可完成投诉举报登记。建立欠薪企业黑名单预警制度,将信用与考核挂钩,将涉嫌单次群体性和多次频发性的欠薪企业列入黑名单,在诚信等级评价年检中给予C级评价。同时对辖区已多次发生欠薪违法行为的企业进行约谈,全面压实欠薪企业主体责任,责令其及时发放劳动者薪资报酬。四是优化窗口服务,实现维权只进“一扇门”。落实一厅式集中办公,构建监察、仲裁化解劳动纠纷一窗受理、联合处置的工作模式。坚持调解优先、调解为主的工作方法,提升调解阶段化解率,避免出现一案多诉的情况。针对劳动仲裁、监察不同的受案范围,做好前端分流,利用立案阶段,做好维权指引,及时告知立案情况,有效避免仲裁、监察“两头跑”的情况。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对存在违法行为的用人单位,深入企业全面排查劳动合同、工资发放等涉及劳动权益事项,依法查处劳动用工违法行为,源头减少劳动纠纷。五是狠抓欠薪治理,跑出碑林民生“薪速度”。打造全覆盖、全要素、全过程实时监管,案件线索发现在先、矛盾化解在前的工作机制。依托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欠薪舆情监测平台,监测预警欠薪案件2764起,全部妥善化解。对欠薪投诉量大、工程款拨付和工资支付异常的重点项目和企业,督促其按规定每月上传考勤、工资支付等信息。紧盯已发生欠薪问题的在建项目,在农民工实名制、专用账户、工资保证金等制度落实上加大检查力度,避免欠薪违法行为再次发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扎实做好各类投诉举报工作。2023年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扎实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接待、处理各类劳动监察举报、投诉等欠薪案件724起,涉及1299人,涉及欠薪金额1223.78万元;协调处理线上平台线索工单累计6522件,其中,全国根治欠薪平台线索处理2612件,12345市民服务热线线索3910件,办理各类网络舆情共计90余件,回复率达100%;开展2次根治欠薪平台满意度回访抽查,群众满意度100%。2.积极开展各类专项行动。开展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和诚信等级评价工作,全区共审查用人单位1963家;累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3次,涉及用人单位共计47家;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新业态领域保护未成年人专项治理、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百日攻坚”夏季专项行动、规范民办幼儿园劳动用工行为等专项检查共计4次,全面规范全区各用工行业遵守劳动用工行为。3.严厉打击欠薪行为,做好劳动保障宣传工作。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7件,涉及劳动者255人,涉及181万元;结合日常巡视检查、专项检查和其他有关工作,发放劳动用工普法宣传彩页2万余册,为群众答疑解惑百余次;积极为建设我区用人单位模范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险法、劳动者依法维权,社会和谐稳定,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美好远景做贡献,全年未发生一起因欠薪而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量薄弱,人员配备不足。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涉及范围较宽,且随着投诉举报渠道进一步畅通,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投诉举报不断增多,劳资纠纷问题也不断增多,大队需将大量精力放在处理日常投诉举报上,人员编制数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的需要。2.改进措施:加大调解力度,以案件调解为主。对举报投诉的拖欠工资问题,大队按照“快立案、快调查、快处理”的原则及时进行调查,依法开展劳动争议调解,积极化解劳资纠纷矛盾。对投诉的拖欠工资尤其是群体性案件,做到反应灵敏、行动迅捷,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整合现有执法资源,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力量,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伍能力,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及时调出案件,化解劳资纠纷矛盾,切实解决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量薄弱、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建立案件分析研判室,提升劳动监察工作质效。近两年大队持续把分析研判贯穿线索处置全过程,下一步大队将设立案情分析研判室,适时召开研讨分析会,对重点线索、复杂案件提前介入,变“单兵作战”为“联合作战”,提升整体战斗力。同时,对典型案件进行复盘分析,找出问题及症结,做好查缺补漏。注重发挥典型案例的教育、警示和震慑作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及时纠偏矫正,注重从源头上防范、从制度上规范,努力实现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2.加强执法力度,助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积极主动作为,不定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加强日常巡查和举报、投诉专查工作,促进企业规范用工。建立以集中式专项检查为推动,以日常巡视监察为基础,以劳动保障监察年审为保证,以举报、投诉案件专查为重点,以群众满意度为支持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进一步督促企业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规范用工行为,逐步实现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监督机制,全力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3.持续以根治欠薪为重点,强化“无拖欠”目标。我大队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有关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要求,以贯彻实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重点,依法根治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持续推进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力争实现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的工作目标。每月下沉工地摸排巡查,按照《条例》要求,对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严格检查,保证农民工按月足额拿到工资报酬,减少欠薪矛盾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