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师范学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培养高等学历师资人才,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中文、政治、历史、英语、数学、物理、化学、体育、计算机科学、艺术、社科等学科的本科及大专学历教育;中小学教师的各种培训任务。 | |
住所 | 陕西省渭南市站南路24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守华 | |
开办资金 | 125663.6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教育厅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6043.93万元 | 154963.3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 | 从业人数 14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主题教育。贯通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深入开展读书班、实践研学等。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13次。按照“五个必须坚持”要求,重点围绕12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建立问题清单,持续动态销号,推动整改落实。二、贯彻落实“三个年”活动要求。以破解难题、推动发展为落脚点,坚持学与干并重、查与改贯通、建与治结合,强化干部培训、多岗位历练、重大工作锻炼。落实重点工作专班制度,持续推进落实“我为师生办实事”130余件。强化业绩导向。三、召开第三次党代会。总结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取得成绩和经验,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三步走”战略部署,明确未来五年发展思路、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成二级党组织补选和党支部换届,实现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全覆盖、党务人员培训全覆盖。获批省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获市基层党建示范党支部。全年发展党员415名,抓实日常教育管理。五、推动思政教育提质增效。召开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定期研判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检查。持续推进“三进”工作,常态化开展思政课“大练兵”,落实领导干部听、看、讲思政课。持续打造“书记小喇叭”等文化特色品牌。学习强国号上线。聘请“优师计划”校外辅导员。获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优秀组织单位,连续四年获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结合清廉学校建设,深入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推动建章立制,强化监督检查,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开展第六个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开展教育整顿,组织网络违规行为专项整治等。规范处置问题线索。完成4个二级学院巡察工作。七、加强人才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引育考评激励机制。创建区域高层次人才工作联盟,与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签订合作协议。1人被评为二级教授,入选省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青年科技新星。选派10名优秀干部参加中省专题培训、9名干部挂职锻炼、3名干部参加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等,推动机关、院系干部交流轮岗。八、广泛凝聚办学治校合力。开展各民主党派“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系列活动。连续5年获市高校统战工作先进单位。召开四届四次双代会。召开第七次学代会。获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围绕文明城市创建等开展志愿服务。获2023年省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举办63周年校庆日活动,推动成立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围绕“离退休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等主题开展调查研究。九、坚决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开展重要保障期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及时稳妥处置涉校网络舆情。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第三十五个保密宣传教育月”活动,围绕重点环节对标做好保密自查自评和日常管理。建立接诉即办工作机制,规范涉诉案件应诉程序,健全基建工程招标事项审批线上流程。及时办理回复陕西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按照要求制定方案清偿债务。十、优化专业建强课程。新增科学教育、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申报增设生物制药专业,成立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省级线上特色课程、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等。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获省级课程思政“教学标兵”、省级思政课团队“教学标兵”等。十一、坚守特色提高质量。首次定向开展“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2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成功举办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院校高质量发展论坛等。学生在全国、全省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等比赛中获奖24项。十二、深化教改促进发展。获批教育部协同育人、省级教改、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研究项目等47项,大创项目国家级、省级95项。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高水平竞赛中获奖400余项,入选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获批省大中小学“双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增选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十三、开放办学提升影响。赴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访问。俄罗斯、肯尼亚等国家代表团来校访问交流。获批省科技与艺术融合创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省外国专家服务重点项目。新增6所国境外合作高校。当选为中俄合作办学高校联盟轮值主席单位。十四、强化学科建设。制定新文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获批研究生联合培养专项单列招生计划20人。与省内外25家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新增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34人。《学报》复合影响因子创历史新高。十五、提升科研能力。完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管理等制度。科研项目立项675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增省市科研平台13个。召开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二届委员会。与11个市县区政府等签订协同发展框架协议。承办陕西省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年会等高水平学术会议。与陕西省科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十六、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坚持实施师德师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师德师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开展师德集中学习教育,举办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和理想信念专题教育实践研学,加强师德师风正面宣传引导和反面警示教育,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开展弘扬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十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修订《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修订)》。开展新入职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等。选派教师赴国内外高校访学交流,推荐遴选教师参加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师融合式教学等进修项目,115人挂职锻炼。获批“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获省教学名师、全省最美教师,176人次获得厅局级以上荣誉和奖励。十八、加强学生工作队伍与阵地建设。开展辅导员与心理健康教师职业能力训练和素质拓展。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建设18个辅导员工作室。动态管理学生心理健康台账,强化分类指导。超额完成征兵任务。获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训练案例督导优秀育人团队、全省高校数字心理教育管理先进单位、全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十九、抓实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开展就业创业政策专题培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培训等,落实领导干部包联帮扶重点群体毕业生制度,坚持访企拓岗,设立校内见习岗,举办首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持续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质量跟踪调查。二十、强化制度建设执行与规划引领发展。完成学校章程修订,梳理校级制度,加强学校“十四五”规划“1266”重点任务核心指标专项调研,着力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结合建言献策设立高教改革研究项目。二十一、加强项目库建设。项目库建设立项35项,组织开展教育强国工程--产教融合实验实训中心论证入库工作,推进富平校区学生公寓楼建设。二十二、提升内控管理水平。制定2023-2025三年审计项目总体规划和分领域审计项目滚动计划。完成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开展资产处置管理问题专项整治。二十三、深入推进省市共建。与省教育厅、市人民政府签署支持学校高质量发展协议,与地方政府、部门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了渭南县区教育合作全覆盖,推进《中共渭南市委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渭南师范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落地。二十四、坚持服务地方发展。以澄城县基础教育能力提升和尧头窑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八大工程”,连续六年获全省“双百工程”先进单位。围绕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积极拓展校地校企合作。打造技术经理人队伍,建立教授服务团专家智库,为地方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需求10余项,共建产业研究基地2个,新增入园企业2个。获批国培、省培项目20个,承办市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培训等,受惠教师3800余人。获批省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省级基地。二十五、优化办学条件。获批国家中长期设备贷款项目、国家发改委教育强国项目。完成监控系统升级、消防设施升级、汽车充电桩等项目。完成校园网骨干核心设备升级,捐建智慧教室、录播教室投入使用,规划建设生物库平台。被列入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政府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获省节水型高校、陕西高校公寓管理、饮食管理先进集体。二十六、做好民生保障。推进“六好”文明校园创建。绿色学校创建通过验收。加强警校共建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与省内高校图书馆签署资源共建共享协议,与地市文史馆完成图书互换共享。建成师生服务中心,体育馆定时向教职工免费开放,设立方便药房。积极协调地方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问题。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未涉及诉讼投诉事项。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2023年,学校先后为398人次学生发放应善良助学金、筑梦奖学金、丰泽助学金等社会捐赠资金74.815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