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

发布时间: 2024-04-26 16:10
单位名称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专科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工学类、理学类、管理学类大专学历教育;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专业培训、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
住所 陕西省宝鸡市宝福路56号
法定代表人 向纪明
开办资金 24106.5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教育厅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0573.73万元 39558.03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公益 从业人数  33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加强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全力推动办学关键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提质量、创特色、树品牌”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政治思想建设1.党的政治建设。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第一议题”制度,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施办法》,班子成员深入联系基层支部和二级学院,给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思想理论武装。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印发实施方案和督导方案,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举办干部读书班,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校领导和中层正职每人1个调研课题,撰写学习心得和调研报告,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检视整改,推动发展。3.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设立省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开发“纪念馆里的思政课”,省级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教学标兵1人、教学团队能手1个。编制内配齐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师,“马工程”重点教材覆盖率、使用率达到100%。建成“一站式”学生社区。4.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每半年一次自查。新闻宣传“三审三校”,及时排查整改“固定表述错误”。设立舆情监控专项资金,落实上网用户网络实名制。开展反邪教警示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完成防范宗教渗透排查。加强文明校园建设,确保校园和谐稳定。二、组织领导能力1.办学目标定位。按照“提质量、创特色、树品牌”的总体思路,聚焦建设智能制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品牌过硬的高职院校,印发《学校2023年党政工作要点》和目标任务分解表,将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2.班子能力建设。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建立督办落实制度。每周一召开党政领导碰头会,加强沟通协调,提高工作效率。修订学校章程,聘请法律顾问,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做到内部治理依法、围绕业务普法、专业课程讲法。3.干部队伍建设。严格选拔任用处科级干部,完成二级单位年度工作和干部考核。积极组织参加上级教育培训,开展暑期干部能力提升、党务干部专题培训班,完成干部培训规定学时。印发《领导干部兼职管理规定》,强化干部监督管理。4.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名师、教授、硕博、双师、青教“人才强校五大工程”,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奖励办法》,招聘专兼职教师87人,教师培训570人次、企业进修34人,认定“双师型”教师8人,评聘教授3人、专业(学科)带头人16人、骨干教师26人、优秀聘任教师6人。推进绩效工资和职称评审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三、组织体系建设1.制度机制。印发《党支部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完成党支部述职评议考核工作,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主题党日等制度,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2.基层党建。完善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党组织工作规程,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全覆盖,开展首批校级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工作,智能制造学院支部获批第四批陕西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校荣获“全省高等学校档案工作优秀单位”称号。完成党支部换届工作。成立党校。召开统战工作会议,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印发《党建带团建实施方案》,成立团校,完成二级学院共青团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召开第四次学生代表大会,荣获宝鸡市“五四红旗团委”。选派6名骨干力量,继续赴镇巴职业高级中学开展“组团式”支教帮扶。发挥“双百工程”产学研教育培训基地作用,助力麟游县乡村振兴。召开二届一次教代会,凝心聚力推动学校由量变到质变,向高水平高职院校阔步迈进。四、办学育人绩效1.专业建设。招生3592人,实现“七连增”,全日制在校生超过10000人。围绕强化办学特色,制定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推进省级“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宝鸡市委、市政府领导来校考察,支持学校建设新校区。2.教育教学。实施爱国、文化、管理、课堂、实践、读书、体育、美育、劳动等“九维育人”模式,加入“三全育人”联盟,获批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1门,省级一流核心课程(线下课程)1门,省级教改项目4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省级思政教学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一等奖1项。承办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3个赛项,获优秀组织奖,省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9项,国赛三等奖1项。陕西省大学生足球联赛高职高专组季军,陕西省第十二届大学生定向锦标赛高校丙组团体总分第一名,陕西省第二十七届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冠亚军、女子双打冠军和体育道德风尚奖。3.科研创新。立项课题39项,结项课题3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横向项目2项,合同金额40.2万元。在钛产业学院实行“1114”实体运作模式,建设钛产业展馆、钛技术应用研究院、“钛”想告诉你服务平台,以及人才供给、员工培训、中小微企业孵化和技术推广基地。4.社会服务。加入全国工业大数据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建设全国汽车智能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立足宝鸡市蟠龙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产业学院7个,从企业聘请产业院长和导师,形成“园中校、校中企、政行园校企深度产教融合”的陕机电路径。成立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建成市级众创空间,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2470人,职业培训1.65万人日,培训收入140万元。两次赴哈萨克斯坦完成“新交通系统轻轨一期工程”技术服务,同时积极申报推进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5.经费管理。科学编制年度财务预算,严格财务收支,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办法和发现问题整改办法。6.教育数字化。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业务部门,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提升工作水平。7.学生管理服务。资助政策落实到位,学籍管理专人负责,异动事项需院长办公会审定。专升本升学率94.9%,337名学生考入本科院校。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3项,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陕西赛区银奖3项、铜奖1项。设立全省“优质兵员储备基地”,94名学生参军入伍。“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银奖1项、铜奖2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省级优秀团队”1个、“省级先进个人”1人。五、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纪检工作,开展校内巡察和巡察整改“回头看”,推进清廉学校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抵制“四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六、工作作风建设扎实推进专项整治和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按时上报进展情况,不存在教育乱收费情况。提出不推诿、不扯皮、不拖延、不找借口和有目标、有计划、有执行、有检查、有结果、有责任、有奖惩的“四不七有”要求,形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七、校园稳定安全统筹事业发展与稳定安全,夯实三防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优化后勤保障,校园安全稳定有序,被授予陕西省“平安校园”称号。一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通过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不懈奋斗,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差距和不足。2024年,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决策部署,咬定“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十四五”规划目标不放松,按照“提质量、创特色、树品牌”的总思路,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体两翼五重点”建设任务,聚焦“双高”建设要求,深入推进全面从严管党、依法治校和九维育人,持续强化招生就业、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师资队伍、产教融合、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工作,不断提升办学育人关键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学校建成智能制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品牌过硬的一流高职院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