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碑林区> 西安市碑林区文化馆

西安市碑林区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4-04-26 11:17
单位名称 西安市碑林区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组织全区群众文化活动,培训业余文艺、文化骨干;组织文艺创作和理论研讨;开展图书收集、借阅活动;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青少年台球培训基地。
住所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东木头市114号
法定代表人 王敏
开办资金 23.8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88万元 55.9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来,碑林区文化馆在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一室两部三中心”的工作部署和具体要求,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及时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在群众文化引领方面的作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和非遗文化活动。现将2023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满足大众需求,群众文化活动有声有色碑林区文化馆发挥文化引领,坚持文化惠民,创新活动载体和活动内容,进一步丰富活跃基层文化生活,共举办文化艺术活动、培训、展览、讲座等各类线上、线下活动165场。开展的活动被学习强国、人民日报、文旅中国、中国文化报、中国文化传媒网、陕西网、西安日报、西安发布等媒体报道,共计170条。如:“兔年迎新春·传承中国年”非遗年俗系列活动内蒙古文旅厅一行赴碑林文化馆考察交流广西文旅厅一行赴碑林文化馆考察交流“乐游西安·惠享碑林”——碑林区非遗文创产业孵化基地揭牌仪式暨文化展示活动碑林区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汉风古韵传承文明·非遗同行共育新人”——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碑林非遗走进汉阳陵博物院建党102周年|碑林区文化馆民族音乐会成功举办北京大学“力行计划”西安碑林调研团到碑林区文化馆参观交流“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走进空军军医大学传统文化展演活动“引领性风尚欢悦新时代”2023碑林区广场舞大赛四海亲友今相聚,共看银汉转玉盘——盛唐中秋奇妙夜活动邦兴文达·礼遇碑林——中秋节非遗展示活动邂逅魅力碑林共谱丝路华章——第二届驻华大使夫人走进魅力碑林主题外宣活动“指尖上的丝绸之路——2023丝路妇女论坛”嘉宾在碑林开展交流考察活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庆元旦迎新春文艺展演大赛(二)成功创建陕西省非遗特色示范区碑林区非遗保护中心对我区非遗项目进行调研、走访、普查和深入挖掘,反复筛选、收集整理非遗项目。截止目前,碑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计十大类79项,其中世界级1项,国家级3项,省级20项,市级27项,区级79项。2023年底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全市唯一非遗特色示范区。(三)推动数字化建设,积极探索传统文化新表达为积极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文化馆思变进取,结合本区非遗文化特色,自主拍摄了《都城南庄》《团圆在哪》《在哪团圆》《心远》4部非遗主题微电影,点播量共计102.8万次,并被文旅中国、搜狐、今日头条等媒体报道转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碑林区文化馆荣获国家级表彰1项,省级表彰7项,市级表彰2项。分别为:2023年3月,碑林区文化馆荣获西安市妇联授予的“西安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3年8月,碑林区文化馆荣获陕西省文化馆授予的第十届陕西省群文系统业务干部技能(微课堂)大赛三等奖及优秀奖。2023年9月,碑林区文化馆荣获中国文化馆协会授予的第五届全国文化馆理论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征文优秀创新实践案例。(国家级)2023年9月,碑林区文化馆荣获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的第十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陕西非遗精品展“优秀单位组织”称号。2023年9月,碑林区文化馆荣获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授予的“引领新风尚欢跃新时代”2023西安市广场舞大赛二等奖及优秀组织奖。2023年10月,碑林区文化馆荣获陕西省文化馆授予的陕西省第二届“创一门课”大赛二等奖。2023年10月,碑林区文化馆荣获陕西省文化馆授予的2022年度优秀年报。2023年10月,碑林区文化馆荣获陕西省文化馆授予的全省群众文化征文创新实践案例类二等奖。2023年11月,碑林区文化馆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2023年12月,西安市碑林区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陕西省非遗特色示范区。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涉及内容较多,全区跨部门联合的统一机制尚未形成,同时也存在缺乏专业人才、资金不充足、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二)改进措施计划招募一批文化志愿者,切实解决文化馆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加强社会化合作,吸引更多社会力量的关注和支持,以及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细致筹划2024年群众文化活动坚持文化引领和惠民宗旨,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不断充实活动内容,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重要节点,精心策划,创新活动载体和活动内容,举办文化艺术活动、培训、展览、讲座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二)持续开展非遗三进活动积极总结“老手艺·小工匠”——非遗文化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等活动的成功经验,不断开发品类更全、内容更新颖、群众更广泛的活动;推动学校非遗流动博物馆的建设,力争将更多优秀的非遗项目引入更多的校园;持续开展非遗“进社区、进基层”文化惠民活动,让更多的群众近距离体验非遗,真正让非遗“活起来”。(三)持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的保护和宣传工作持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不断调动非遗传承人宣传展示非遗项目的积极性,培养非遗传承人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努力营造群众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四)有效推动数字文化馆建设继续秉承服务宗旨,不断创新建设内容,持续开展各类线上活动,不断提升数字文化馆现代化传播服务能力,以国家公共文化云、西安市群艺馆数字平台、碑林区文化馆数字平台为主要载体,借助公众号、视频号、微博平台等多媒体,发布更多的讲座、公益课和线上展示活动。我们会继续紧紧围绕文化馆工作核心,认真扎实、积极推进,为繁荣公共文化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新成效做出努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绩效情况:优秀2、受奖惩情况:无3、涉及诉讼情况:无4、社会投诉情况: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接受损赠资助情况: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