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我中心严格按照县政府提出的总体要求和市局下达的养护管理工作任务,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2023年全县共列养农村公路738.839公里,其中省道76.894公里,县道106.609公里,乡道199.938公里,村道355.398公里。新增省道、县道由我中心直接负责管养,乡村公路由所在辖区镇办负责日常管理养护。今年以来,我县农村公路整体管养、运行情况良好,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明确管养责任,确保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年初,按照三级“路长”责任制要求,县人民政府同各镇(办)、我中心与各镇办均签订了年度养护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及要求。并督促各镇办依据《汉中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指导意见》和《留坝县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确保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能落实落细。同时,我中心通过推进农村公路管养市场化、专业化,引进了3家养护公司,加强了对高江路、土玉路、武紫路、庙二路等重要新增省道、县道的养护管理,为县域内农村公路主干线的安全畅通提供了有力保障。2、加强管养水平,提升路容路貌。以“三个中心,八个站所”为抓手,持续加强农村公路路域环境专项整治。全年累计开展道路巡查200余次,开展路域环境集中整治80余次,累计投入养护人员4000余人次,投入机械500余台次,尤其在油菜花节、端午节、国庆节、红叶节等重大节假日,养护人员每天上路巡查,开展养护工作,大大提高了农村公路的路域环境。充分利用春耕时节,对武雪路、太狮路、张营路等重点路段进行道路绿化提升27.89公里,绘制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加大对农村公路养护质量的考核力度,每月对直养线路养护情况进行考核通报,每季度对各镇办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考核。对养护不力的镇办、企业按照相关制度进行通报批评,并按照一定比例扣除部分养护资金,以此来激发各养护单位、企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3、狠抓隐患整治,保障路畅人安。通过新增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危桥改建项目以及生命安防工程,消除了营盘至勉县二沟段、高江路、留候镇月九村等重要道路存在的地质灾害、危桥和安防隐患。同时,下发《关于加强全县农村公路通行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农村公路水毁未完成修复的排查通知》督促各镇办加强辖区内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有效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截止目前,全县共排查农村公路隐患98处,其中一般隐患96处,均已整改到位;重大隐患2处,已整改销号1处,1处正在整改。2023年,我单位在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整治工作中,不仅注重对损坏道路的修复、地质灾害点的消除以及生命安防工程等,也重视农村公路沿线安全标识标牌、减速带和广角镜的安装设置。截止目前,已经在武紫路、庙二路、土玉路、高江路等增设交通标识牌、安全警示牌156个、太阳能黄闪灯20个、弯道广角镜20个、桥梁限载标识牌31个、减速带32米、道路标线13.4公里。各镇办也根据交安委反馈的交通标识缺失问题清单,对辖区内所有急弯陡坡、平交道口等增设了相应的交通安全警示设施。各责任单位齐抓共管,护航群众安全出行。4、推进养护工程,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度,上级下达养护工程资金共计300万元,我中心通过走访调研,从促进交旅融合发展、安全隐患治理、完善农村公路设施等多个方面精准谋划,完成了留候镇闸口石至紫柏山景区道路拓宽和“白改黑”提升;实施了青桥驿镇营房坝生命安防工程;消除了姜上路水沟、涵洞及边坡隐患。为乡村振兴贡献交通力量。5、抢抓创建工作机遇,促进交旅融合。本年度,我们紧紧围绕“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创建工作,始终坚持把农村公路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按照“公路强基础、服务大提升、环境上档次”的目标,打造生态路、产业路、旅游路。“留坝县高江路”经县级申报、市级推荐、公众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脱颖而出,入选陕西2022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这不仅充分展示我县“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更使其成为一条名声在外的“网红路”,游客们纷纷慕名前来“打卡”带动了我县旅游支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今年6月初,圆满完成了汉中市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实地复核任务,为我县创建“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打下坚实基础。6、构建智慧交通,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效率。通过在农村公路重点路段安装AI智能监控,智能弯道预警,智慧灯杆等设施,建立起我县智慧交通管理信息平台和公路管养一体化应用系统平台,截至目前,我县已在农村公路易落石路面(山体)路段建成10个点位的AI智能监控视频系统,在2处急弯路段建设智能弯道预警系统,在部分公路出入口(交汇处)建设交通信息发布屏4套,在人群密集的景区周边和县城出入口建成6套智慧灯杆系统,在县城客运站建成3处AI视频监控,在项目建设工地设置监控10处。并开发“智慧路长APP”,利用数字化、技术化手段,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线上线下协同作业,大大提高了道路管养效率。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保证农村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农村公路的建设、养管促进了运输业的发展进步,将之前一些无法运出的农副产品运输出去,同时还促进了其他资源的开发,给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乡镇经济水平迅速提高。2、农村公路的建设、养管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法展。农村公路路网的建设形成,促进各种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市、镇、乡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且还能先富带动后富,不断优化农村地区的整体结构布局,使我县各个城镇都得到发展。3、农村公路优质的建设、养管成效,吸引了投资商到本地发展,使得当地居民获得更多的就业可能。除此之外,建好、管好农村公路还更好地沟通了各地之间的物质、文化信息,促进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进一步为当地人员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途径,能够去邻近的城市寻找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发展。4、农村公路的养建管充分发挥了基础性设施的积极作用,转变了落后的发展结构,改善了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同时,为当地乃至周边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由于农村公路养护里程较大,并且,县级养护资金配套不到位,导致养护人员报酬偏低,影响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稳定性,从而造成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还有待提升。2、各镇办虽然能够按照要求对所管辖的农村公路进行养护管理,但是普遍对农村公路管养工作不够重视、日常养护开展不到位,尤其对于水毁修复清理及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等靠要思想严重。3、群众爱路护路意识依然有待提高,随意侵占路面、堆放杂物、倾倒垃圾等情况普遍存在,超限超载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加强养护资金的规范管理,切实提高使用效益,理顺管养机制,落实管养责任,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鼓励村道公路以投工投劳,义务养护或轮流养护。结合实际,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相结合,统筹规划实施。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积极向上级争取养护资金,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补助标准,激发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严格落实农村公路长效机制,加大养护承包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农村公路养护质量。2、不断完善县、镇、村三级路长管理体系,推进“路长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实现从“路长制”向“路长治”的根本转变。3、在现有的“月通报,季考核”基础上建立多方式、多层次、重效果的管理考核机制。一方面,在考核体制中加入日常抽查制度,而且增加日常抽查在考核评比中的分数比例,以提高基层养护人员的日常养护意识,避免集中式突击养护。在全年综合考核结束后,对于不达标的养护企业可以取消来年的养护资格。另一方面,引入群众监管评价机制。在每次考核中增加道路沿线群众评价考核机制,由群众对该路段的养护状况进行打分,也计算在考核评分中,以提高基层养护人员的养护责任。4、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公路管护的积极性。一是组织开展宣传活动,线下通过发放宣传手册、院坝说事会、“进知解”等活动;线上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增强群众爱路护路意识。二是加大对损害路容路貌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力度,营造正面的、良好的、强大的舆论氛围。三是结合工作实际,挖掘总结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亮点,及时宣传报道,塑造良好形象,多措并举为成功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