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汉滨区>
汉滨区吉河镇矿石小学
汉滨区吉河镇矿石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4-25 17:58
单位名称
汉滨区吉河镇矿石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汉滨区吉河镇矿石社区14组
法定代表人
李伟
开办资金
13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滨区吉河镇镇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0.66万元
40.12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汉滨区吉河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强化党建领航,助力文化育人。我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学校发展,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通过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提升“双师课堂+党建”特色支部的品牌影响力,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深度融合,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开展学雷锋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系列活动,引导教师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增强教师廉洁自律意识,弘扬“爱岗敬业崇教厚德”的高尚师德。促进形成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进一步提升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二)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我校在改善办学条件和优化育人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学校投资2万余元对校园绿化带、操场台阶、教室地面、门窗、厕所等设施进行了修缮和提升,更换了一批旧的教学设备和工具,并提升了校园网络的建设水平,为师生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学习环境,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三)立足“三个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深入贯彻“三个课堂”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强化基础学科教学。采用探究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平台等,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二是拓展实践与创新活动。建立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研究机会。开展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举办体艺节活动,提供多样化的艺术和文化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加强校园安全管理,落实安全措施,确保校园和谐稳定。三是加强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开展参观安康机场、博物馆、科技馆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争当志愿先锋”义务清扫等进社区服务,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将抓教育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克服各种困难,开齐开足课程,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2023年学校1位教师获得区级教学能手称号。1位教师申报市级课题获得立项。被区教育体局党委授予“双师课堂+党建”特色党支部称号,党建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通过“三个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显著的提升,学校的声誉也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社会认可,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2023年被评为区级无烟校园。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1)师资力量不均衡。无音体美专业教师,师资配比不均衡,很多教师身兼数科,啥都教。且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需求难以得到满足。(2)生源流失问题。由于农村家长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期望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家庭条件稍好的学生大部分都选择进城就学,学校所留下来的学生家庭背景多种多样,比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这些因素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影响,导致课堂效果不佳,学习进度和学习成果不均衡。(3)教学硬件设施有待提升。近年来,学校多方争取创建多媒体教室2间,只能几个班换着使用,大部分时间教师还是依靠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不但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2.改进措施:(1)加强与教体局、中心校沟通协调,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2)加强教师队伍管理,贯彻落实“双减”制度,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逐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3)加强与其他兄弟学校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宽师生的视野和发展空间,积极参与各类教育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不断提升我校的教育水平和影响力,切实办好家门口学校。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继续秉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的提升。2.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3.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拓宽师生的视野和发展空间。4.加强教师队伍管理,贯彻落实“双减”制度,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逐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5.加强师生集体形象建设,树立学校良好外部形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