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安区> 西安市长安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西安市长安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5 10:29
单位名称 西安市长安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规范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提升政府施行各项救助行为的准确性和公信力。全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及工作体系的建设和日常管理,与人社、公安、房管、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开展信息交换和比对工作。受政府相关部门委托依法开展核对工作
住所 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惠民街民政社区大楼
法定代表人 郑俊雅
开办资金 12.8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长安区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2.73万元 97.2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区核对中心在长安区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业务登记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具体的业务活动(一)基层党建常抓不懈。在做好日常核对业务工作的同时,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主体责任,正确处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主次关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摆在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始终做到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推进,切实做好支部建设、党员管理、党风廉政、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工作。(二)日常业务有序开展。在做好队伍建设、安全生产、垃圾分类、国卫复审等工作的同时,全面推行“3+5”、“网络+人工”的工作模式,始终坚持“无授权不核对、先授权再核对、无委托不核对”的工作原则,严格遵守“依法核对、程序正当、高效便捷、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工作要求。一是全年共计完成各类新增救助人员信息核对1480户4620人、累计复审在册低保户、特困人员信息14748户30889人次、累计复审享受两项补贴的残疾人信息15236人次,核对检出异常信息56户167人,截至目前未发生一起因信息核对不及时、不准确、信息泄漏等问题引发的信访投诉事件;二是为进一步做好核对信息数据保密工作,夯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核对中心与各街办签订了《核对信息保密承诺书》和《核对工作网络安全责任书》,开展题为“提高网络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网络环境”的网络安全培训讲座1次。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按照《西安市长安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和《西安市长安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工作实施方案》的规定,按照“无委托、不核对”的基本要求,运用核对信息网络平台和人工实地核对相结合的方式(网络平台核对24项内容,人工核对分别前往市场监管局、公安户政大队、公积金管理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房地产登记中心、疾控中心和财政局等部门),认真做好城乡低保、低收入家庭、医疗救助、教育资助、低保复审等核对工作;截止目前,共核对农村低保418户1326人、城市低保34户58人,低收入家庭18户77人、特困救助119户52人、医疗救助260户1011人、教育资助100户363人、临时救助508户1683人,在册城镇低保复审1267户 1711人、在册农村低保复审11959 户27666人。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存在问题。一是核对工作亮点谋划开展不够突出;二是核对工作规范化建设还需完善。(二)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思路1.遵循原则拓展核对业务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以“大救助”体系为引领,进一步加强核对工作与救助工作的有效衔接,积极争取市核对中心的业务指导和支持,利用全市新核对系统,在做好现有救助业务核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计划开展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低收入家庭动态监测、跨省跨市信息协查、金融信息核对等专项业务的核对工作,为各项救助政策落实和兜底保障精准帮扶工作提供客观、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支撑。2.开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在市核对中心的指导下,拟在全市率先制定切实可行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档案管理办法》,对街办核对业务档案资料的收集、入档、整理、保管、查阅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确保街办规范化、标准化收集救助对象信息材料,为精准核对奠定基础,最大程度上避免“错保”、“漏保”、“骗保”等情况的发生,为社会救助对象及时、精准认定提供有力的信息依据,真正做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保障社会救助政策精准实施。四、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