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渭城区渭河生态区建设管理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提高和改善渭河生态环境。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辖区生态区建设管理和防汛工作;监督指导渭河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及渭河生态区治理;进行河道内建设项目许可证审批和监管;监督渭河渭城段水体排放、河道安全、水政执法、水资源管理等工作。 | |
住所 | 咸阳市渭城区朝阳二路 | |
法定代表人 | 汪凯 | |
开办资金 | 10.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渭城区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286.1万元 | 7204.0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因渭河左岸陇海铁路桥至上林大桥滩区整治提升工程、陇海铁路桥位上下游堤路贯通工程在建,存在因单位更名造成支付困难情况,待工程完工后我单位立即进行变更。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区委、区政府和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河湖长制目前,全区共设立区级河湖长1名、街办级河湖长4名(文汇办、新兴办不涉河),社区河长4名(中山办1名,渭阳办3名),巡河监督员4名,并在政府网站进行公布。按照区河湖长制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的通知》,常态化开展河湖专项整治行动。由区河湖长制办公室牵头抓总,对我区河道管理范围内乱占乱建、乱采乱挖、乱排乱放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定期不定时督察存在问题。全年共清理河道垃圾120余立方米,汛期对河道钓鱼人员劝离和批评教育300余人次。一是结合《渭城区建筑垃圾乱堆乱倒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对辖区河道“四乱”问题进行排查整治,构建全区河湖岸线管护的长效机制。二是全年5次提醒街办整改河道垃圾等“四乱”涉河问题。三是积极协调市城管执法局位于陇海铁路桥位上下游堤路贯通工程河堤路主堤下排水管道迁移封堵事项及古渡公园河道内临时污水处理设施迁改事宜。四是组织相关人员对街办“清四乱”工作进行抽检,通过查看资料、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清四乱”工作存在问题,确保“清四乱”工作落到实处。2.强化排污口和雨水溢流口的日常监管。主要对辖区入渭排污口和雨水溢流口水质排放,及周边环境卫生进行重点巡查监管。安排专人负责,强化日常巡查频次,规范记录巡查日志,设立警示牌,公布举报电话,畅通群众举报途径,严厉打击各类污水乱排行为。同时,对2个排污口进行水质在线监测,及时掌握水质达标排放。结合渭河干流陕西段入河排水设施摸底调查工作,坚持“有口皆查、应查尽查”的原则,全面摸清渭河干流排水设施基础底数,逐步建立管理规范的入渭排水设施管理资料数据库,持续提升渭河生态区保护治理成效。3.积极开展河湖长制宣传工作。多途径开展河湖长制宣传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活动,不断提高群众护河意识。全年发放中小学生防溺水宣传册500份,河湖长制宣传手册1000份,发放节约用水宣传册1000份,发放各类宣传纪念品1000份,制作水资源保护核酸检测贴纸1万余张。(二)水灾害防御工作认真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早布置、早准备、早落实,积极谋划,扎实工作,2022年上游未出现连续大量降雨,且上游水库未出现连续集中泄洪,汛期我区渭河流域未发生超警戒流量。1、汛前对防汛物资库进行整理及充实。储备物资共计:编织袋、铅丝笼、彩条布、木桩、救生衣、救生圈、发电机、照明设备、铁锨、雨具等物资,就防汛值班、河道巡堤、查险、应急险情处置等进行了专题培训。熟练掌握了防汛预测预警技能,确保了我区水灾害防御工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对我区河道流域进行隐患排查。重点针对辖区3.22公里堤防及防护网、警示牌等设置情况进行逐一排查,并对河道流域设置的求生圈等应急救生物资进行了更新维护。3、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坚持对手交接,并坚持领导带班,值班电话24小时畅通。同时,严格堤防日常巡查制度,重点水域指派专人值守,实行防汛值班24小时零报告制度,确保了重大汛情的上传下达。(三)渭柳湿地和厚德绿地管护为给市民营造美的游园感受,渭柳湿地和厚德绿地管理办公室严格落实“五随时”绿化管护措施(即:垃圾随时清、杂草随时除、缺株随时补、虫害随时治、植物随时修剪),强化植物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缺株补栽以及杂草清除等管护工作,保持公园绿化植物活力、绿意和美观。同时,严格落实巡查制度,定时对园区内设施设备、水电线路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园区内环境卫生实行责任片区负责制和公厕专人管理制,对所属区域实行分片、分责任、分任务,努力提升工作标准,走精细化路线,为市民创造一个干净、清新、文明、整洁的游玩场所。目前,渭柳湿地、厚德绿地管护工作有序开展,日渐规范。(四)项目建设1、渭河北岸陇海铁路桥上下游堤路贯通工程渭河北岸陇海铁路桥上下游堤路贯通工程是渭河咸阳段综合整治实现全线贯通的重要节点控制工程,该工程西起陇海铁路桥上游420米处,铁路桥下游266米,全长705米。上首与已建成咸阳湖一期堤顶道路连接,下首与已建成渭城区堤路渐变衔接连通,穿越陇海铁路桥位处设置上层道路及下层道路,上层堤路从预留铁路箱涵内贯通,下层沿临河堤坡设置复式戗台辅道贯通。按照10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洪水9170m³/s,堤防等级为Ⅰ级。主要新建桥位北岸上下游堤路长度705米;疏浚0+00-0+705段河道滩面及老岸坎;其它拆除重建及堤路照绿化等附属工程。该工程已于2021年10月22日全面开工,上层堤路修筑完成。2、渭柳湿地党建主题公园和厚德绿地党建主题长廊项目按照区委组织部关于成立渭城区党建品牌及各领域党群服务阵地建设工作专班的通知精神,由我局负责组织实施渭柳湿地党建主题公园和厚德绿地党建主题长廊建设工作,该项目位于渭柳湿地和厚德绿地内,总占地面积约600亩,概算投资16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渭柳湿地“红色华章”入口广场、“红色征程”党史长廊、“红色音符”党建音乐广场、“渭柳清风”茶苑、“渭柳彩虹”驿站和厚德绿地党建文化长廊的制作和安装。该项目于6月5日正式开工,6月27日全面完工。取得社会效益渭河北岸陇海铁路桥上下游堤路贯通工程是渭河咸阳段综合整治实现全线贯通的重要节点控制工程,该工程西起陇海铁路桥上游420米处,铁路桥下游266米,全长705米。上首与已建成咸阳湖一期堤顶道路连接,下首与已建成渭城区堤路渐变衔接连通。按照10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洪水9170m³/s,堤防等级为Ⅰ级。渭柳湿地党建主题公园和厚德绿地党建主题长廊,位于渭柳湿地和厚德绿地内,总占地面积约600亩,概算投资16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渭柳湿地“红色华章”入口广场、“红色征程”党史长廊、“红色音符”党建音乐广场、“渭柳清风”茶苑、“渭柳彩虹”驿站和厚德绿地党建文化长廊。现已成为渭城区面积最大、设施最全党建主题阵地。三、存在问题(一)是基层街办河湖长办整体力量比较薄弱,存在人员不固定,专职人员较少问题;(二)是河湖长办不具备执法能力,河道执法工作开展存在困难;(三)是部分群众对河道环境保护的主观意识较差,导致河道环境整治难度大、易反复。四、整改措施:(一)督促加强街办河湖长制工作人员力量,固定专职工作人员。(二)开展采取‘河湖长制+N’工作方式,联合区执法局加大河道执法力度。(三)加大河湖四乱宣传力度,努力提高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有序推进河(湖)长制工作。一是全力做好河湖长制日常工作,加强街办、社区河长制工作的指导、监督,强化河长职责,落实各级河长河道管理责任,进一步强化措施,做好河长巡查清障、治理工作;二是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逐步实现基础数据、涉河工程、水域岸线、水质监测等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三是建议成立专职河道执法队伍,及时发现并查处涉水案件的违法行为,同时协调水利、生态环境、农业、自然资源以及公安等部门,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构建多部门联防联控体系。(二)加强渭柳湿地、厚德绿地管理工作。一是加强社会化养护管理工作,对园区实行分片管理,加大对园区的除草、施肥、修剪、灌溉等工作的监督,实现园区灌、乔木草绿、叶肥、树壮;三是加强园区临聘人员及设施的管理,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努力提升工作标准,实现精细化管理标准。(三)渭河北岸陇海铁路桥位上下游堤路贯通工程。力促陇海铁路桥位上下游堤路贯通工程建设。真正实现河长制工作“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使辖区人民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提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