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安区> 西安市长安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西安市长安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

西安市长安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西安市长安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5 10:12
单位名称 西安市长安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西安市长安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及纠纷调解仲裁;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及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审计及资产管理;农村经济指标统计、农村经济分析运用。
住所 西安市长安区东长安街17号
法定代表人 王刚
开办资金 137.4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长安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3.95万元 88.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具体的业务活动(一)持续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实施集体经济“清零消薄”行动。按照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收益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社区)力争到2023年底实现全覆盖的要求,我们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工作顺利开展,通过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月调度统计,截止11月份收益10万元以下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有18个,10万元以上的有228个,其中收益50万元以上的村有45个,预计年底完成全区行政村10万元收益全覆盖任务。(二)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和产权交易流转工作。一是在西安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共发布供需信息3029条,土地经营权流转1503.9亩;通过项目征集、筛选,参加签约推介发布活动两次,采用现场集中签约与会后签约相结合、线上线下招商推介相结合的方式,我区共签约农村土地流转、集体闲置资产盘活利用、农村经营性资产出租等有重大引领支撑作用的项目20个,包括子午、砲里、滦镇、大兆、五台、王曲等街办土地经营权流转项目14个,黄良、韦曲、子午、引镇、滦镇街办村集体闲置资产盘活利用项目6个,招商推介项目2个,签约总价款合计8583.9万元。二是制定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行政审批办事指南,在政务服务网完成相关事项、权限设定,相关制度已完善。三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仲裁工作。全年调解农村土承包经营纠纷2起;举办仲裁员培训一期,参加全市仲裁培训时并承担仲裁文书制作课题的讲解,得到了市上一致好评。被评为西安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先进单位。四是做好不动产登记与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工作有序衔接工作。确权登记颁证数据移交已完成。(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工作培育发展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全省粮食家庭农场培训会在我区成功召开。为进一步提升家庭农场规范健康发展水平,促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强化家庭农场粮食规模生产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4月11-15日,省农业农村厅在我区组织召开了全省家庭农场粮食专班,4月12日,专题班一行百余人前往我区神禾塬“万亩粮仓”、艳辉家庭农场进行了观摩学习。二是西安汇丰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荣获“省级示范社”、“十佳社”称号。为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农带农积极性,经我区推荐、国家信用信息平台核查,9月22日,23日市农业农村局分别印发《关于表彰2023年度“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通报》、《关于公布2022年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通知》,我区西安汇丰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三是召开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培训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管理营销能力,规范生产经营水平,2月10日、6月28日、8月11日召开3次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培训会,通过理论学习、现场观摩、联合区财政局等形式,理事长及财务人员新媒体营销、财务会计管理等方面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二、工作亮点及做法(一)开展清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工作。通过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治理工作,借助纪监部门力量把以前被强制占有没有收回的资产收回来,把低价占有集体资产的合同价格涨上来,把拖欠集体租金、分红等资金追回来,一方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另一方面全面规范三资管理、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截止目前,收集各类合同6184份,整改5197份,通过问题合同整改纠错追缴资金9266.27万元,年新增合同价款1208.54万元。(二)强化涉农项目支撑。2023年,已安排1850万元市级衔接资金农业农村产业发展项目,将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列为了实施主体,重点扶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投资区级财政衔接资金779万元,建立“双增收绑定”机制,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和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三)组织参加全市推进更高水平乡村振兴项目集中签约推介发布活动。我区组织参加全市推进更高水平乡村振兴项目集中签约推介发布活动两次,采用现场集中签约与会后签约相结合、线上线下招商推介相结合的方式,我区共签约农村土地流转、集体闲置资产盘活利用、农村经营性资产出租等有重大引领支撑作用的项目20个,包括子午、砲里、滦镇、大兆、五台、王曲等街办土地经营权流转项目14个,黄良、韦曲、子午、引镇、滦镇街办村集体闲置资产盘活利用项目6个,招商推介项目2个,签约总价款合计8583.9万元。(四)建设街道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全区16个街道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办公设备齐全,通过与秦农银行、各街道签订运营中心建设三方合作协议,共聘用了21名财务会计人员,全部已派驻各街道上岗办公,目前全区已有16个街道监管运营中心已正常开展业务工作;累计开展“三资三化”平台操作业务培训会5次110余人。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存在问题:(一)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治理工作进展不平衡,追缴资金差异较大;个别街道合同整改纠错进展缓慢,村组有畏难情绪。(二)农村集体经济收益目标进度缓慢。存在一些村组能人不足,村干部在发展集体经济缺乏必要的措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潜力挖掘不充分等问题,集体经营收益增长缓慢。(三)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模式固化单一。积极推行股份合作、整村流转、园区带动、基地带动、集体经济共营、产业推动、土地托管等七种主要土地流转模式,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集体土地增值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四)交易职能调整工作需及时跟进。按照《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建方案》要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由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有限公司长安子公司组织开展。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建、相关产权交易职能调整、相关工作规则制定,有待与市、区相关部门对接后及时完成。(五)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审查过于宽松。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不需经过行政村、街办、行业主管部门审查,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违规用地、运行不规范等问题突出。二是家庭农场认定工作遇到瓶颈。国办发〔2020〕44号中严禁“基本农田”从事“非粮”种植,在家庭农场认定过程中就要搞清楚经营户流转土地的性质,据反映村委会、街办、国土部门均表示无法出具土地性质证明,造成非粮食种植类家庭农场无法办理。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一)继续加大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整改工作督导。盯紧抓住重点合同、重点村组不放松,督导街办持续发力完成整改;以后进街道为下一步整改督导方向,紧紧盯住合同追缴资金任务,争取形成各街道齐头并进、你追我赶的局面。争取联合区纪委力量开展督查,加大传导压力,强化责任追究,确保问题合同全部得到整改,合同欠款应追尽追,合同清理达到预期效果,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二)加快街道运营中心业务正常运行。目前全区16个街道监管运营服务中心财务人员已全部到位,我们将加强对未正常运营街道业务指导工作,加快村股份合作社财务移交,完成“三资三化”平台会计核算、“三资”管理、产权交易、银农直联模块的建立和应用,确保监管中心各项会计业务顺利开展。(三)强化督导考核。及时掌握各街办农村集体经济收益目标及收益发展路径考核任务完成情况,按照区委农办印发《西安市长安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增收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实施方案》、区农业农村局《长安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升集体经济发展质效工作方案》文件,发挥考核作用,确保完成年底巩固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和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收益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社区)实现全覆盖的目标任务,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四)继续做好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按照《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办法》要求,细化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相关制度,做好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与不动产登记有序衔接,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为我区二轮土地延包工作打好坚实基础。(五)及时对接区乡村振兴公司,在取得区委编办相关职能调整文件后,按照文件要求,及时完成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监管委员会办公室组建、制定相关工作规则,衔接做好职能转变后的相关工作。(六)继续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强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强调解员、仲裁员培训,提升仲裁能力建设,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把群众合理诉求解决好、把群众真知灼见反映好,为推进乡村振兴、平安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七)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2024年着重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做好示范评定。在完成区级示范评定、表彰的基础上,适时抓好国家、省市级经营主体的申报工作。二是做好指导服务。建立全区新型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通过开展制度管理、财务核算、土地流转、项目实施等指导服务,提高经营主体规范化、创新化意识,增强经营者生产、管理、营销水平。三是做好日常管理。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制止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违规经营行为;及时解决经营主体实施项目问题;及时发现好的典型在全区进行推广。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陕西长安区花卉大会花境创意大赛优秀奖。2023年度全省农经工作绩效考评优秀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