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长安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才交流提供服务。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和发布,人才引进的相关服务,人事代理 | |
住所 | 西安市长安区青年南街1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锋 | |
开办资金 | 5.7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长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6.55万元 | 52.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人社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2023年我单位严格按照本单位的服务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着力为人才交流提供服务,解决广大未就业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大力收集人才供求信息,为用人单位推荐合适的人才,人才引进的相关服务,人事代理等工作顺利开展。二、开展业务活动(一)就业工作区人才中心立足主责主业,强化履职担当,用心用情用功开展稳就业保就业各项工作。按照西安市人社局《2023年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工作安排,区人才中心2023年共参加、举办43场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系列招聘会并进行就业创业政策宣讲,邀请参会企业2823家,提供就业岗位40000多个,服务毕业生1800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8000余份。为深入贯彻全省“稳就业”工作要求和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部署,结合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活动安排,长安区人社局人才中心在市人社局、长安区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以“服务高校毕业生、促成就业”为宗旨,坚持以精准对接、促进稳定就业、提升就业质量为目标,建立“高校就业服务驿站”,并围绕登记求职者信息、收集用工需求信息、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指引、就业咨询、补贴申领等为驿站赋能。现定高校“就业服务驿站”5个,其中有西北政法大学就业服务驿站,延安大学创新学院就业服务驿站。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服务驿站已建好,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财经大学正在测量。为落实党中央“六稳、六保”政策,区人才中心高度重视就业见习工作,多措并举,不断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稳定就业,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区人才中心2023年计划完成就业见习290人,人才中心积极办理就业见习推荐,2023年全面共达成就业见习556人(目标任务290人,完成率191.72%)。区人社局人才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文件精神及市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要求,对有创业意愿毕业生进行实名登记、电话跟踪、走访店面,积极协助办理《陕西省就业创业登记证》,指导、帮助其做好创业贷款前期准备工作,及时发现记录学生创业期间遇到的问题,积极帮助协调处理。2023年市考指标任务:10万元。2023年4月21日已放款10万元。完成率:100%。按照市人社局下发《关于开展2023年度西安市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区人才中心开展相关职称评审申报工作,现初级工程师共申报36人,10人均已通过审核;中级工程师共申报23人,其中审核通过4人。根据陕西省卫考办公室发布的《陕西省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关于2022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陕卫考办发[2021]2号)精神,长安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开展2022年度卫考报名现场审核工作,虽因疫情原因已转线上审核,我中心工作人员在响应政府号召抗击疫情的同时对考生所提交资料进行线上审核,截止1月3日审核结束,我中心共审核资料534人。截止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共缴费694人,其中灵活就业人员缴费573人,招待所缴费91人,饲料站缴费30人。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今年开通线上缴费,我中心通过公众号发布、业务大厅粘贴宣传资料、业务大厅大屏幕等方式对线上缴费步骤进行宣传,提高养老保险缴纳办事效率,方便群众足不出户缴纳养老保险,现已完成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1227人。全年办理人事代理1953人,其中应届毕业生869人、往届毕业生380人、调入档案487人、自考档案193人,转出档案974人,区事业单位离职24人。根据市人社局下发《关于做好2023届高校毕业生“西安乐业卡”发放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区人才中心积极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西安乐业卡”申报工作。第二阶段(就业申请阶段)共申请3286人,通过1858人。第三阶段(入职阶段)共申请786人,通过636人。根据市人社局、市财政局下发《西安市“西安硕博人才奖”“硕博人才求职创业生活补贴”和“企业引进硕博人才奖励”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市人社函【2020】615号)的通知,区人才中心开展“硕博奖”评审。截止目前,人才奖申请9人,通过3人;生活补贴申请6人,通过3人;青年人才驿站就业奖区县申请983人,通过审核775人,青年人才就业奖入站申请485人,通过255人。长安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承担长安区贫困大学生就业扶贫任务,区人才中心秉承“毕业一人、就业一人”的原则,对于未就业的贫困毕业生优先推荐参加就业见习,推荐公益性岗位,提供招聘信息,切实做好就业帮扶工作。长安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已完成2021年以前所负责的112名脱贫高校毕业生就业以及长安区2022年高等教育、中高职、技工院校83名脱贫毕业生帮扶任务,秉承着“毕业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有关的脱贫高校毕业生,已通过各种方式达成就业。对于2023届106名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以及雨露计划所包含的36名未就业毕业生,人才中心正通过电话回访的形式对其就业情况进行摸排,下一步将通过不同方式更好的进行就业跟踪服务,对未就业的毕业生积极推荐就业岗位,提供就业信息,对符合条件的推荐公益性岗位和参加就业见习,使其充分就业。(二)党建工作按照上级党组织要求,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本着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原则,截止目前人才中心现有流动党员1900名,2023年共转出流动党员108名。区人才中心积极进行发展党员工作,2023年共发展积极分子1人,发展对象转预备党员2人。同时区人才中心党总支向区人社局机关党委上报流动党员管理情况。每个季度的最后一月的最后一周为党员学习活动周,通过16个微信群发布学习通知,要求党组织关系在区人才中心支部的流动党员,都应参加并将学习心得体会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人才中心,邮箱收到1200余份心得体会;每个季度党支部书记结合“线上+线下”模式讲党课,将党课课件、相关影像资料发送邮箱,工作人员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寻找失联党员。组织工作人员完成排查失联党员工作,进村、进社区入户对失联党员进行寻找排查,做到不漏一人,完善党员台账;未按时参加学习的同志,党员连续15个工作日到长安区人才中心参加学习活动,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二十大精神,学习相关文件,由工作人员制定学习表,并由支部书记,指导老师,党总支层层考察教育学习;开通网上渠道,为方便流动党员缴费,人才中心联合建行开通网上缴费,流动党员扫码识别后可操作,极大方便在外工作的流动党员。3月10日“绿色家园,人人共创,保护树木,人人有责”植树活动。4月5日缅怀先烈,弘扬民族精神前往杨虎城陵园主题活动5月10日劳动最光荣-大擦洗、大清洗主题活动7月1日笔墨纸砚传党情、翰墨书香忆党心主题活动9月26日根据相关文件传达人社局机关党委关于主题教育部署会议精神,人才中心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制定党总支学习计划、制定党总支党员轮训计划、党总支书记讲党课、制定并落实主题教育学习方案。党总支采用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式,集中学习文件材料,自学学习计划内容,发放学习笔记本,督促党总支党员做好笔记,交流学习心得。三、取得的社会效益积极组织召开招聘会,促进毕业生就业,用心用情帮扶、使有就业愿望的大学生达到100%的就业,暂无就业愿望的大学生也给其积极推荐合适的岗位。为档案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托管的所有学生提网上自助供缴纳养老医疗保险、党费等一系列便捷的服务,得到的广大学生的认可。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存在的问题:1.党内活动、学习组织困难。因我中心流动党员基数大,工作地、居住地较为分散,工作流动性大,流动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困难。难集中学习,不能和组织长时间建立联系的流动党员数量较大。2.驿站建设没有配备一体机。3.档案室容量已满,需要增容,存在资金和场地的问题。4.大楼消防拴无水外墙砖易脱落存在安全隐患。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大对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优化就业创业环境,继续完成市上下达的工作任务,按照2024年目标任务完成就业见习和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贷款工作。2.提高就业见习基地建设,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2024年计划完成就业见习基地审批认定及培训工作。3.为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按任务要求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4.长安区人社局人才中心将积极开展“就业驿站”宣传工作,引导更多有求职意向的高校毕业生前来咨询,同时高效发挥就业驿站作用,使高校毕业生在校门口就能享受暖心的就业帮扶。持续深入沟通对接区内高校供需,建立优质的高校就业指导师宣讲团队,长期的巡回为区内各个高校的毕业生提供阶段性就业指导。、5.为保证112名脱贫高校生、83名中高职脱贫毕业生帮扶到位以及2023届106名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以及雨露计划所包含的36名未就业毕业生,区人才中心将继续做好就业扶贫工作,及时更新台账,将就业扶贫与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6.为了继续做好流动党员日常管理工作,加强流动党员分流、转入转出、督促党费缴纳、进社区、村组调研失联党员情况并做好统计工作。7.继续做好档案核查、审核、整理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