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安区>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西安市长安区分校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西安市长安区分校

发布时间: 2024-04-25 09:47
单位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西安市长安区分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实施全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承担农业农村人才有关工作;承担全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现代远程教育,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住所 西安市长安区韦曲北街2188号
法定代表人 张忠榜
开办资金 95.5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长安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5.55万元 95.5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于2023年6月根据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长编发[2022]8号)文件对单位宗旨和业务范围、地址,开办资金进行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区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具体的业务活动。1、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再创新佳绩。本年度,结合全区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我们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大培训,2022-2023年完成培育高素质农民150人培育任务,6月底全面通过省市绩效考核和区财政局组织的联合验收;通过中省市有关媒体宣传报道长安高级职业农民王卫花、“西安市十佳农民”薛强、宁蒋娟和肖养红等典型,7-8月份对2013-2023年10年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编印成宣传册,进一步扩大了长安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影响力。2、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工作跃上新台阶。本年度,我单位承担农业科技大培训任务4700人次,截止目前完成5904人次,占全年任务125%。农业科技培训人3320人次,政策解读培训2584余人次,其中面向有产业技术帮扶需求和监测对象,开展针对性扶贫培训189人次;科技之春培训300余人次,其他培训887人次。3、建成省级农民田间学校,实现产学结合育人。一方面构建了以农广校为主体,农业园区、创业创新基地、专业合作社、职业农民协会、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多方参与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全区百余名农业技术人员参与帮扶指导,20余家农业园区、合作社参与到培训活动中。加强创业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打造了陕西乐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果优特葡萄合作社两个创业创新基地,把基地作为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教育培训、数据收集、咨询服务、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组织推荐程爱红、郭卫龙、王卫华等人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育全国名师名课、全省名师名课评选,获得了陕西省农广校颁发的为期两年的聘书,提升师资队伍建设。4、稳抓重点项目,助推乡村发展。2023年,我单位承担了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第二批农业农村产业发展项目中的长安区杨庄街道侯官寨村果蔬种植配套设施及环境提升改造项目,项目投资资金340万元。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葡萄钢架避雨棚、看护房提升、防腐木护栏、广告牌项目、日光温室大棚土建工程、室外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等七大内容。本项目的实施极大的增加群众果蔬产量,提升侯官寨果蔬品质和园区环境,提高了群众整体收入,预计人均年收入可达到2万元,经济效益明显。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15万元;将有力推动了杨庄街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加村集体收入,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我单位全面完成了2022-2023年度150人的培育任务,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完成了涵盖理论教学、专业技能教学、实践教学、交流学习等环节200学时的教学任务。培训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完成,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经过将近一年的培训,受训人员生产技术和销售能力得到提升,年增收可达2万元;由我单位牵头组织成立的长安区职业农民协会,吸纳会员300余人,为长安农业抱团发展形成合力,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与交流,加速传统农民向高素质农民升级,促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存在的问题包括:受土地征用拆迁、未接受培育的农村农民人才逐渐减少、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高素质农民培育招生人数及质量进入相对瓶颈期。改进措施:坚持以培育乡村振兴人才为方向,以满足培育学员需求为抓手,全面提升培育对象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一是深化“一主多元”培育体系,提早部署,主动对接组织部、人社局、妇联、共青团、财政等部门,优化资源,在培育人数、培育模式、培养方向、扶持政策上实现突破,形成多赢局面;二是加强培训的实效性,突出实训教学。根据区域、产业等不同特点,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分批分类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培训,提高培训的社会效应;三是主动作为,联合区职业农民协会开展活动,增强长安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影响力和协会凝聚力;正确引导,持续跟踪帮扶,培养更多的种养加能手、土专家、田秀才,创办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高素质农民积极参与支持集体经济、基层党支部、村两委会班子工作,争当服务乡村和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切实为长安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添彩!下一步工作思路:我校今后将继续按照法律法规开展相关业务活动,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