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安区> 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曹村小学

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曹村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4-25 09:37
单位名称 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曹村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义务教育
住所 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曹村
法定代表人 常阿斌
开办资金 1417.1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长安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84.72万元 2073.5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校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具体的业务活动:1.开展学生德育活动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强化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收到较好效果。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20次,大家访活动60人次,继续开展两位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做好三位残疾儿童的资料补充工作。2.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1)认真开展“双减”作业管理工作。本学期,学校继续将作业管理作为校本研修活动的重要方面,以学科教研组、年级备课组为依托,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年级组备课组共同研究设计分层作业,现在学校每周安排两次常规作业、两次分层作业、一次无作业日,旨在提高教学效果。每日进行作业公示。(2)一二年级开展无纸笔测试活动。第十八、十九周一二年级教师集中进行了无纸笔测试试题设计,开展了无纸笔测试活动,科目包括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能。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有序组织,活动效果较好。(3)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积极倡导小课题深研究,组织教师对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研究,提倡行动研究,注重研究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本学期,进行了2022年课题结题,2023年课题立项及研究工作,学校共有校本课题14项,市级课题1项。(4)开展教师培训活动。规范教师培训制度,组织教职工开展师德培训,加强继续教育工作,根据校本培训方案认真实施校本培训工作,努力提升教师整体素质。(5)开展学校后勤服务活动。加强校产管理,规范校产的购入、登记、出借、报损、核查和入帐手续,做到账物相符、帐帐相符。规范财务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收费规定,及时公示收费项目和标准。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师待遇。(6)课堂教学学校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抓住教学主阵地,通过教研活动精细设计课堂教学全过程,在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后作业设计方面精准发力,确保“第一课堂”有实效,扎实提升教育质量。与此同时,共同打造富有特色的“第二课堂”。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继续开设读书课(每周周三第六节课),组织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书写读书心得,开展读书分享活动。安排了写字课,特别是二年级写字课由专门教师担任,进行硬笔书法教学尝试。劳动教育课程安排,学校除组织安排开展卫生扫除活动外,还由劳动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劳动技能讲授,引导学生放学后参与家庭劳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中去。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校获陕西省中小学美育展演活动集体器乐项目三等奖,荣获2023年长安区中小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季军;我校教师左一喆,荣获2023年西安市长安区中小学乒乓球赛优秀裁判员;白芝红荣获长安区首届“新星杯”教学比武三等奖;刘朴被评为长安区教育事业统计先进工作者。王云获2023年长安区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音乐成绩二等奖和2023年西安市基于义务教育新课标的大单元作业创新优秀设计案例三等奖;王川、王敏敏、王蕊蕊三位教师在“西安市基于义务教育新课标的大单元作业创新设计优秀案例展评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张明辉获得2023年长安区中小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优秀教练员。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我校教师队伍不稳定,年龄比例比较大。教师工作态度端正,但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缺乏创新,学校发展受到制约。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形成我校教师骨干体系,培养一批区级骨干教师,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2.部分家长教育观念陈旧,部分学生缺少家庭教育,懒散,厌学,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此问题,我校将在教育教学方法改进上探求适合本校实际的思路和突破口。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四、下一步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抓好教师的培训与学习,利用多种途径及有效方式,拓展教师视野,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搭建有效地学习平台,完善学校各种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努力提高教师创新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保障学校长期可持续发展。继续改善办学条件与环境,极力改善我校的办学、办公条件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