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综合治理和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进综合治理和网格化服务、加快街道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负责网格化管理、网格数据管理的具体事务,推进“多网合一”;承担辖区网格化闭环管理工作;负责网格员队伍的管理使用、监督考评等工作;承担12345市民热线事项协调办理等工作。 | |
住所 | 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郭杜东街45号 | |
法定代表人 | 赵鹏 | |
开办资金 | 5.4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办事处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49万元 | 5.4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具体的业务活动:(一)推进综合治理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快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强化街道网格化管理,构建“规模均衡、边界明晰、全域覆盖”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格局,形成“一格多员,一员多能”的全要素网格服务体系。发挥街道综网中心-网格长-网格员三级联动体系,网格员定期开展走访巡查、收集民情民意,安全隐患排查,矛盾化解等,落实好“群众点单、网格接单、部门处置”的派单式服务。充分发挥网格化共建共治共享优势,将平安建设融入每个网格,全面奏响社会治理和谐曲。开展形式多样的平安建设宣传活动,扩大平安建设的影响力、增强平安建设工作质效,夯实安全稳定根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二)加强网格数据管理应用。全面采集网格内人、地、事、情、组织以及关注对象等基本信息,为网格化服务管理提供准确、详实的基础数据资料;通过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规范录入综治9+X信息数据,建立完善数据库,落实信息采集、信息数据共享、确保信息准确、安全。利用雪亮工程对辖区内的重点部位进行全程巡视,抓拍社会乱象1500起。网格员用长安E格APP不断采集各类数据信息。(三)闭环管理全覆盖。针对群众反映、网格员巡查或上级部门交办、转办的矛盾纠纷,首先由网格员进行登记处理,如无法化解则上报网格长,由网格长协调街道业务科室协办。仍无法彻底处理,由综合治理和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和业务科室联合“坐诊”,对事件进行分析研判,针对当事人纠纷化解的时效、成本提出合理意见,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选择成本较低、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方式化解纠纷。如提出的意见未能调解成功,则通过“长安e格”APP流转至区综网中心,由区综网中心横向流转相关职能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形成“发现—流转—处置—反馈”工作闭环。(四)推进“多网合一”。一是党建+网格。将69个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整合网格长、网格指导员、网格员、三官一律、城管、党员、楼栋长、单元长、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志愿者、群团组织等资源力量进网格、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包楼联户,巡查走访,搜集社情民意,联席协商、分析研判、处置事件,解决网格各类问题。二是网格+志愿服务。建立36支平安志愿者队伍共462人,重点围绕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矛盾纠纷调解、社会治安协管等方面助力社会治理创新,叫响“长安前哨”品牌。三是网格+警格。推行网格警务家门口服务站工作模式,建立“一网双警”联席会商、联动处置机制,警网巡查走访,努力做到第一时间发现掌握各类信息、第一时间稳妥处理不稳定因素、第一时间回应民生诉求。截至目前,摸排流动人口信息7000余条、出租房屋信息1248条;成功化解家庭、婚恋、邻里、劳资等矛盾纠纷200余起。四是网格+消防。动员所有网格员积极参与消防安全宣传、隐患排查治理,有效解决消防安全整治力量薄弱问题。累计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40余场次,发放宣传彩页2万余份,督促整改消防隐患203处,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五是网格+矛调。街道层面整合综治、信访、司法、调解等职能,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中心。村(社区)层面建立36个矛盾调解室,发动网格员、调解员、中心户长开展信息收集上报,确保矛盾问题线索早发现、早化解。今年以来,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98件,化解率97.85%。六是网格+楼栋长。明确楼栋长职责,发挥627名楼栋长群访群治力量,提升小区最小单元精细化治理水平,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米”,构建“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岀网格”的治理格局。七是网格+税收。全科专职网格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主动上门开展税源普查、政策宣传、纳税辅导等网格涉税事项,与税务所横向联动,共享信息,提升税收社会共治效能。截至目前,开展居民医保政策宣传2000次,完善新建企业信息50条,化解税费争议150件。(五)完善网格员队伍建设。不断完善街、村(社区)两级培训体系,根据“多网合一”工作内容的要求,定期组织专职网格员岗位培训、日常教育培训、应急技能考核,分级分类开展多层次、常态化、有针对性的培训,着力提高专职网格员服务能力。着重从薪酬待遇、考核制度、激励保障等方面入手,激发内在动力,充分调动网格员工作积极性。(六)12345市民热线事项协调办理。根据群众诉求与管辖范围,将问题第一时间下派至相关村居和职能部门,并及时通过电话、工作通报等方式督办,并在当天进行电话回访,确保问题诉求有反馈、有结果。截至目前,处理热线3200余件,办理的回复率和按时回复率均为100%。辖区群众安全感、获得感不断提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干部的努力下,中心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顺利迎接了省委政法委书记刘强、市委副书记李婧以及市政协、内蒙古、汉中市、西北政法大学等对郭杜街道网格化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及观摩学习。中心负责人赵鹏同志被长安区委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办公室评为2023年度长安区优秀网格管理员。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存在的问题网格员基层工作经验不足、业务水平不高。整改措施街道班子成员、优秀社区网格长、社区工作者等多名党员干部担任导师,建立“一对一结对”“面对面帮扶”工作机制,制定帮带培养计划,主要从理论培养、业务学习、群众工作、网格员技能、能力作风建设、基层治理能力等6个方面进行帮带培养,通过实践指导、谈心谈话、跟踪问效等方式,重点锻炼培养网格员语言沟通、事件甄别、观察分析、协调处理、纠纷化解、服务管理等“六种能力”,不断提高网格员隐患摸排、沟通协调、问题处置能力和水平。(三)下一步工作思路1、利用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雪亮工程和“长安e格”APP手机终端,搭建完善“空中有探头、手中有终端、阵地有平台、互联有网络”的科技支撑体系,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应急处突能力和融合治理效能。2、深入开展“多网合一”融合工作,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方式,构建起“党建引领,职责明晰,分级负责,协调运转,反应快速”的基层网格工作机制,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问题。结合“网格+”工作模式,把行业平安创建融入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中,多措并举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以“小网格”助推“大平安”。3、常态化开展专职网格员业务培训、严格督导考核、强化网格服务。确保建好、管好、用好专职网格员队伍,全方位助力辖区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4、推行“网格+12345热线”融合工作机制,网格员结合入户走访工作任务,在日常巡查中积极收集社情民意、动态了解群众诉求,对于发现的问题或能办即办,或联动会办。将群众投诉问题发现在苗头,提高主动发现问题的靶向性和时效性,以“前哨提报”弥补“12345”政务热线被动性,以“铁脚板”降低政务热线接报率。网格员接到12345热线工单后,立即核实、解决、反馈等流程开展工作,网格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三熟”优势,将一件件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在网格内妥善解决,提高了热线工单的办理质量,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