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铜川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4 17:01
单位名称 铜川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退役军人提供服务保障。协助做好就业培训、帮扶解困等工作;协助做好退役军人行政、组织、供给关系转接和档案移交;协助做好退役军人信息平台建设,平台维护、数据更新管理;配合常态化联系驻军、支持部队建设,帮助官兵、军烈属解决实际困难等工作
住所 铜川市新区正阳路9号市政府3号楼14层1421室
法定代表人 张鸿飞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71万元 3.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1.健全体系夯实基础。全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市级和5个区(县)、38个乡镇(街道)、431个村(社区),四级“两中心两站”服务保障体系全部成立运行;市级服务中心正科级编制,配备6人;各区(县)服务中心副科级建制,共配备25人;各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由分管领导、社保站站长或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兼任,按照“2-3名专职工作人员”要求,共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83人;各村(社区)服务站长由党组织书记兼任,明确专人负责此项业务,共配备兼职工作人员588人。各级服务中心(站)经费全额保障,均落实办公场地、办公设备,服务条件和功能完备完善。积极探索“网格化”“精细化”服务模式,涌现出耀州区东站社区、王益区川口社区等一批先进典型,打通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推动服务保障体系“从有到优”转变。2.高质量创建规范运行。一是深入开展示范创建,全面完成创建任务。结合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试点验收工作,全市各区(县)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及服务对象300人以上的村(社区)创建的全国57个“示范站”全部达标,并规范化运行。二是实施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十百千”计划。省厅领导对我市“标杆站”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我市创建的48个省级“标杆站”,全部验收通过,并颁发了“标杆站”牌匾。三是严督导勤检查。今年先后两次局领导带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下基层,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核查等方式,深入到30个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按照“五有”“全覆盖”等要求,对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高质量创建“示范站”“标杆站”以及重点工作进行实地督查。3.发挥好“兵支书”“兵委员”作用。目前全市431个村(社区)中,由退役军人担任支部书记、委员的达到229人,其中由退役军人担任支部书记的达到61人,占比14.2%,在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中当先锋、打头阵。4.发挥好志愿服务队作用。积极开展“红星闪闪耀三秦”主题实践活动,全市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196支3000余人,广泛参与重大活动维稳安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志愿活动。一是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3月初,印发了《关于开展“退役军人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的通知》。3月5日,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组成退役军人学雷锋志愿服务小分队,看望慰问军休干部,与老同志一起收看全国“两会”盛况,深入耀州区烈士陵园擦拭墓碑,感受革命先烈精神。二是助力高考。6月7日至6月8日高考期间,我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爱心送考”活动,参与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共计16支,涉及志愿者人数150人,助考车辆45辆,接送学生120余人。三是有力开展关爱青少年“开学第一课”活动。铜川市各区(县)均对2023年高一新生进行了军事训练活动,共计55名有资质的退役军人志愿者对中小学生开展队列、军体拳、内务、学唱军歌等多种形式的军训活动,激发崇军尚武精神,提高青少年军事素质。5.组建铜川市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员队伍。不断促进思想政治引领,全市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区域调度”的模式,积极组建市县乡三级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员队伍,打造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品牌。截止目前,全市共构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员队伍6支,共聘用了62位退役军人做为思想政治指导员。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精心组织,走访慰问。全系统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以英雄模范、特殊困难退役军人、重点优抚对象、信访矛盾突出人员等为重点,以处级领导联系服务3名、科级领导及其他工作人员联系服务2名,全市2456名干部与5369名困难退役军人开展“结对子”活动。全市统一建立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长+网格员的四级退役军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建成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网格1391个。依托退役军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通过上门走访、电话问候等方式,实现了常态化联系服务全覆盖。在2023年“春节”,“八一”采取登门入户、实地走访、深入沟通交流,逐个谈心交心,全系统各级累计走访慰问退役军人15306人次,发放双拥春节年画19764张,共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177.82万元。其中为年满60周岁以上退役军人发放“健康药包”624余份,上门悬挂光荣牌559块,庆送立功受奖喜报167户。通过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诉求,了解掌握他们所思所盼。2.多措并举,纾难解困。通过各级入户走访、摸排调查,2023年省市县三级帮扶援助困难退役军人共75人次,38.8万元。其中申请省级关爱基金12人,13万元;市级关爱基金共发放两批次,援助11人,发放爱心基金5.3万元;区级关爱基金共援助52人,20.5万元。为困难退役军人解决了家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3..典型宣扬富有成效。我市先后涌现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韩延成;“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个人”杨怀勇;“全国百名优秀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主任(站长)”文永刚;全省百名优秀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主任(站长)尹晓茹、李菊样、杨旭明、王斌、李青、冯浩、石新玲;全市十名优秀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主任(站长)王斌、张军平、薛爱琴、王文周、韩尚军、杨锦华、石新玲、封香利、刘娜、白粉丽。4.培树先进典型。铜川市耀州区永安路街道东站社区在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中,被推选为最佳志愿服务社区。三、存在问题1.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待遇没有明确。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大多都是兼职,工作人员业务繁忙,没有人员经费补助,无法全身心投入到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导致很多工作任务难以按时完成。2.基层服务站作用发挥有待提升。部分服务站工作人员流动大、兼职多、业务素质不高,“前哨”“探头”作用发挥不够明显。3.创新意识不强。个别服务站工作创新意识不强,还需总结提炼工作思路。4.先进典型培树有待进一步加强。对现有典型宣传力度还不够大,对典型挖掘培树、向上推荐的力度还需加大。四、2023年工作谋划在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持续开展“五个梳理核查”,继续实施推进“四大行动”,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坚持依法依规、借势借力、联横联纵、用心用情、比新比优,创新落实优惠政策,保持全市退役军人总体稳定,做到让退役军人暖心、现役军人安心、党委政府放心。1.夯实基层基础,狠抓体系建设。进一步摸清摸准服务对象底数,梳理各项政策,分类列出落实清单,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继续实施《铜川市高质量创建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实施方案》,探索网格化精细化服务管理,打造更多更高标准的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做实做优基层基础,为服务保障水平大力提升提供坚实支撑。2.积极鼓励支持,充分发挥作用。支持退役军人进村(社区)、进学校,发挥好兵支书、兵委员和兵教师的积极作用;发挥好全市196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作用,真正把“红星闪耀”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树立起来。3.持续推进“标杆站”创建验收工作。按照《铜川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十百千”计划实施方案》(铜退役发〔2023〕13号)和《陕西省高质量创建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实施方案》(陕退役军人组办发〔2020〕14号)要求,对照全省县、镇、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标准,结合基层服务站服务事项清单及工作实际,扎实做好剩余的52个“标杆站”创建验收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