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区域经济发展中心(铜川市循环经济发展中心)

铜川市区域经济发展中心(铜川市循环经济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4 16:37
单位名称 铜川市区域经济发展中心(铜川市循环经济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区域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关中城市群、关天经济区、革命老区开发建设政策、措施和规划制定,推进实施;跨区域合作对接协调;东西部扶贫与经济合作,对口支持人才开发;对外循环经济技术合作协调及科研院所交流合作
住所 铜川市新区正阳路9号
法定代表人 赵喜军
开办资金 17.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铜川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7万元 3.6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了业务活动(一)系统谋划,扎实推进西部大开发。一是谋划梳理重点工作。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中省关于西部大开发年度安排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铜川市2023年西部大开发重点工作事项。二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精心策划研究,按照申报原则选报4个项目申请2023年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费(西部大开发前期工作补助)专项资金,共计申请专项补助资金800万元。三是开展“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全面梳理《铜川市“十四五”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发展规划》实施进展情况,系统评估主要目标指标进度、重大战略任务进展和规划预计完成度,编制评估报告。四是做好东支西人才培训工作。按照全省关于东部城市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培训工作要求,编制上报我市人才培训年度计划,积极选派干部参加线下培训班4期10人,按规定完成培训任务。五是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前期项目实施。督促“中国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承工程项目”和“国家原油储备基地(铜川)项目”加快开展项目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工作,严格做好项目信息数据填报和审核,确保绩效目标保质保量实现。六是协助做好政策研究储备工作。聚焦中省关于西部地区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安排部署,积极参与《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修订,梳理上报《铜川市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发展成效总结》,为更好地发挥西部大开发政策的精准性、连贯性与时效性提供坚实基础。(二)协同高效,齐头并进抓好其它工作。一是研究制定2023年西安都市圈建设重点工作任务,确定年度重大项目24个,计划总投资305.39亿元。二是开展西安都市圈耀州组团产业发展规划思路研究,起草形成《铜川市融入西安都市圈发展路径探析》调研报告。三是推动建立四市一区市场监管部门执法协作机制,签订8项协作协议,构建全领域、全链条执法模式。四是扎实抓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认真落实中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工作部署,印发了《铜川市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重点工作任务》,督促指导各区县、市级相关部门全力抓好贯彻落实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协调联动,持续深化盐铜协作。一是年度工作高位谋划。全面落实新阶段“三个转向”具体要求,根据市情实际梳理重点工作,印发盐铜协作年度工作要点、任务指标分解计划、项目资金及投资计划等,组织召开重点工作推进会议,细化协作任务,颗粒化、清单化夯实工作责任。二是交流互访深入开展。副市长刘正旺赴盐城市调研对接,共同研究新阶段推动盐铜协作的思路和举措,各区县也分别赴结对地区开展交流互访并召开联席会议,完成了调研对接任务。两地各级各部门累计开展交流互访67批730人次。三是资金项目高效推进。建立了“十四五”苏陕协作项目储备库,落实省、市、县、镇四级财政援助资金5160万元,共实施协作项目53个,通过产业、就业等方式联农带农7973人,其中脱贫人口2297人。四是消费帮扶再创新高。依托电商合作、消费帮扶“三专”平台等,推动我市优质农特产品走向东部地区,累计实现销售额1.94亿元,同比增长35.7%,销售额创历史新高;开展“苏陕协作农产品基地”市场主体确认工作,我市3家企业顺利通过省发展改革委资格认定,成为“首批苏陕协作农产品挂牌基地”。五是劳务协作持续强化。两地人社部门签署《进一步深化劳务协作备忘录》,通过创业培训进高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园区“四进”等形式,累计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349人,其中脱贫人口186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66.2%和186%;举办劳务协作培训班9期,培训农村劳动力362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68人。六是干部人才深入交流。我市15名干部在盐城挂职锻炼,新选派60名专业技术人才到盐城交流学习,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合作举办乡村振兴培训班24期,培训干部人才1028人次。七是结对帮扶携手共进。两市共实现学校、医院、乡镇、企业等各类结对110个,均已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收到结对帮扶资金781.1万元,全部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八是宣传推广成效显著。在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环球网等新闻媒体刊发宣传稿件71篇,挖掘提炼典型案例8个,其中3个被作为全省优秀典型向国家推送,生动讲述了盐铜协作好故事,营造出了浓厚的社会氛围。(二)突出重点,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一是外贸进出口实现突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外贸进出口实现逆势增长,2023年铜川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5.31亿元,同比增长16.91%,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中进口3.33亿元,出口11.98亿元,同比增长141.1%。二是着力推进“一带一路”重点领域建设。合铜高速公路铜川段项目目前已完工通车,西延高铁铜川段项目,截至2023年12月底,铜川隧道、宜君隧道累计完成掘进54946.6米、辅助坑道10272米,桥梁桩基2578根、承台209个、墩台189个、路基站场挖方585.92万方;累计完成投资75.42亿元。三是及时跟进报送工作进展。向省发展改革委按月报送《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涉及铜川工作台账,涉及铜川的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铜川新区协同创新区建设相关任务,全部按计划完成节点目标。三、存在问题2023年,在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中心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开展工作的较少,开展重点项目推进、项目资金争取、盐铜经济合作业务开展等方面习惯于惯性思维和老方法,创新思维开展工作的办法、点子不够多,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改进措施2023年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对重点工作高位谋划,主动对接省市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工作;二是开拓工作思路,高标椎工作要求,打造工作亮点,做好宣传工作;三是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拓宽工作思路。五、2024年工作打算和思路2024年,我们将再接再厉,创新工作方式,持续推进“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一是推动盐铜协作取得新成效。盐铜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围绕“以协作促发展”的新使命新任务,在五个方面开展深入合作,统筹推进组织领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区域协作、推进乡村振兴和工作创新等重点工作。二是推动西部大开发取得新进展。提早谋划西部大开发前期工作补助专项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进一步加强谋划力度、提高项目储备水平;关注全省东部城市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培训相关要求,围绕我市发展方向和实际所需,积极争取人才培训年度计划名额;全面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确保企业更大范围享受税收优惠;紧盯中省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安排部署,加强与省发改委相关部门对接沟通,争取获取更多支持;持续做好西部大开发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和典型宣传,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三是深化与“一带一路”开放合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京津冀、大湾区、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经贸合作,积极融入西安都市圈,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大外贸企业招商力度,招引一批出口龙头企业和贸易型总部企业落地,积极实施上市企业飞龙计划,加快推动海越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建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支持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及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四是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再上新水平。对标中省政策措施,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等方面,持续推动革命老区发展上水平,加强与省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对接沟通,争取省上给予更多支持。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