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长县>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延长县分校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延长县分校

发布时间: 2024-04-24 16:22
单位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延长县分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民和社会其他成员提供培训和服务。实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农村远距离教育、现代媒体教育体系建设;为成人提供短期培训服务。
住所 延长县城西职业中学院内
法定代表人 李勤红
开办资金 4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长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7万元 27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延长县分校.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在延长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高质量完成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按照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名额分配,我县培育任务为200名初级高素质农民的培育及认定,培育周期为2022年9月-2023年4月。根据我县产业发展实际和技术需求,共组建四个班级:100名苹果种植能手2个班,50名畜牧养殖能手1个班;50名粮食种植能手1个班。每班设置一名班主任,实行班主任责任制。每个专业精准设置课程、规范学时要求、配备教师进行线上培训学习,线上学习充分依托“云上智农APP”学习平台,主要以公共基础课为主,围绕学员在果树、大豆玉米种植、牛羊养殖这三方面生产管理技术关键环节、存在问题,开展培训。从2022年9月-2023年4月底,完成了所有理论、实践课的学习以及线上学习的所有学时,完成203人的初级高素质农民认定工作。我校高素质农民培育学员系统录入率100%,班级评价率99%,“云上智农APP”线上学习平台完成率100%,通过面试、理论考试、实践技能测评等考核环节,认定率为100%,圆满完成培训任务。4月17-19日,延安市农广校组织召开了2023年全市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推进会暨农广校工作会议,考核组查看了2022年各县(市区)培育工作档案,并由各县(市区)PPT汇报了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及2023年工作计划,我校荣获全市2022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先进集体(全市13个县区评比出6个先进集体),培育工作得到市农广校的高度认可。在全面完成2022年200名初级高素质农民的培育及认定工作的基础上,为深化推进培育工作,开阔学员眼界,进一步提升产业管理技术水平,我校多次组织高素质农民学员外出参观交流学习,旨在转变学员思维观念,树立现代化农业发展理念。一是3月份组织苹果专业高素质农民学员赴渭南市白水县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实验站、有机苹果示范园、白水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区、白水兴华苹果深加工厂等基地重点围绕现代苹果产业发展趋势、种苗繁育、无土栽培、工厂化栽培、双矮密植、土肥水管理等环节观摩交流学习。既拓宽了视野,又更新了理念,推动我县苹果产业标准化、品牌化的高质量发展。二是4月份组织畜牧养殖专业高素质农民学员赴子长何家岔村保成种牛养殖场、徐家沟村昌林杨系绒山羊育种基地,重点围绕种养殖规模、品种优势、技术特点、加工产能、管理经验、销售模式等方面开展观摩学习活动。三是9月初组织高素质农民学员、镇(街)农业分管负责人、果业中心技术员赴庆阳市庆城县参观学习苹果管理技术。通过实地查看、听取讲解、询问交流等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员及果农果业管理技术。四是近期带领80余名高素质农民学员参加了杨凌农高会。学员们先后参观了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应用、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等展馆,对现代农业最新的生产经营理念、科学种植管理技术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二)全面协作、通盘考虑,顺利完成“双千培训”计划任务我校承担县政府提出的“双千培训”计划工作,即培育1000名果业技术员和1000名特色产业技术员,培训产业包括果业、大豆玉米、红薯、畜牧养殖、蔬菜等,主要培训内容为各个产业生产管理中的注意事项、技术要点、疑难问题等。我校制定了全年107场次的培训计划,诚邀聘请各个产业的专家进行详细授课,今年3月底,完成了所有专业场次的培训。5月份聘请相关产业技术方面专家教授,对全县8镇(街道)2000名学员展开技术再巩固培训及考核鉴定,对1300余名合格人员认定颁发初级技术等级证书。此项培训更好地弥补了高素质农民培育中的遗留的小规模产业培训空白,辐射带动了更多的农民因地制宜发展不同产业,助推了我县苹果及特色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三)全面加强日常培训工作在产业生产管理关键时期,以镇村为单位,聘请市县专家,在镇政府会议室、村委会党教室、田间地头开展苹果花期防冻和早期落叶病防治、大棚蔬菜新技术推广、红薯育苗种植、白玉木耳参观学习、粮食安全生产(大豆玉米种植)、畜禽疫病防控等环节,开展各类培训70余场次500余人次,培训覆盖我县各个产业,为全面推进我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的技术基础。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农民素质培育成效显著。通过认真遴选学员,根据我县产业发展实际和技术需求,共组建四个班级:100名苹果种植能手2个班,50名畜牧养殖能手1个班;50名粮食种植能手1个班。通过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我校高素质农民培育学员系统录入率100%,班级评价率98%,培育工作得到市校的高度评价。三、存在问题。1、学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表达能力不足。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以及后续的带动能力。2、师资力量严重匮乏。具体表现为:农民所需知识不再只是种植养、殖等传统需求,更多地涉及到服务、创业等领域内,而教师队伍无法得到补充,师资队伍知识没有及时更新,缺乏创新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农民需求和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四、整改措施。1、我校在学员筛选过程中提高标准,将文化程度、表达能力、学习能力也纳入筛选标准,不再像过去采取简单了解其基本情况,而是深入了解其能写能表达、愿意主动学习的能力。2、一方面我校积极组织教师队伍外出学习,鼓励单位职工加强学习,在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积极参与,认真备课授课,与学员共同进步;另一方面针对农民所需知识的多元化,选择课程中也不局限于种养殖的教学,在销售、电商等多方面聘请教师,各个课程采取授课、交流、具体操作相配合的方式,增强教学效果。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严格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和市农广校的要求,我校即将开展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4个专业10个班级理论和实践课的培训。(二)在开展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基础上,计划带领不同专业的学员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提升认识。(三)在开始培训后,认真梳理排查从2014-2022年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是否存在遗漏的空白村民小组,争取实现高素质农民“组组有”全覆盖。(四)由于新增设培训专业,建设相应的标准化实训基地迫在眉睫,今年随着培训学员增加,县校也没有标准化培训教室,计划建设标准化教室和农民田间学校建设项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