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长县> 延长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

延长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4-24 16:20
单位名称 延长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食品药品安全提供监督和服务。贯彻实施有关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和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律法规;管辖范围和权限内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工作,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并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受理餐饮环节、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流通使用环节质量问题投诉和举报;依法查处食品餐饮环节违法违规行为。
住所 延长县政府办公楼一楼
法定代表人 白轶慧
开办资金 4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4万元 5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建立日常监管体系,强化日常监管巡查根据全县市场经营主体分布情况,在以往网格化监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监管人员实际,明确人员责任分工,健全日常监管巡查制度。我县共有食品流通单位287家,餐饮服务单位335家,学校食堂16家,校外托餐小饭桌22家,企事业单位职工食堂14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31家,食品经营小摊贩30家,外卖平台1家,农副产品销售25户;药品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32家,医疗机构36家,化妆品经营企业96家。主要从市场经营主体资格、生产经营产品的质量方面入手,按照重点区域每月巡查,全部市场经营主体每季度至少一巡查的方法进行日常监督检查。(二)强化工作措施,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对各执法小组夯实工作责任,全面推行消毒、测温、佩戴、扫码等管理措施,不断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排查和物流、快递企业的监管力度,从严管控宴席等集体聚餐规模。对全县餐饮流通经营企业从业人员的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排查督促,达到从业人员接种全覆盖,随后对接种率达标的经营户发放绿标并张贴。对市场供需和商品价格动态进行全面监管,保证市场秩序稳定;对高风险区域返延人员的疫情防疫情况进行了排查。(三)牢守安全底线,全面加强市场监管1、组织开展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及中、高考期间的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活动期间,召开宣传动员、工作推进、工作小结、工作总结会议7次,出动执法人员341人次,检查食品药品经营单位1220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60余份。2、对校外托餐的专项整治。通过明察暗访的方式,对全县城区校外托餐小饭桌进行了摸排登记,并对摸排的23家小饭桌分别进行了严格的检查,从小饭桌的经营环境、硬件设施、主体资质等方面严格监督检查,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8份,并逐一进行监督整改备案,条件达不到要求的进行了取缔。3、为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开展了春秋季校园食堂专项检查工作,重点从学校食堂的经营主体责任制、从业人员健康情况、清洗消毒、留样等食品安全制度是否落实进行严格检查。并以学校为中心,开展了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检查校园内外的食品经营单位、小摊贩的主体资格、进货查验等相关资质是否齐全,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专项整治共检查全县城区15所学校食堂合计130余次,检查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110户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37份,并及时回访督促整改。(四)聚焦民生热点,扎实开展“铁拳行动”制定了《延长县市场监察大队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任务分解》书,针对此项工作,召开了专项工作会议,就行动实施内容和工作开展情况,做了详细安排。截止目前共出动执法检查车辆96辆次,执法检查人员360多人次,对我县县城中心区域进行了摸底排查。经排查发现合天居电梯使用未建立事故应急专项预案,涉嫌存在违法现象,执法小组进行了立案调查处理,目前,此案件已办结。二、社会经济效益(一)提升服务质量,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工作一是截止目前共受理投诉举报80余起,立案处罚涉及食品安全案件一起,罚款5000元,已办结。二是通过“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提高知晓率、认同度、参与度,确保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深入人心。三是按照省、市局要求,我单位在加强规范城区餐饮服务经营单位的同时,致力于提升餐饮服务单位服务水平,树立餐饮服务单位模范。通过监督指导,严格按照食品经营安全示范店、示范街标准创建了物资局巷、张家园子农队、新城区3条示范街区,打造食品安全示范店58家。(二)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履职效能,切实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一是抓好落实年度报告工作,为保证我县2023年年报任务按时完成,我单位对所有未年报的单位逐一电话通知指导,按时完成了全县工商个体2756户,企业、农业合作社425户的年报工作,完成率100%。二是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按照省、市局要求,按照既定分工,对抽取的66户市场主体,根据抽查事项要求,采取现场检查、书面检查的方式,检查被抽查单位的年报公示信息、营业执照的规范使用情况、经营场所、经营项目、法人任职情况等项目,按照“谁检查、谁录入”的原则,将抽查检查结果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三)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我县共有电梯使用单位41家,电梯255部,其中商用办公42部,住宅213部,为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执法工作,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县局《2023年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方案》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特种设备安全防控工作任务的通知》等各种文件精神,4--5月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完成了安全自查整改,在风险自查中梳理了重点风险、主要问题、存在的困难及意见建议;6—7月份各使用单位修订了安全应急预案,并依据预案开展了多样的应急演练活动。第四季度我大队将对本辖区内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和问题隐患进行了研判及全面排查,并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清单,我大队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扎实推进了排查整治工作。除了正常的安全监管检查,我大队将大力开展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工作,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工作等特种设备标准化管理进行了全面检查。加强违法违规行为和风险隐患排查,排查未经许可,或者超出许可范围,从事特种设备设计、生产、经营、使用的行为;排查电梯安装、维护保养单位将《许可证》转让、租借、挂靠,违规经营使用的行为;排查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安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排查检验检测技术机构不规范监督检验存在的风险。(四)餐饮服务量化分级为实现餐饮服务单位动态监管,针对已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要求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等级公示牌上墙,按照评定标准和《关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实施细则》,分别进行季评,并按时更换等级标志于公示牌上公示。参与量化分级的餐饮服务单位按规定向我单位提交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等级评定申请书,我单位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等级评定标准》在评定表格上打分并有负责人的签字。量化分级等级评定情况贴在公示牌相应模块内,季评根据实际情况评定,每季度按时更换一次,年评结果向社会公布。本年度前三季度针对城区所有达到量化分级的餐饮服务单位评定工作已全部完成。三、存在的问题(一)监管力量相对薄弱改革之后,单位承担的工作任务逐渐加重,从最初的食品药品监管,增加到食品药品、经济检查、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今年又新增价格监督与反垄断、知识产权监管、食盐市场监管等工作任务,职责任务的增加并未划转相应的监管执法人员,在有限的监管力量下,单位监管人员只能边工作边学习业务知识,身兼多职,一人多用,致使工作效率下降。(二)市场安全风险隐患依旧存在尽管我单位在不断加大监管工作力度,开展市场监管各项专项工作60余次,开展涵盖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经济检查、质量监督检查等全范围的市场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虽有效的防控了市场安全风险,但在食品药品、液化气、压力容器等高危特种设备的某些领域依旧存在难以回避的安全风险隐患。四、整改措施(一)规范执法行为继续抓好重点工作推进。要求各执法成员深化思想认识,深入学习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进一步加强“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对干部职工开展培训,主力着重于干部生活作风及工作作风,严格按照问题内容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真实反映本单位工作情况。(二)加强学习培训加强学习观念,培养创新理念。开展干部执法能力,作风能力自评自查活动,灵活采用周报制度,积极建言献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创新执法理念。全面履行市场监管法定职能,树立“执法就是服务,服务就是执法”的理念,创新监管方式,加大宣传教育,规范行政执法,强化执法监督,更大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营造宽松包容的市场环境。五、下一步打算(一)增强监管人员业务能力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活动,建立学习制度,营造业务知识学习氛围,提高全体人员工作能力,提升工作效率。(二)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力度通过市场安全风险隐患全面大排查工作,总结排查结果,归纳梳理排查中发现的问题,确定风险隐患点,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增加监督检查频率,加大监管巡查力度,进一步防控市场安全风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