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南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我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服务。学生资助管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 | |
住所 | 商南县城关镇育才路305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维 | |
开办资金 | 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南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26万元 | 202.5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科教体局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2023年,全县共资助各学段学生25700人次,发放资助资金1350.3175万元。分学段情况是:学前资助6467人次,金额242.5125万元;小学资助8004人次,金额226.90万元,初中资助6124人次,金额338.13万元;高中资助3300人次,金额360.10万元;中职资助1805人次,金额182.675万元;生源地助学贷款2475人次,金额2608.41万元;贫困大学新生资助1086人次,金额279.95万元。2.重点保障家庭学生资助情况。2023年,全县(区)共资助脱贫不稳定家庭学生357名,发放资助资金19.84375万元;边缘易致贫家庭家庭学生277名,发放资助资金15.00625万元;突发严重困难户家庭学生357名,发放资助资金18.23125万元;原脱贫户家庭家庭学生12730名,发放资助资金692.6375万元;城乡低保户学生1365名,发放资助资金79.00625万元;低保边缘人口学生614名,发放资助资金33.0125万元;孤儿58名,发放资助资金4.16875万元;残疾学生294名,发放资助资金13.61875万元;残疾人子女学生409名,发放资助资金23.575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3名,发放资助资金1.24375万元。3.生源地助学贷款。2023年,受理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475人,发放贷款2608.41万元。全年收回提前还款及年度应还本息1739人,金额1337.91万元。在全省111个县区中,我们资助中心管理水平位于全省第39位,累计发放金额位于全省第11位,各年累计回收率位于全省第73位(由发放贷款基数大和疫情影响,回收率近3年处全省70名左右位次)。二、取得的效益2023年,资助中心本着为学生为家长服务的理念,继续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从幼儿到大学各学段的学生资助工作越来越规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做法与成效如下:(一)全力落实精准资助,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认真摸排、核查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儿、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等特殊困难群体,重点关注“脱贫易返贫”“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家庭的学生将其纳入资助范围,确保了应助尽助。二是整合市县慈善协会、工会、团县委、民政等部门资助资金220万元;争取陕西投资集团,咸阳渭城区、秦都区,济困协会(政协)130万元。资助贫困大学新生1286人、资助资金279.95万元。三是生源地助学贷款,坚持应贷尽贷。2023年共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2575人,金额2608.41万元。(二)深化资助政策宣传,提升资助育人水平。2023年共印制资助政策宣传彩页二万余份,发放到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家长手中。同时要求所有学校在集中发放资助金的过程中全面解读学生资助政策。印制了《致初中毕业生的一封信》和《致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发给每一位初、高中毕业生,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扎实开展教师学生结对帮扶和“精准资助基层行”家访活动,资助育人方面的稿件和微视频在学校公众号、报刊杂志、电子网络媒体宣传报道155篇,我们择优报送市资助中心宣传。(三)注重业务学习,提高自助业务能力。我们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学段的资助政策及业务流程进行了培训。为更好地解答资助管理系统实际操作问题,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需求,提高资助管理人员应用水平,推进资助系统全面应用,督促各校完成了“陕西省精准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资助信息和审核工作,做到了线上与线下管理一致,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一致。精心组织并认真开展了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线上系统应用及资助政策培训七次,各学段资助管理人员230人参加培训,加强基层学校资助工作人员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资助工作的整体水平。(四)档案管理规范。学生资助中心和各级各类学校均有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制定了详实具体的档案管理办法及档案整理归类模板,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各级学校均能规范整理管理资助档案,均能分年度、分学期、分学段建立健全学生资助档案,并做到及时更新,便于随时查阅。存在问题2023年,资助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宣传有不到位、深入学校督促指导工作和对贫困学生家庭调研不够等问题。整改措施1、加强资助中心队伍建设,从抓政治业务学习、促“四风”转变为突破口、转变服务理念,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贫困学生真心实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2、在惠民政策宣传方面,得进一步加大、把工作做实。惠民政策宣传要从校园主阵地向社区、村组推进,把原来一学期一次深入学生家庭“家访”活动增加到二次,深入的开展“精准资助基层行”大走访活动,把活动真正落到实处,督促出实效。3、在资助督查审计方面,要从学校(园)资助结果送审,延伸到学校(园)资助过程的实地审计,进而更有效地督促、指导基层学校(园)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五、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规范化管理,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提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县级资助中心标准化建设巩固提高作为一项惠及民生的重要工作,按照标准化建设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学生资助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改善办公条件、真正把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成服务商南贫困学生的窗口。二是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以推动“人人享有平等受教育权”为己任,坚持“应贷尽贷”、“应享尽享”原则,主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确保全县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职教育、生源地助学贷款等学生资助工作顺利开展,各镇学校也要逐步建立健全学生资助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学生资助工作,并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资助管理细则,县局继续将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校长目标责任制量化考核。三是县资助中心工作人员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基层学校检查指导学生资助工作,深入贫困学生家中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贫困学生真心实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四是继续加大力度做好学生资助政策学习宣传,指导基层学校利用好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和“精准资助基层行”走访活动,深入贫困学生家中实地走访,对学生和家长深入开展“点对点”、“一对一”、“面对面”的政策宣传和解读,使老百姓深入了解各项资助政策。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