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长县> 延长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

延长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4 11:21
单位名称 延长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蔬菜业技术,促进蔬菜业发展。蔬菜基地建设;指导冬暖大棚的建设;抓好大棚菜的生产及病虫害防治;抓好蔬菜生产的技术培训工作及新技术的引进推广;为菜农提供产前产后信息服务。
住所 延长县城西职中院内
法定代表人 郝小刚
开办资金 10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长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600万元 4637万元
网上名称 延长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业务开展情况。(一)优化种植结构,棚栽业稳步发展。一是紧盯目标任务,加快基地建设。按照“规模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品牌化销售、工厂化育苗”的发展思路,根据市上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我县菜农的发展愿望,今年,将在董家芽塬、陈旗落实新建日光温室500亩,在李家湾、中村、康家坪、陈旗落实新建拱棚300亩,在黑家堡中村等完成“三改一提”1000亩;二是引进新优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在郑庄镇郭旗示范园引进西瓜、甜瓜、草莓、葡萄和樱桃新优品种30个开展对比试验,持续优化种植结构。三是强化技术服务,提高生产水平。结合单位现有技术力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邀请省市专家从“棚型改良、增温保温、嫁接育苗、病虫综防、机械作业、测土配方施肥”六大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全面培训,提高瓜菜农的栽培技术,截至年底培训菜农11期38场次1590人次。(二)开拓创新,打开红薯产业新局面今年我县红薯种植主要分布在7镇1街道办425个村3730户,种植面积共计1.08万亩,产量2160万斤,产值6480万元。为了有效推进红薯产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全产业链开发,力争把产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顺应市场需求,做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引进试验示范,筛选新优品种。从全国范围内征选红薯优良品种20个,在郑庄镇赵庄村建立50亩红薯新品种展示及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利用延长县特有的自然资源禀赋进行种植,筛选出品质好、商品率高、深受市场欢迎的新优品种,进行推广种植,从而改变红薯品种种植结构,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提升红薯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2023年9月8日陕西省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工作推进会暨甘薯示范点观摩会在郑庄镇甘薯新品种展示及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开展,现场观摩并品鉴20种甘薯,并得到了省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的高度认可。二是品种提纯复壮,提高生产效益。近年来我县红薯苗木供应混杂,导致“延长红薯”品种混乱,品质下滑,为保护好、引导好、发展好我县红薯产业,对老品种“胜利100”红心红薯苗木进行提纯复壮,在郑庄镇王仓村和郭旗示范园选择2座日光温室统一育苗80多万株,在赵庄村建成200亩标准化红心红薯栽植基地,从种薯选购、苗木分拣以及红薯收获时再次分选,不断提高红心红薯纯度,实现老品种红薯提纯复壮的目的。从而提高老品种红薯品质、产量和效益,促进老品种红薯持续发展。9月22-23日,以“庆丰收促和美”为主题的延长县2023年农民丰收节暨首届红薯节成功举办,为我县红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我中心按照《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关于下达提前下达2023年中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对延长县种植红薯品种为“胜利100”老品种的农户进行补助,每亩200元。现已陆续到账。(三)探索培育鲜食玉米毛豆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鲜食玉米作为一种果蔬饲兼用的高效作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质量健康营养生活的追求。鲜食玉米因其本身用途广泛、营养价值高和方便速食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鲜食玉米毛豆不仅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而且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及畜牧业发展均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为了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效利用撂荒地和沟坝地,今年我们通过市场考察调研,引进定边县“沃野农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模式,在郑庄镇郑庄村、黑家堡镇中村试验示范种植鲜食玉米300亩、毛豆100亩,并配套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设施。鲜食玉米、毛豆收获后,将秸秆做成青贮饲料,种植一茬西蓝花,目前已全部上市。通过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产值来增加农民收入,最大程度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和效益,探索露地种植新模式。二、社会经济效益。在董家芽塬、陈旗落实新建日光温室500亩,在李家湾、中村、康家坪、陈旗落实新建拱棚300亩,在黑家堡中村等完成“三改一提”1000亩;二是引进新优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在郑庄镇郭旗示范园引进西瓜、甜瓜、草莓、葡萄和樱桃新优品种30个开展对比试验,持续优化种植结构。三是强化技术服务,提高生产水平。结合单位现有技术力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邀请省市专家从“棚型改良、增温保温、嫁接育苗、病虫综防、机械作业、测土配方施肥”六大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全面培训,提高瓜菜农的栽培技术,更好的提高延长棚栽产业在发展,增加销售量,增加农民收入。三、整改措施。1、大面积新建日光温室和大拱棚,并扩大蔬菜的种植面积,为设施瓜菜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2、增强对农民的指导服务。3、引进更多技术人才从事设施蔬菜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四、存在问题。1、设施农业难以形成规模发展。大棚瓜菜属于密集型生产,用工较多,生产独立性较强,形成规模化生产管理较难,造成各瓜菜基地的农民在茬口、生产管理、销售等都是各自为阵、缺乏组织、产品无品牌、无竞争力、交通运输成本高、实施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困难多,为设施瓜菜规模化生产带来较大难度。2、指导服务难到位。本地农民抗风险信心不足,农民绝大多数还是小规模种植,对设施种植缺少技术,心中无数,尤其在拱棚种植方面担心投入失败,不敢冒风险,多数仍然停留在露天种植方式上,不少本地农民都不敢介入承租,主要靠在企业、合作社和村集体来种植。3、综合管理难度大,优质高效无保障。菜农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给标准化生产推广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禁用农药控制、农产品安全检测等各方面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将会造成随着种植年限增加、成本上升、产品品质下降的后果,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设施瓜菜生产优质高效的持续性。五、、下一步打算。(一)做好产业技术指导服务,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我县设施农业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培训,从而提高瓜菜农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计划全年举办设施农业管理技术培训12期36场次,培训1200人次。在提升设施农业的田间管理技术和产品品质的同时,不断优化产业种植结构,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提高单位面积效益。(二)引进新优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在郑庄镇郭旗示范园引进西瓜、甜瓜、番茄、黄瓜、茄子、草莓等新优品种20个开展对比试验,筛选出更加适宜延长本地栽植的优势品种,进行推广,持续优化种植结构。(三)提升集约化育苗能力,强化种苗管理。指导全县各瓜菜种植基地、农户统一开展集中育苗,预计繁育各类瓜菜优质、壮苗2000万株。(四)持续扩大设施基地规模,计划在郑庄镇王仓,七里村街道办付家塬、董家芽塬、西河子沟,张家滩镇谭家河,新建改造日光温室500亩,大棚300亩,实施“三改一提”(改造棚型、改良土壤、改井水灌溉为集雨节水灌溉、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1000亩。(五)坚持“三菜并举”的发展模式,提升露地菜占比,丰富老百姓菜篮子,2024年计划发展露地菜2000亩。(六)指导黑家堡镇糜草洼黑木耳产业园做好黑木耳生产,预计投产400万棒,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探索黑木耳发展新模式、新技术,带动全县适宜发展庭院经济的农户发展木耳种植产业。(七)扩大黑家堡镇贺家庄科村香菇生产基地规模,并配套相关设施设备,提升基地的科技水平、整体规模、综合效益。(八)从全国范围内征选红薯优良品种18个,在郑庄镇赵庄村建立50亩红薯新品种展示及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利用延长县特有的自然资源禀赋进行种植,筛选出品质好、商品率高、深受市场欢迎的新优品种,进行推广种植,从而改变红薯品种种植结构,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提升红薯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九)开展延长老品种红薯提纯复壮,依托延安市农科院的技术力量,建设红薯组培实验室、冷藏库,在全县范围内筛选有经验、有实力、信誉度好的新型经营主体,从种薯选购、苗木分拣以及红薯收获时再次分选,不断提高老品种红薯纯度,实现老品种红薯提纯复壮。(十)为保护好、引导好、发展好延长老品种红薯,出台延长老品种红薯种植奖补办法,对种植的农户进行补助,提升农户种植意愿和效益。同时,通过积极争取全国甘薯产业体系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和参加全国各地农产品推介会,扩大“延长红薯”的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实现规模提升、效益倍增。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